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有能力的員工,最後都會升遷到他們能力無法勝任的職務」,員工因為做得好而被拔擢,最後反而成為組織的障礙。
在你的團隊中,有位下屬平時表現普通,還時不時嫌工作無聊;奇怪的是,遇到重要任務時,他不僅可以如期完成,品質也好,讓主管為了如何用他而頭疼。
司馬懿最初並不想投靠曹營,甚至還託病婉拒曹操的邀請,但被迫加入之後,為了在疑心病重的主管和辦公室政治之間求生,他盡心盡力工作,保住自己的仕途和性命。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國藩曾說:「凡用兵之道,本強而故示敵以弱者,多勝;本弱而故示敵以強者,多敗。」
《世說新語.捷悟》記載,曹操曾下令修建府內大門,完工後親自勘查,只在門上寫了一個「活」。擔任主簿(相當於幕僚)的楊修看了便說,「門裡有個活,就是闊,
正因為資歷淺,初生之犢不畏虎,更該找機會磨練技能,主動尋求表現和學習的機會。仕途停滯不前,或能更上一層樓關鍵,就在於能否保持學習的心態,聽取前輩、主管的建議,不斷精進,讓老闆覺得你可以承擔更大的責任。
張儀一生都在為秦國服務,出為將入為相,秦國能統一中原,他功不可沒,而楚國一再失策而成為弱國,其中有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
8 月 2 日上映的電影《王的文字》,就是在描述世宗大王創立韓文的故事。當時,所有大臣都反對造字,他該怎麼變革?
2400 年前,魯國博士公儀休,在魯穆公身邊當顧問。《史記‧循吏列傳》記載他因工作認真,績效優良,升為宰相。他奉公守法,遵行正道,政策是「蕭規曹隨」,沒有嚴刑峻罰。公儀休規定官員不得與民爭利,不能貪圖小惠。由於他以身作則,朝中官員都能廉正守法。
以一間企業為例,執行長是由董事會選出而非基層員工,比起提高員工福利,滿足董事會成員需求,對延續經營權會更有幫助。而既然這群核心圈盟友可以決定誰會成為領導者,就也能把一個人拉下,因此重組、拉攏盟友圈,對新接任的管理者來說相當重要。
林文政認為,組織內部,在君臣強弱不一致的情況下,較容易出現運用權術或心機的情況。他以主管的強弱為橫軸,部屬的強弱為縱軸,構成象限圖(參見圖表)。
你一開始不公開表態,無論哪一國戰勝,你的下場不會太好。勝利者不需要身處逆境時,卻不援助自己的可疑朋友;失敗者也不會庇護你,因為你過去不願拿起武器跟他站在同一陣線。假設你當初選邊站,就不必擔心自己被秋後算帳。
就算你深受老闆愛戴,說話也很有份量,仍要注意他並非「只寵你一人」,適時觀察上司的左右手,與他們建立一些交情,是防患未然的長久之計,可以令你在職場的地位更穩固。
若將商場比喻為戰場,主管帶領團隊成員就如主將領導士兵,如何打造最強大的戰隊、對戰事運籌帷幄,許多經理人都向中國戰略聖經《孫子兵法》學習,如微軟創辦人比爾 ‧ 蓋茲(Bill Gates)、Salesforce 創辦人馬克 ‧ 貝尼奧夫(Marc Benioff)、日本軟體銀行董事長孫正義等世界一流經理人,都曾在這部巨作中獲得珍貴的經營靈感。
在歷史的長河中,最不缺的就是好看的故事。我們整理了 8 本書,包含專寫小人心機的古籍譯註本、史記人物精選、韓非子原典分析,以及古今中外的獨裁政權如何維繫的研究。讓讀者閱讀歷史人物展現心機的同時,也可以置換到現代職場,找到最佳生存法則。
歷史上有許多關鍵時刻,是因為做錯一個選擇,導致部屬失去主管信任、遭人陷害,或是領導者痛失英才,也因此失去了大片江山。這次我們整理了 6 個歷史故事,請你設身處地,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這些辦公室角力,往往比工作內容更讓人疲憊。有時候你不招惹別人,還是惹來他人暗中陷害,面對這些情境,工作者該如何應對?
剛到一間新公司任職時,同事、主管向你介紹環境、著手教育訓練,助新人快速上手。有些前輩給你嚴格印象,也有些人展現親和力,幫你融入新環境。不過,如果身邊的人明明還不熟,就過於積極表示善意,不見得是件好事。
資深人資主管老張,和老闆相識 10 多年,幾乎每件事都會互相分享,小從日常嗜好,大到企業最新決策,無話不談。沒想到,有次老闆沒有先告知老張就宣布人事異動,增設營運長一職,令他的職位形同虛設。私下向同事打聽,老張才發現,原來他上次不經意向同事暴露老闆私事,踩到對方底線,因而在工作上被冷落...
你是不是經常覺得,付出同樣的辛苦,別人賺的卻比你多?甚至有人真能「躺著賺」,讓人很不服氣。關於這點,著名幽默作家周腓力講過一個故事。
同樣一支手機,掛上蘋果(Apple)的標籤,還是其他品牌,在價格上可能就差了一倍以上。然而,這一倍的差距非但沒有嚇倒消費者,更沒有人抱怨價格太高。 從每次的蘋果新品發表,通路外排的一長串人潮就能證明。
在職場上,不乏與自己同期進入公司的人,但花同樣的時間、心力、交辦同樣的任務,為什麼有些人就是可以在短時間內脫穎而出?
初入職場時,最仰仗的肯定是帶你進入狀況的人。這個人,有可能是你的直屬主管,也有可能是主管指派的資深同仁。透過這些老鳥的指點,你可以擺脫生澀,快速上手;而這些老鳥們看你可堪造就,也會覺得自己教導有方、與有榮焉。
趙、魏、韓三家滅了智伯之後,他們的孫子輩的魏斯、趙籍、韓虔又分晉,這三個人在歷史上分別被稱為:魏文侯、趙烈侯、韓景侯。其中,魏文侯最了不起,帶領魏國迅速崛起,他的身邊聚集了很多文武之才,包括孔子的得意門生子夏、法家的開創者李悝(也稱李克),還有名將樂羊、吳起,以及名臣西門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