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臉書,看到小華在知名企業中又升職了,月薪上看十五萬;阿倫他女友是個網路正妹,每年都出國旅遊好幾趟;美美的爸爸留了幾棟房產給她……,別人的人生永遠羨慕不完,為什麼我如此平凡而沒有作為呢? 你是否常
日本最新公布Amazon年度總冠軍,是一本書名很聳動的[《被討厭的勇氣》][1],它的內容立基於心理學大師阿德勒,但不僅拿下日本商業書推薦,又讓小說家伊坂幸太郎讀到落淚。這股勇氣最近熱燒台灣,才上市兩
看看以下兩份工作的描述: **工作A**是你可以做得很好的工作。你在學校修過相關課程,但你之所以會想做這分工作,來自於父母和朋友的壓力。長期而言,這分工作會有很好的薪水和社會地位。 **工作B**
每次瀏覽網路上3C賣場,都遲疑於要不要買下正在特價的大尺寸液晶電視,但想到現有電視還堪用,還是決定暫緩。沒想到有天上網,竟發現該液晶電視已經銷售一空了,心中一急,馬上衝去實體賣場買回。相對於產品需求,
一個組織不要同時設定兩個目標;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18則有趣又好用的管理定律,幫你搞定職場麻煩事。 ###1. [活力曲線][1](10%淘汰率法則) 奇異公司每年會針對各事業單位的主管打分數
「為什麼我這麼沒用…」你老覺得自己很遜、進步幅度緩慢、仍然很多事情做不到嗎?其實,你並不孤單。被稱為自我啟發之父、與佛洛伊德齊名的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認為
身為第一線銷售人員,你可能經常遇到這些顧客:不斷追問、挑三揀四、似乎看不起你的專業……,讓你滿肚子火。 但是,擁有心理學、醫學博士背景的日本銷售大師鈴木丈織卻認為,這些人才是最可能成交的潛力顧客!
哈佛大學教授梅堯(Elton Mayo)、狄克森(William J. Dickson)和羅斯里士柏格(Fritz J. Roethlisberger),於1923~1932年期間,在西方電器公司(W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陸洛指出,無論這個人的身分是主管、員工、銷售員還是消費者,都可以透過心理學知識來解讀想法和行為,「當我們對人的了解愈多,愈能做
有必要先對本期封面設計略做解釋。 如果修過「普心」課程的人,應該都聽過「巴夫洛夫犬」的典故:整個故事的重要成員與物件,就是狗、鈴鐺、食物,還有研究者帕夫洛夫(Ivan Pavlov)。
**人們總是認為,如果自己可以比現在更富有一點,一定可以更加幸福。**近五十年來,美國的人均GDP成長了將近三倍,也就是說現在的美國人要比他們的祖父母那一輩人富有三倍,可是他們卻並沒有比五十年前的美國
常有網友問我們,要如何訓練「看懂局」的能力。其實每天生活周遭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果試著把主觀的情緒與批判暫時抽離,抱持著「凡存在必有原因」的心態抽絲剝繭,往往就能看出新意,最近「原燒」事件就是個好範
購買決策占據我們日常生活很大的比重。我們總以為自己在判斷是否購買某種東西時,衡量的是該物品對自己的效用。可是仔細想一想,你買的東西都是真的有用嗎?或只是一時受到誘惑,買了一堆卻擱置一旁,用都沒用過?
「正常的傻瓜」管理的部門這幾年業績狀況良好,他想以增加報酬的方式,提高部屬的工作積極度。提高員工的報酬有兩種最直接的方法:
好不容易做出來的決策,為什麼最後的結果經常和預期相反?哈佛商學院教授法蘭西絲卡‧吉諾(Francesca Gino)在《為什麼我們的決定常出錯?》一書中,舉出各種有趣的心理實驗為佐證,她發現,**導致
鑽研領袖魅力的Henry R. Kravis教授,在《Psychology Today》的專欄中表示,很多話你就算沒有透過言語講出來,但你的意志或想法,還是可以透過你的身體語言、或其他部位傳達出來--
編譯 / 文及元 攝影 / 賀大新 本書帶領讀者進入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的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世界,在日本
我們都想成功、都想達成目標,只要你投入工作或生活,就一定存在些許壓力。別害怕,適度的壓力能幫助我們成長,只是別讓壓力凌駕於你之上。緩解壓力沒這麼難,企業家雜誌(Entrepreneur)的網站作家,莫
基本上,會說話的人並不是因為人格高尚或是個性好,而是他懂得運用心理學的技巧。因為不論多麼替對方著想,如果不能確實的傳達,對方是不會為之所動。 透過心理學的角度來教您如何正確解讀對方心理
[youtube id=ktlnT2eS_0o]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丹Dan Gilbert說:我們對於什麼原因引起我們的快樂這件事,通常有很大的誤解。他十九歲時輟學寫科幻小說,當社區大
##裝笨才是真聰明 對完全談判高手來說,聰明就是笨,笨就是聰明。在談判時,最好表現出自己的知識不如別人。你表現得愈笨,就愈佔上風,當然,千萬不要裝得太笨,免得別人完全不敢相信你。
破窗理論、莫非定律、刺蝟法則……這些看似與職場無關的理論,其實只要換個角度解讀,也能成為工作者在提升與管理自我時的重要提醒。 《35歲前要懂的33個法則》彙整了33個讀者既陌生、卻又熟悉的
你的辦公室裡是否有些怪咖?他們怕事又依賴?情緒化又反應過度? 還是有精神潔癖又愛搞破壞?如果碰巧這些怪咖都是你的員工,要怎麼管? 你不必是心理學家才能成為優秀的經理人。但有
**《拿出你的影響力》** 作者:凱利.派特森(Kerry Patterson)等 ISBN:9789861575025 出版社:麥格羅‧希爾 出版日期:2008年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