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地緣政治,時碩工業總裁黃亞興強調:全球變局,非我所控。精密機械加工金屬零件業者尤其有親身之痛。雖然企業難以控制全球變局,但可以靠基本功應對:
聯電退出聯詠董事會!聯詠不再是聯家軍、聯電大金雞?台灣半導體業界迎來重大變革,IC 設計產業巨頭聯詠董事會改選,背後是來自台積電、中系廠商的競爭壓力?
鴻海證實考慮採「輪值執行長」制、每人任期 6 個月!「輪值執行長」制有什麼好處?分析師:防止領導層權力固化、培育接班人才。劉揚偉則認為:
特斯拉(Tesla)兩名高階主管已證實辭職。此波高達 10% 的裁員,是特斯拉史上最大比例裁員,更是 7 年來第 5 度大裁員。馬斯克風光不再?
從工業革命以來,能源地緣政治(geopolitics of energy)的概念興起,全球能源資源的生產、分配,對國際關係、全球政治與經濟局勢,產生很大的影響。世界大國會思考,如何通過控制能源資源(如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來擴大權力,連帶改變國際政治動態。
2023年第四季,比亞迪純電動車銷量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霸主。面對來勢洶洶的中國勁敵,該擔心的不只特斯拉,還有更殘酷的問題:比亞迪可能威脅美國汽車產業
台灣顯示面板巨頭群創光電 2023 年底於竹南 T1 廠裁減了百名員工後,最近又傳出將關閉位於南京的製造廠,預計影響近 2400 名員工。
小米於3月28日推出SU7純電動汽車,進軍電動車市場,對標的是特斯拉、保時捷,售價卻更便宜。背後有3關鍵,包含中國政府支持、行銷策略及生態系統整合。
繼緯創資通在印度退出蘋果 iPhone 製造後,代工量僅次鴻海的電子二哥和碩科技也傳出將位於印度組裝廠轉移給塔塔的消息。對於傳聞,和碩表示是捕風捉影。
台積電已獲得美國拜登政府 66 億美元補助,將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設立第三座晶圓廠。台積電說明,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總投資金額將超過 650 億美元。
台鋼集團宣布成功取得漢堡王台灣代理權,挑戰國內速食業三強地位。漢堡王目前在台擁有96家店,年營收22億元。台鋼此舉將擴大旗下餐飲與運動產業的多元布局。
談及半導體,你或許會聯想到製造晶片的台積電、隨AI熱潮如日中天的輝達、還有應用晶片的手機公司如蘋果與三星,但他們的底層邏輯,都源於大眾較為陌生的科技公司安謀。
輝達搭上 AI 浪潮,在一年內股價狂漲 264%,到底憑什麼?從輝達主力產品看「AI 軍火商」的崛起。
日本豐田汽車旗下子公司大發工業,被爆出在汽車「衝撞安全測試」中總計64車款、3種引擎都有造假嫌疑,豐田汽車市值蒸發4448億。
日本汽車業龍頭豐田汽車(Toyota)位於日本的 4 座工廠將暫時停工,主因集團公司豐田自動織機的柴油引擎認證測試造假。
聯發科於 31日發布高層人事異動,自2月份起由現任總經理陳冠州與財務長顧大為共同擔任營運長。
Gogoro 推出全新旗艦車款Gogoro Pulse,搭載數位儀表板、數位矩陣式頭燈等汽車才有的配件,孵了 4 年的全新旗艦車款,暗藏什麼野心?
川方這家本來不在絞盤產業的公司,開發出的專利,竟然連美國第一大品牌當時的CEO都來拜訪,這大概是20年來,絞盤業界最重要的煞車專利。
據媒體報導,台積電已向嘉義科學園區的南科管理局提出用地需求,其中的六成面積將成為1奈米建廠用地,剩下四成將留給先進封裝。
電動車真的比較怕冷嗎?或許我們可以看看一個更冷、但電動車更普及的國家其數據是怎麼說的,那就是挪威。
Adidas 執行長古爾登從 2022 年底宣布接任 CEO 起,公司股價從低點迄今幾乎翻了一倍。他是否能帶公司重返獲利?
黃仁勳近期在《紐約客》的訪談分享了他的成長故事、創業歷程,而他所擁有的創業精神,在他的生命歷程中似乎都有跡可循。
綜合外媒報導指出,Panasonic 子公司近日被爆出,公司過去在申請產品品質認證時,存在包括數據造假在內的欺詐行為,違規產品種類多達 52 款。
廣達集團旗下的廣明光電,原本生產光碟機,2011年內部成立Robot實驗室,研究開發協作機器人。2016年達明正式成立,機器人產品拿下全球第二市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