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的競爭激烈,全聯超市超商化、統一超商超市化,彼此業態的界限愈來愈模糊。誰能提供難以拒絕的商品與服務,將會是勝出關鍵。
東森購物宣布取得台北車站 K 區地下街的經營權!誠品生活站前店於 2022 年因疫情不可抗力緣由,與產發局協議終止租約,營業至 2023 年 3 月。
全盈+PAY 串接 PChome24h購物,正式進軍電商市場!全家與網購業者 PChome 集團、玉山銀行合推電支品牌,背後商機為何?
獨步全球!比購物中心還厲害,日本「商店街」商業模式特別在哪?即使到現在,也很難有大型購物中心能在商品力跟大型商店街比擬。日本商店街有 3 個特殊之處:
加拿大運動服飾品牌露露樂蒙(Lululemon),亞太區內表現最亮眼的市場在台灣!在台寫下營業額暴增三倍的佳績,全靠三策略培養死忠顧客:
東森集團砸上億打造的「東森廣場」正式開幕,整合了東森寵物、慈愛動物醫院事業,同時也與全家合作,打造超大型複合店。背後策略是什麼?董事長王令麟表示:
才弄丟好市多肥肉的國泰,如今拿下全家 2 成股權。金融集團巨頭跨足超商版圖、攜手超商二哥全家,會為電支市場、零售產業帶來哪些變數?
全家 14 日公告,全家近兩成股票,取得人為萬寶開發,也就是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家族旗下投資公司,取得股份之目的為長期投資。對此,國泰金控則回覆⋯⋯
手握 1700 萬會員!全聯如何透過自建的數據中台,整合數據資料、打通會員制度?如何靠數據中台精準行銷、調整策略,讓營收逆勢成長、年收 1590 億?
曾在疫情間打下好成績的熊媽媽買菜網,傳出將收攤,投下市場震撼彈!生鮮電商原先受到全聯、momo 等大型電商的青睞,之後將如何發展?
全國電子進駐一級商圈百貨,而燦坤近年也開設街邊高級店Surpass超越店,都是為了鎖定高消費的金字塔客群,他們為何有此策略?
台灣迎來國境開放,雄獅旅遊推出旅遊管家吸引高端客戶;Klook瞄準長天數旅遊需求,打造自駕一條龍服務;國旅熱度可望不滅。
全聯總經理蔡篤昌表示,「如果外界認為全支付=全聯的話,未來會很辛苦。」現在8成是PX pay舊用戶轉去開通新服務,但如何讓慣用電子支付的人願意加入?
PX Pay與全支付、My FamiPay與全盈+Pay、一卡通Money與LINE Pay。為何企業有了一種pay後,還要成立電子支付?有哪些差異?
康是美7月喊出今年要開出百間藥局,搶進處方藥市場。其他藥妝通路如屈臣氏、日藥本舖也於9月翻新「藥師」服務。他們看上什麼商機?
日本連鎖超商 LAWSON 推出現煮便當!帶動營業額成長 40%、系列品牌中銷量第一,街角廚房(まちかど厨房)是什麼?7-ELEVEN 為何不跟進?
近期可以看到全家、711不約而同推出新一代的POS機台,而且同樣都是可自由轉換店員結帳、自助結帳模式,也都宣示要全面導入到全台門市之中。
美國消費者指數 CPI 達 40 年新高,面對物價飆漲,在地的「即期品商店」成眾多消費者的首選,迅速竄紅的零售通路,有何成功要素可參考?
明明商品品質很好,為何顧客還是不滿意?如何增加回頭客?日本電商社長佛心分享「賣愈少、賺愈多」的經營術,只要做好這件事就能提升顧客滿意度,養成死忠鐵粉!
無印良品在岡山新開幕全台第一間路面店,店面規模突破 500 坪!以百貨、小型店為主的無印良品,為什麼開始脫離百貨店,開拓大型商場?
全家推出零售電動車 FamiMobi,日本 7-11 早就做過!晚對手十年推零售電動車,還進駐南部科學園區,全家看到什麼新機會?
前陣子誠品因租約問題登遍新聞版面,看起來許多人都很喜歡書店、不希望它消失,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觀察日本書店業態,或許能給台灣出版業者一些啟發:
員工人均營益比豐田還高!一間無名小公司,為何成為日本的創業標竿?
萊爾富在今天推出了旗下的第15種複合店型「萊鮮生Mr.Hi」,開發這種多種複合店,背後策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