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奧美合作超過10年,為什麼每次都能推出「只有全聯能超越全聯」的廣告?兩者有何默契?
宏碁董事長陳俊聖賣起提神飲料、膠原蛋白飲?他的第三期任內,目標是扭轉宏碁PC的品牌印象,這一群年過40~50歲的大叔,能幫44歲的宏碁中年大變身嗎?
鑲了 12 顆施華洛世奇水晶的捲線器有人會買?世界第 3 大漁具品牌寶熊漁具跳脫 CP 值的死亡競爭,靠這些策略讓消費者埋單 >>
洪瑞珍在韓國門市換上俐落的LOGO與裝潢,並為三明治重新設計包裝、外帶盒,從外觀看去,就像一間時尚的輕食點心店,讓年輕上班族,從早餐、午餐吃到下午茶。
建立官網在上面賣東西,和一般電商沒什麼兩樣,為什麼這些D2C品牌能威脅到市場龍頭?
在武漢肺炎疫情襲來前,珍煮丹就已看到全球珍奶熱潮的衰退。對佈局13個國家、有百間門市的他們來說,慎選合作對象、累積自身產品力,是逆風成長的不二法門。
一般百貨公司關注「客單價」,但比漾追求的是「來客數」和「提袋率」,3 年內從營收 16 億成長至 19 億,來客數從 300 多萬變成近 400 萬:
台灣高鐵、101、新光三越,所使用的不鏽鋼垃圾桶,都來自一家隱身在桃園的小工廠——正言權業不銹鋼(下稱正言)。但他不只做垃圾桶,更是半導體廠的夥伴:
態度對消費者的行為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廠商必須了解顧客對其品牌及產品的態度,更要掌握顧客對品牌態度的轉變,才能知道如何強化或淡化顧客的觀感。
農曆新年要來了,你今天打算送什麼伴手禮?來自台中六月初一推出的「8 結蛋捲」,在年節前一個月宣告,年前宅配訂單全數額滿,可說是今年最熱門的禮品之一。
會不會擔心自己有一天不紅了?王宏哲說,「我當然希望做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但我不會把『紅』當成目標,而是要當一個被需要的人。」
為了打響「阿滴英文」這塊招牌,阿滴做了許多不一樣的嘗試,「YouTube 的演算法與推薦機制不斷在改變,如果沒有做出相對應的轉型,品牌就不會延續。」
品牌行銷策略裡的目標客戶可分成 「品牌目標客戶=品牌象徵性顧客」 和 「銷售目標客戶=能提高銷量的顧客」,這兩種人可能不是同一種。
面對飲料市場的激烈競爭,老將「泰山」與手搖飲品牌化競爭為合作,推出「茶攤一條街」系列飲料,利用品牌聯名、粉絲互換的策略,成功吸引年輕族群的目光。
CAFE!N 開業一年就在咖啡市場上颳起旋風,Instagram 上的標籤數破 6 萬。這個新興品牌的幕後推手,其實是全台最大烘豆廠——源友精品。
全球奢侈品巨頭 LVMH 集團買下 Tiffany & Co了。但 Tiffany 近年面臨的經營難題,就有解了?
LVMH 集團執行長貝爾納‧阿爾諾宣布,將以 162 億美元併購珠寶品牌 Tiffany & Co.,這是 LVMH 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收購案。
星座專家唐綺陽,早在18年前就活躍於電視節目中,但對於這樣的表現空間,她說「不可能滿足」,於是她擁抱社群,並在2016年一「吃」爆紅,翻開人生新篇章。
在數位時代,完全不經營個人品牌,是大大的劣勢!當一個人無法好好管理在Facebook或 Instagram的訊息,就會把自己的形象拱手讓給別人貼標籤。
美國環保針織女鞋的羅西斯(Rothy's)以環保材質、平價和僅利用社群口碑銷售,去年賣出了逾百萬雙鞋,營收達 1 億 4000 萬美元。
中國品牌開始說自己的故事,在國族主義的加持下,調查顯示 45% 的中國消費者未來願意買更多中國品牌。
企業對外發言除了考慮商業影響,更多要為了「政治正確」、價值和立場多做考量,因立場和政治傾向不同的發言,而激起消費者抵制或多或少都會對商業產生衝擊。
問問你的同事、主管,公司的「品牌形象」是什麼,10 個人的看法可能都不同。但是,品牌看不見、摸不著,形象如何打造?
例如近來在日本爆紅的珍珠奶茶,或是韓國人喜愛的鳳梨酥等,「台風」似乎漸漸成形,各國消費者究竟如何看待「台灣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