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影響,六角國際更加肯定數位轉型是必須要走的方向。必須往這三個方向執行,未來還要把這三招推向國際市場。
欣新網 2019 年總營收超過 15 億元,較 2017 年成長 5 成,能有這樣的亮眼成績,其實是 2016 年接手的總經理黃懷恩一番摸索的成果。
設計聊天機器人、蒐集大數據、導入 AI 人工智慧,做到這些事情,一間公司就足夠「數位化」了嗎?
面對消費環境的改變,即使是高高在上的時尚精品都不得不向群眾「低頭」,未能及時轉變思維的品牌,恐怕無法維持往日榮景。
5G 真的來了!6 月 30 日,中華電信、台灣大爭相宣布 5G 開台,遠傳緊接跟上,三雄以濃濃的煙硝味,宣告台灣正式邁入 5G 時代。
愈來愈多公司投入與停車有關的服務,表面上看起來只是與收取停車費有關,但其實大家瞄準的是......
平台企業的崛起,會破壞只專注發展獨立型產品或服務的傳統商業模式,當顧客在平台上享有更多元的供應商選擇時,很容易被吸走,玩具反斗城就是鮮明例子。
數位化、數位轉型有何不同?從商業模式、產品、流程、組織面向看懂!把數位化誤認為數位轉型,企業、老闆常會犯3種錯:降低員工生產力、資源過度投入、被打敗⋯
全球超過 4 成的人口正在居家隔離,一些小型的出版商開始裁員,但是第一季的圖書銷量並沒有暴跌,還意外帶動電子書與有聲書銷售逆勢成長。
疫情影響世界甚劇,網路女王瑪麗.米克(Mary Meeker)便針對這幾個月來的變化,發布一份洞察報告。
疫情掀起遠端辦公潮,Zoom 也在一夕之間爆紅!但 Skype 去哪了?背後,其實隱藏了微軟的野心...
究竟書店除了開百貨公司之外,還有哪些數位經營的新作法值得參考?
燦坤集團大瘦身!旗下旅行事業「燦星旅行社」將出脫,燦星網宣佈將持股5成的燦星旅遊股權應賣給侯佑霖及鄭寶蓮兩位公開收購方,而背後是台南幫三代的身影。
你的早餐店記憶是什麼?呷尚飽、美而美、拉亞漢堡⋯⋯還是麥味登?如果你的印象還停留在蛋餅配奶茶,及老闆娘驚人的記憶力,那麥味登的轉型可能會顛覆你的想像!
麥當勞用大數據賣大麥克!麥當勞一年投資 3 家科技公司,改造了哪些事?被麥當勞相中的 Dynamic Yield公司,打造出能在各消費者接觸點...
IKEA 宜家家居開了天貓旗艦店!4 年電商化長跑後終於「開竅」了?
當每個產業都朝「數據導向」前進,零售業也不例外,但如果只是用顧客買了哪些商品的資訊、擬定行銷策略相當可惜,事實上數據能做到的事情更多。
歐洲市值最高科技公司 SAP,在營運了50個年頭後,也和許多傳統企業一樣,正在創新轉型、走向雲端的路途中奮戰。
近幾年,全球企業開始重視人類學與人類學家,以人為本、關注文化的價值,能夠協助企業獲得到更有意義的資料。他們如何幫助企業變革?
區塊鏈技術發展至今,各領域從好奇、質疑,到現在因其不易竄改、低成本而大量應用。然而,實際導入的過程中,企業仍需慎防區塊鏈技術所帶來的風險。
科技在過去 30 年除了改變科技內涵及典範,也改寫了企業的版圖,每一代的科技巨人有其盲點,「微軟的重生」對科技管理學門是否能與時俱進有什麼啟示?
行業界線漸趨模糊,技術演進正在顛覆各行業,企業面臨更高風險與不確定性。如何在複雜環境中借力使力、構築新的競爭優勢?打造生態系是重要的解方之一。
在公司不斷轉型的同時,員工勢必面臨永無止盡的調整與轉變。如何避免團隊因為挫敗和調整而疲於奔命,乾脆選擇放棄?領導者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激勵員工挑戰自我
全聯2019年吹起數位轉型風,從支付做到電商,在多數會員都是熟齡族群的條件下,何以有機會短短半年就讓PX Pay成為台灣第三大行動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