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新聞,能發現不少大型食品製造、零售批發、餐飲服務業者,默默開始擴大建置自有物流設施。 大型食品製造、零售批發業,為何都開始自建物流服務?背後原因:
2022 年遠東百貨營業額破 570 億,創歷史新高,2020 插旗信義區的遠百 A13 功不可沒。作為信義區第 14 間百貨公司,怎麼跟別人不一樣?
南台灣的高雄迎來無印良品、唐吉訶德最大店進駐,為何 2 大日系品牌都將選全台「最大店面」設在這裡?
各國正興起「二手禮物」的趨勢,在高通膨的時代,人們選擇購買二手商品,來應付以往龐大的節慶開支。原因除了經濟疲軟之外,消費觀念也正在改變。
誠品信義店確定在平安夜熄燈,會先由南西店展開28天不打烊企畫,再交由松菸店接棒24小時書店,大改造1萬1000坪空間、邁向「總店級」規格。
三商家購董事總經理邱光隆在媒體茶敘上展望2024年旗下品牌美廉社、Tomod’s特美事的營運策略;面對服務業缺工,邱光隆也祭出因應策略。
來自日本的購物天堂「唐吉訶德 Don Don Donki」在台灣瘋狂展店,從南港一路開到台中,12月更將進軍南台灣高雄!全新3大自有品牌只有這裡有>>
UNIQLO社長柳井正提醒員工要在憂患意識中精益求精,否則將會導致企業死於安逸,「經營者應該帶著危機感進行經營,而不是在不安的情緒下經營」。
三商家購法說會上透露,未來將拓大美廉社咖啡銷售、導入蝦皮店到店合作店數,來提升成效。未來要如何互相加值、再拼成長?
走進愛之味台北辦公室,工作人員推車進來,上面放了一大箱愛之味產品,舉凡麥仔茶、分解茶、純濃燕麥都是一聽到名字,就能記憶起味道的代表性產品。
蝦皮宣布將停止與 OK 超商「雙向寄件」,OK 超商總經理魏國志當初為何通過這項決策?其實在他們合作期間,這項決策至少帶來 3 個效益。
蝦皮母公司冬海集團14 日公布 2023 Q3財報,受到消費低迷以及阿里巴巴、抖音競爭影響,儘管該季營收僅仍略高於市場預期,但再次出現虧損。
瑜伽服飾品牌 lululemon 去年市值已超越愛迪達,成為僅次於 Nike 的世界第二大運動服飾品牌,它是如何憑著主打一條昂貴的瑜伽褲急起直追?
十年狂銷 3.7 億個!LAWSON 推出低糖質麩皮麵包,如何催生日本的低糖質經濟圈?日本食品舒適與健康協會定義:每餐糖質適當攝取量是 20~40g。
全聯「小時達」2022年業績達45億元,相較於其他電商同期成長幅度都下滑,今年業績成長近20%,尤其第一季業績還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5成,究竟如何做到?
光泉牧場汪家將旗下萊爾富股權轉讓,全面撤出經營層,新老闆「聯邦投資」如何經營 500 萬會員?
韓國電商Coupang持續加碼在台灣的投資,今日宣布啟用在台第二座物流中心,明年上半也有第三座開始營運的計畫。
全台甜點產值約150億,全家20年前就有甜點產品,是唯一擁有自營產線的零售通路,後進者全聯則在短短6年賣出百億元甜點,看它們如何各自布局甜點市場版圖:
全聯鮮魚類銷售冠軍的挪威鮭魚,一年能賣出近 10 億元。然而,在 10 年前,鮭魚的銷量僅有 8800 萬元。全聯做了什麼,讓鮭魚的營收翻 10 倍?
今年雙 11 購物節面對酷澎加入、疫情紅利消退,momo 如何應對內憂與外患?
全家跟交易所幣託合作,開放用點數換幣!最新增加 USDC 選項,讓「零成本」換幣的選擇上到四種。同時迎來大改版,最低 3500 點就能換、只需三步驟。
蝦皮店到店推出 2 年,年處理量將會突破 2 億件。首當其衝就是便利商店的超取業務。但統一超和全家等超商業者也沒打算眼睜睜看著包裹量流失。
今年唐吉訶德在台灣開設第三家Don Don Donki分店;這次特別引進旗下迴轉壽司品牌鮮選壽司、販售和牛便當,但唐吉訶德在日本卻完全沒賣餐食。
東森購物新改裝台北車站「東森廣場 K 區地下街」開始試營運,主打美食、娛樂和潮流場域,東森購物總經理彭鴻珷表示,目標是吸引年輕族群。兩大營運策略揭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