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將人的行為動機由低層次到高層次分別歸納出5種,滿足初階需求會進展到高階需求。然而理論遭到後人的過度簡化,本文擬破除常見的5種迷思或誤用。
「人類更多時候是追求他們的目標和目的,而不是受到盲目的衝動和驅力所驅使。」馬斯洛認為,像這樣努力想要完成一件事的背後,其實就是自我實現的渴望。
為什麼《Tinder大騙徒》《創造安娜》、《新創大騙局》裡的人都會被騙?這幾個故事其實都是,「不良行為者」懂得利用人性的某些特點。
讓人改變很困難,人們通常吃平日在吃的食物,購買向來購買的品牌,捐款給他持續在支持的理念。即便選項看似很糟,卻會跟他平常的經歷相比較而顯得可接受。
光是放下手機還不夠!必須要找到真正的樂趣,從事單純、專注、能共享的活動,享受發自內心、不假外求的樂趣
馬斯洛從來沒有用金字塔結構來詮釋他的需求理論,行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甚至建議現代社會中,需求金字塔應該顛倒來看,自我實現才是多數人的基礎需求。
全家、7-11、全聯、萊爾富等零售業積極投入福袋戰場。小小一個福袋,品牌背後打的是什麼主意?有什麼商機?
伊莉莎白.福爾摩斯(Elizabeth Holmes)是一位迷人的金髮女郎,行事風格大膽,穿梭於大牌投資人之間,將所有人都玩弄於鼓掌之間。2003 年這位年僅 19 歲的女孩從大學退學,創辦了 Theranos 公司,聲稱將徹底顛覆醫療行業。
一項感官的滿足,也會帶動另一項感官滿足。牛津大學曾實驗,學生普遍覺得裝在厚重陶器碗裡(觸覺厚實飽滿)的優格,吃起來比裝在塑膠盒裡的好吃(味覺)。
正向心理學重視科學驗證,並回答幾個重要的問題:快樂是什麼?誰能夠擁有快樂?如何建立持久的正向情緒?
為什麼「成功人士」很少有人是真正開心的?劉軒對此感到疑惑,也從正向心理學的角度,找到了解答。
過去幾年來,不乏許多知名企業設置快樂長一職,包含Google、IKEA、樂高(Lego)等,致力策畫活動,增加員工的幸福感,確保他們從任務中找到樂趣,提高生產力的同時,維持工作的動力與熱情。
人不是理性的,因為大腦的處理系統分為意識和潛意識,而潛意識人不能控制,卻又處理外界99%的訊息。因此,人的行為大多時候是被潛意識操控,而不是.....
新冠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除了雞蛋、牛奶等食物之外,就連衛生紙也成了熱銷商品,甚至有人為了搶買而大打出手。
超市播放的音樂,原來能促進銷售,晴天的時候,人們願意給更多小費!行銷人如何運用五感,擴大營收?
DISC、MBTI性格測試、貝爾賓團隊角色理論,這些常用的心理分析工具,有助於你釐清自己真正的模樣,組建更好的團隊。
富裕人際關係與有毒人際關係差在哪?在你的社交圈或俱樂部裡,找到「富裕人際網絡」的朋友,並且盡可能減少接觸有毒的不良人際關係。
曾有文章說星巴克即將一敗塗地,因為有很多別的品牌,以一半的價格售賣品質相近的咖啡。說出這種話的人,恐怕是沒想明白星巴克賣給消費者的到底是什麼。
透過學習NLP溝通術,了解自己的優位感覺,提升自我溝通能力、控制語言表現!從一個人的遣詞用句和說話方式,窺知他傾向視覺、聽覺還是身體感覺優位 >>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依賴「思考捷徑」。從心理學的原理出發,有 6 個戰術能利用思考捷徑,取得客戶同意。
為什麼有些客服中心表現得比其他的好?檢視數據評量中的每個面向,都比不上瀏覽器透露的多!瀏覽器的選擇,能夠有效預測員工會做這份工作多久,甚至是工作表現!
上台常常下意識以道歉開場?雖然此方法能減輕講者的罪惡感或焦慮感,不過,通常會讓聽眾放棄投入注意力,然後就開始神遊,甚至啟動睡眠模式:
為了推廣正念,卡巴金去除禪修的宗教脈絡,留下4種技巧(身體掃描、靜坐、行走靜觀與正念伸展),再系統化成8周課程,協助一般人鍛鍊覺察能力,找回平靜的自己
自信的談吐能使一個人看起來更專業、有能力!行為學專家卻說:我們很容易被自信的表象欺騙,把「過度自信」的人誤認為能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