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公布第一季營業利益可能暴跌 96%,低於分析師預期。原因是晶片供過於求惡化,買家在全球經濟放緩下減少採購,衝擊三星營運。
隨著 Bing 的推出,是否會取代 Google 的搜尋地位?我預期 Bing 沒那麼容易上位,但 SEO 將愈來愈難做,以下提出 4 種因應策略。
南韓政府斥資逾 4000 億美元搶攻關鍵技術,三星將於國內新設五座晶片廠,挑戰競爭對手台積電在全球晶片製造的領先地。
AI 長將是下一位流行的 C Level?這個新職位為何能帶領企業、發展人工智慧領域
YouTube 執行長蘇珊・沃西基(Susan Wojcicki)卸任,YouTube 新上任的 CEO 該如何在短影音大戰中打敗勁敵 TikTok?
大批科技新貴因為裁員潮重新進入求職市場,不過根據《財星》報導,很多技術人員發現,他們依然在就業市場受到許多雇主的青睞。
全球科技股商機爆棚,ChatGPT 開啟人工智慧技術復興,電動車持續火紅,關鍵技術都來自半導體。投資人可搶先布局半導體 ETF,優先掌握相關利基產業。
YouTube執行長蘇珊.沃西基宣佈辭去職務,雖然主張是為了家人、健康與個人事業,外界認為可能是YouTube表現不佳而被迫走人。
群創去年度虧損 279.9 億元,每股淨損 2.76 元,為近十年低點。即便本季需求仍有挑戰,群創表示,庫存已達健康水位,並將技轉印度企業,前進印度。
記憶體大廠美光繼去年底宣布將裁員 10%人力、約 5,000 人,9 日宣布高階主管砍薪最高 20%,並暫停發放獎金。美光如何「存糧過冬」?
ChatGPT 掀 AI 搜尋引擎戰場,微軟、Google 開戰!微軟推新版 Bing、Edge 瀏覽器,帶動股價大漲。專家分析:可能是「雙面刃」⋯⋯
友達去年虧 211 億,近十年最慘!董座彭双浪表示,「去庫存」是面板及相關通路品牌去年下半的共通主題,今年景氣基調為「高通膨、低成長」,仍將充滿挑戰。
雲端視訊會議平台 Zoom 宣布將裁員約 1300 人、近 15% 人力,裁員比率遠高於微軟和 Google;執行長袁征帶頭砍薪 98% 並放棄獎金⋯
蘋果 iPhone 15、Ultra 頂規機何時登場?《彭博社》爆料,15 Pro Max 將使用潛望式鏡頭,提供更優秀光學變焦功能;Ultra 則⋯
Google、微軟、亞馬遜、Meta 都大裁員,蘋果憑什麼例外?原來,蘋果沒有失心瘋招募!比起其他科技巨頭,Apple 採用「精實雇用政策」:
三星電子31日發布財報,在景氣影響下,季獲利和全年營收都衰退。三星為何還願意維持資本支出?與台積電競爭有何關聯?
根據統計,2022 年中國晶片進口量下降 15.3%,這是 2004 年以來首次下滑,且未來中國進口晶片的數量還可能進一步減少。這顯示了何種發展趨勢?
微軟傳出將裁員 1.1 萬人!科技巨頭的裁員在 2023 年也未能停下來,微軟的裁員動作,預示著科技業怎樣的未來?
多家外媒 17 日報導,微軟(Microsoft)正在考慮裁員約 5%,即約 1.1 萬個職位,範圍涉及人資和工程部門,最快可能在 25 日公布。
許多批評者指出,馬斯克收購推特是想要轉移人們對特斯拉的注意力。事實上,近期特斯拉股票表現一直低於其他汽車製造商,特斯拉碰到什麼問題?
Google 實施新績效考核制度 GRAD 後,近 6% 員工可能不合格,想獲得高績效也更難。Google 會吹起裁員潮嗎?GRAD 制為何引起反彈?
馬斯克完成收購 Twitter 後,不僅將數十名特斯拉工程師拉到 Twitter 工作、自己每天工作至少 15、16 個小時,還付出了哪些代價?
Naver 正式成為僅次於三星、現代汽車的韓國第三大集團。而事實上這間公司,台灣人再熟悉不過了,因為幾乎人人都在使用的 LINE,就是他們的產品。
隨著疫情尾聲,科技業開始出現衰退潮,不僅讓包含 Meta、Google 在內的科技公司宣布人事凍結、裁員;卻有些技術職位的薪水反而在逆勢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