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團隊在短期內,頻繁的開衝刺會議討論,不會等到各部門工作時,才出現「你有你的問題」「我有我的意見」,而是所有人都站在產品經理的立場,取得共識。
決策不要等太久!頂多一小時,這是從數百個專案研究中得到的經驗。
從各國旅遊警示到口罩實名制,都考驗政府如何將資訊快速流通、界接,其中關鍵就是人手一張的「健保卡」。
在市場瞬息萬變的當下,要當有效率的工作者,最好一開始就放棄「做出完美的計畫」,如果要等拿到計畫表才做得出東西,對公司或團隊而言,無疑是浪費時間。
他研究無數成功和失敗的專案,把專案管理的知識統整成一套工具「專案規畫圖」(Project Canvas),可區分成 4 大問題:
屏東縣政府主辦2019年台灣燈會,17天的燈期寫下 1339 萬人次進場紀錄。台灣燈會辦公室主任、傳播暨國際事務處處長黃建嘉說:本來預期600萬就不錯
對許多產品經理來說,管理利害關係人可能是他們最討厭的任務。我也不想讓大家覺得這是件簡單的事,但這項任務通常可以大幅改善。首先,我們先看利害關係人是哪些人,接著看產品經理對這些利害關係人的職責是什麼。之後,我們再討論成功管理利害關係人的技術。
三木雄信在擔任軟體銀行社長室室長時,多次受命執行軟體銀行社長孫正義發起的「強人所難」專案,因此整理出一套 「用最快最短的速度,達成目標的超實用專案管理術」 ── 不論新人還是老手都能馬上應用。
前陣子批踢踢科技業版上有一篇文章:「PM 到底要做啥」,引起了一些討論(和工程師的酸酸與抱怨),其實內容蠻常看到的,都是工程師(後面簡稱 RD)常常會嘴 PM 的幾個點。以下整理前三名 RD 最喜歡抱怨 PM 的點,想要來釐清一下迷思,還有討論 PM 應該如何思考與自我定位:
究竟一位稱職的產品經理,應該具備哪些心態和認知?
公司口口聲聲鼓勵創新,但員工主動提出改革,卻又以人力、資源不足延宕提案,甚至請員工先做出成果,再談下一步。想創新卻孤立無援的員工,該如何找到援手,把自己的點子變成「大家」樂意參與的事?
老闆交給你一項成敗未知的新專案,有明確的業績目標,但是沒有專屬團隊,只能借調既有服務人員來執行。偏偏公司不會「指派」員工加入特定專案,而是鼓勵大家「主動選擇」想參與的專案,專案負責人該怎麼辦?
「寄給客戶的簡報內容很不錯,但是有幾個錯字。」「一寄出email,就發現忘記附檔。」這些工作上常見的小瑕疵,雖然可以彌補,卻會成為對方貼在你身上的標籤,輕則影響個人形象,嚴重時甚至會損及公司商譽。
Scrum 團隊中的角色在 Scrum Guide 中的定義只有三個,分別是產品負責人,Scrum Master和開發團隊。
回想一下你的組織的工作方式,是不是都會先做好所有規畫、工作細節,再分派成員按部就班地執行?結果卻總是無法按照計畫走,一個部門的延宕導致下一個環節卡住,整個計畫延期不說,趕在最後交出來的成品,卻還是錯誤百出?
一開始當PM,我並不算有「負責一個產品線」,而是做公司OEM/ODM的產品。那時公司的產品線分為主要產品線,還有從主要產品線分支出去的客製化產品線,提供給幾家大型網通公司依照需求做客製化。
每到跨年,101煙火就是全台灣人關注的盛事。以管理的角度來看,這一場2300萬人緊盯的年度大秀,就是個不能NG、無法「出槌」的重要專案,負責主辦的101,是怎麼做到年年順利施放,為台灣揭開新年的序幕?
2017年,台北捷運的跨年運量超過264萬人次。要安全的疏散這些人潮,並不容易,但是台北捷運公司卻能在短短一、兩個小時內,讓旅客搭上捷運回家,這是怎麼做到的?
牽涉甚廣、時間緊迫,面對這個燙手山芋,張裕敏抱持著「就算無法研究出解法,至少也要分析出問題在哪」的心態,在收到任務的5分鐘內,分析破解勒索軟體需要的技術,並從公司超過100個部門、分布在世界各地的5600名員工選中200位相關人員。經歷3小時的跨國聯繫,這個即時反應小組正式成軍。
組織絕對不可能光靠一個又一個的敏捷開發專案,就能打破既有的層級和結構,變得更靈活彈性。想讓組織變得更敏捷,是一個浩大的變革工程。
在我心中卻有一連串的疑問,為什麼這個專案會失敗?我們有很詳細的計劃啊!大家一開始花了很多時間來列出所有要的功能,排出所有要做的事情,誰要去做,什麼時候去做,第一個星期到最後一個星期都排好了,大家辛苦了這麼久,怎麼會到最後才發現,這不是我們要的?
萬事起頭難?或許是,萬事起頭都很簡單,只是我們把他想難了。
一份完整的企畫案,可以把腦子裡天馬行空的想像,落實成為實際可行的步驟;更可以讓你說服別人、得到資源、實踐心中的理想。一份完整的企畫案,應該要包含以下3道關卡、共計10個項目:
我在電腦玩物中常常介紹專案管理軟體,於是也有很多團隊在需要建立一個合作工作流程時,會來信詢問我的意見。有時候當他們需要更密集溝通討論,我會建議 Slack 或 Jandi。當他們需要清楚又簡單的進度安排,那麼建議試試看 Trello。當然也有更進階的專案排程,可以利用「甘特圖軟體」完成。但是之前有一封來信讓我重新思考了這個問題:「esor您好,我是您電腦玩物的長期讀者,剛好負責一個水電維修團隊的管理,我們工作情況是會有很多外務維修與送貨行程,需要有一個共同的專案管理工具可以把每個案子控管好,讓外務人員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