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陽旗下的電動機車品牌Ionex推出充換電合一電動機車,搭載電池計量模組BMU,展現電動車系統的另一條路,讓車主想充、想換任意選,不用擔心換電站不足!
崇越集團副董事賴杉桂說明,以 3 大事業主軸而言,崇越有半導體的高科技領域、綠能循環領域,以及囊括食品與運動的大健康事業,對標的都是落實永續減碳。
伯鑫工具創業40年,穩居全球工業級活動扳手龍頭。從一開始沒沒無名、外國客戶聽到MIT直接否定,目前連美國國防部都是客戶!伯鑫如何轉型成功、打入國際?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核准配發 2024 年第一季的每股現金股利 4.00 元,並訂 9 月 12 日為除息交易日。台積電 ADR 的配息⋯⋯
近期日媒發現台積電熊本廠日本工程師下班時間一到,都會準時回家,打破日本人「工作狂」的印象;反之,南韓三星集團高階主管週六也要上班⋯⋯。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傅文芳所長說,從前台商有個共通問題,就是過度集中單一客戶。近年地緣政治的衝突頻繁,才讓企業意識到過於集中的風險。
川普祭出一連串制裁,引發中國回擊,開啟中美貿易戰,也為中美關係帶來巨大改變。1970 年代中美曾經是彼此友好的盟友。直到中國崛起,動搖美國地位...
究竟為何台積電能擁有如此不可撼動的地位?如今市面上超過 9 成以上最先進的晶片處理器都由台積電製造,這得回歸到半導體的產業特性。
談到地緣政治,時碩工業總裁黃亞興強調:全球變局,非我所控。精密機械加工金屬零件業者尤其有親身之痛。雖然企業難以控制全球變局,但可以靠基本功應對:
聯電退出聯詠董事會!聯詠不再是聯家軍、聯電大金雞?台灣半導體業界迎來重大變革,IC 設計產業巨頭聯詠董事會改選,背後是來自台積電、中系廠商的競爭壓力?
鴻海證實考慮採「輪值執行長」制、每人任期 6 個月!「輪值執行長」制有什麼好處?分析師:防止領導層權力固化、培育接班人才。劉揚偉則認為:
特斯拉(Tesla)兩名高階主管已證實辭職。此波高達 10% 的裁員,是特斯拉史上最大比例裁員,更是 7 年來第 5 度大裁員。馬斯克風光不再?
從工業革命以來,能源地緣政治(geopolitics of energy)的概念興起,全球能源資源的生產、分配,對國際關係、全球政治與經濟局勢,產生很大的影響。世界大國會思考,如何通過控制能源資源(如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來擴大權力,連帶改變國際政治動態。
2023年第四季,比亞迪純電動車銷量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霸主。面對來勢洶洶的中國勁敵,該擔心的不只特斯拉,還有更殘酷的問題:比亞迪可能威脅美國汽車產業
台灣顯示面板巨頭群創光電 2023 年底於竹南 T1 廠裁減了百名員工後,最近又傳出將關閉位於南京的製造廠,預計影響近 2400 名員工。
小米於3月28日推出SU7純電動汽車,進軍電動車市場,對標的是特斯拉、保時捷,售價卻更便宜。背後有3關鍵,包含中國政府支持、行銷策略及生態系統整合。
繼緯創資通在印度退出蘋果 iPhone 製造後,代工量僅次鴻海的電子二哥和碩科技也傳出將位於印度組裝廠轉移給塔塔的消息。對於傳聞,和碩表示是捕風捉影。
台積電已獲得美國拜登政府 66 億美元補助,將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設立第三座晶圓廠。台積電說明,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總投資金額將超過 650 億美元。
台鋼集團宣布成功取得漢堡王台灣代理權,挑戰國內速食業三強地位。漢堡王目前在台擁有96家店,年營收22億元。台鋼此舉將擴大旗下餐飲與運動產業的多元布局。
談及半導體,你或許會聯想到製造晶片的台積電、隨AI熱潮如日中天的輝達、還有應用晶片的手機公司如蘋果與三星,但他們的底層邏輯,都源於大眾較為陌生的科技公司安謀。
輝達搭上 AI 浪潮,在一年內股價狂漲 264%,到底憑什麼?從輝達主力產品看「AI 軍火商」的崛起。
日本豐田汽車旗下子公司大發工業,被爆出在汽車「衝撞安全測試」中總計64車款、3種引擎都有造假嫌疑,豐田汽車市值蒸發4448億。
日本汽車業龍頭豐田汽車(Toyota)位於日本的 4 座工廠將暫時停工,主因集團公司豐田自動織機的柴油引擎認證測試造假。
聯發科於 31日發布高層人事異動,自2月份起由現任總經理陳冠州與財務長顧大為共同擔任營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