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學習
整理・撰文 王毓茹

成就波克夏帝國、影響巴菲特一生!「投資智者」查理蒙格留給世人的價值觀是?
2024-02-05
專題主題 「股神的傳奇副手」查理・蒙格的處世哲學


每年 5 月,美國中部的大城市奧馬哈(Omaha)都會迎來年度盛會,湧入上萬群眾,周邊所有飯店和租車幾乎客滿。這不是巨星演唱會或嘉年華,而是全球最大投資控股公司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的股東會。
董事長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副董事長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坐在台上,首先針對波克夏的財報進行說明,接著才是眾所期待的重頭戲:長達 5~6 小時的問答環節。
大家都想知道蒙格對世界局勢、投資策略乃至於人生的看法。不只因為他是巴菲特的搭擋、波克夏帝國的重要推手,更因為他總能融合豐富知識和人生經歷,回答各種問題,因為時常金句連發,被稱為投資界的智者。
比方說,提醒大家注意市場的周期性狂熱,蒙格以 2000 年代初網路泡沫為例,「看見股票飆漲,許多人就會開始瘋狂買股票,這是非常危險的投資方式,人們應該清醒一點,撐過這段時間。」提到製藥公司的造假弊端時痛批,「雖然是資本主義制度,但賺錢也要有限度。」展現對品德的重視;強調對他最有幫助的人生道理是:「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方式,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如今,這樣的畫面已成絕響。2023 年 11 月,蒙格與世長辭,享耆壽 99 歲。
改變投資觀念!尋找體質好且價格合理的公司
蒙格 1924 年出生在奧馬哈,受到父親是律師的影響,在取得哈佛法學院博士學位後,擔任房地產律師。《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指出,1959 年蒙格與巴菲特在一場晚宴中認識,2 人相談甚歡,開始每天通電話聊投資策略。
當時巴菲特已經是巴菲特合夥公司(Buffett Partnership Ltd.)的合夥人,相當欣賞蒙格對投資的見解,鼓勵他專心投資創業。 蒙格也建議巴菲特,如果想建立規模龐大且持續發展的公司,最重要的是購買優秀企業,而不是用低價買進經營不善的企業。 巴菲特曾說:「如果不認識他,我會比現在窮得多。」
《路透社》(Reuters)指出,蒙格自 1978 年起擔任波克夏副董事長,與巴菲特密切合作,代表作之一是收購百年老店時思糖果(See's Candies)。《CNBC》報導提到,這筆投資在 1972 年以 25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7 億 8000 萬元)收購,至今為波克夏創造 20 億美元(約新台幣 620 億元)的銷售額,獲得超過 8000% 回報,被巴菲特稱為夢幻投資。
美國投資管理公司 Great Hill Capital 董事長湯瑪斯.海耶斯(Thomas Hayes)表示,「查理改變了投資界的觀念 —— 不應該尋找便宜標的,而是去找不受市場歡迎但品質好的標的。」
最博學的思想家!強調廣泛閱讀的重要性
蒙格強調廣泛閱讀、跨域思考,不只用在投資經營,還能幫助人生。他自學各學科的基本知識,建立多元思維模型,作為投資評估工具,並研究產官學各領域的失敗案例,整理成重要決策的檢查清單。
蒙格過世後,《富比士》(Forbes)推估他的淨資產約 26 億美元(約新台幣 806 億元),但沒有被估算的是,他如何思考、擬定投資和經營策略與人生觀。《經理人》將這些智慧彙整成本次專題,作為投資大師留給世人的共同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