「維持大公司的運作非常不容易,最糟的狀況就是聘用不適任的管理者。」波克夏從來沒有在併購後,出售任何一家營運事業,也從未開除原來的經理人。
已有 80 年歷史的抗菌品牌美琪生技,其經典紅色包裝的招牌樂皂,是許多老一輩人的安心選擇。但對於接班的吳英偉來說,如何延續與活化品牌成為大難題。
偉特企業是台灣專精於製作蕾絲的企業,客戶遍及全球高級時裝市場,從台灣的林莉婚紗、蘇非亞婚紗,美國最大婚紗品牌到歐洲皇室的最愛,都有偉特的身影。
2024 年初馬斯克失去世界首富地位,原因包含特斯拉股價下跌,以及高達550億美元的薪酬計畫被法官宣告無效。此地位可能被貝佐斯、佐克柏等人取代。
日本豐田汽車旗下子公司大發工業,被爆出在汽車「衝撞安全測試」中總計64車款、3種引擎都有造假嫌疑,豐田汽車市值蒸發4448億。
聽研揚科技董事長莊永順說起一路以來的創業故事,彷彿親身經歷了台灣工業電腦(IPC)產業的發展史,在產業的40年資歷,怎麼從創業、拆分到與華碩合作?
一家食品廠,包攬米血糕、玉米、香蕉、調理食品等多元品項,舉凡 7-11、全聯、家樂福、好市多等都是客戶。它,究竟有何祕訣?
好市多(Costco)業績持續成長,台灣門市也打下好成績。背後是透過減低裝潢費用、大份量銷售壓低價格,吸引消費者繳年費入會。但低價策略為何難複製?
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下,國際貿易緊繃、員工高度流動、或是全球淨零碳排要求所增加的營運成本,都是 2024 年 CEO 在營運風險管控上,需要審慎以對。
高雄第一家 Uniqlo及無印良品近期皆傳出消息,預計要撤出目前設點的漢神百貨,發生什麼事?傳言準備轉向更高端消費者,其實有跡可循?
不論在流通業、餐飲業,如果能打造成連鎖店,是許多企業能否擴大關鍵。如何成功經營連鎖品牌?關鍵在於「3S1C」原則。
誠品生活松菸將於 1 月 20 日正式接棒 24 小時書店,兩大特色為空間規劃跟 3 倍的藏書量。究竟誠品怎麼看待這一步棋、如何解決實體店經營困境?
台灣流通業發展數十年,傳統競爭聚焦在同業態的企業之間,近年來消費者荷包縮水、時間有限,加上生活型態轉變,競爭疆域已朝向「業種」與「業態」之間。
台積電於 18 日召開法說會,也是劉德音任內最後一場!台積電營收與 2022 年相比減少了8.7%,今年仍有信心美元營收漲 2 成。
連鎖企業關掉舊門店,「位移」到一間新門店,屬於常態。對經營者而言,換到便宜的場地,可以節省房租,也可以檢視商業模式是否正確、服務是否深得消費者的心。
無論是哈根達斯的太妃麻糬口味冰淇淋,或美國好市多、沃爾瑪百貨架上的珍奶口味麻糬,這些熟悉的台灣味背後,是來自台灣南投的家會香食品。
廣達集團旗下的廣明光電,原本生產光碟機,2011年內部成立Robot實驗室,研究開發協作機器人。2016年達明正式成立,機器人產品拿下全球第二市占。
比亞迪(BYD)2023年第三季在全球市場售出43萬1603輛電動車,季增23%,和特斯拉只差距3456輛。比亞迪為何能在近年內迅速崛起?
全球銷量突破1.2億的日本成人用品TENGA,旗下女性品牌iroha朝海外拓展版圖,2023年12月在台中開設第一間海外實體店。品牌成功擴張策略為何?
和碩旗下全資子公司「昆山世碩」透過現金增資,將註冊資本額增加人民幣21億,全數供立訊旗下「立臻」認購。持股比例降至 37.5%,立訊將掌握實質控制權。
CATCHPLAY電影台今(27)日宣布,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承接原先「衛視電影台」的有線電視 61 頻道。
2022 年Meta創下美國企業市值單日最大跌幅。今年卻強勢反彈,Q3 財報顯示,Meta營收成長 23%,股價上漲 150%!佐克柏做對了什麼事?
王品今年八月推出火鍋新品牌「旬嚐」,近三年來總計拓展了九個新的餐飲品牌,目前在五大餐飲事業群下共握有 26 個餐飲品牌,展現集團多品牌發展的決心。
美而快旗下有PAZZO、MEIER.Q、Mercci22、mouggan等30多個服飾品牌。UR LIVING是美而快去年9月成立實體門市,成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