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搜尋有關「會議」的名言時,偶然讀到美國經濟學家約翰‧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的一句話:「當你什麼事都不想做的時候,開會就變得絕對必要。」這句話諷刺意味十足,擺明在
每天一進公司,你的時間總在不知不覺中被消耗殆盡:先和老闆報告任務進度,再交代部屬追蹤業務狀況,緊接著還和同事開動腦會議,發想下半年可以推行的專案…… 你就像是隻無頭蒼蠅,總被其他人排定的截止日期和會
有讀者說,自己英文不好,寫會議記錄常不知如何下筆、抓不到重點、卡卡的。寫英文會議記錄的關鍵在,找到一個對的"format"(格式),把內容填進去。熟悉以下的字彙和格式,開會後半小時內,你就能有條不紊地
大家都說,早晨是黃金時光,不可隨意蹉跎,但並不是每件工作都該在早上完工!根據研究,不同性質的工作任務,其實有各自的最佳執行時機。你知道哪時候寄送 email 的開信率最高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一個心理學名詞:雙重束縛(double bind),它指的是「一個人處在矛盾情境下,不管做什麼都不對」。這名詞最初是用來解釋精神分裂症的起因,但仔細思考之後,才驚覺我們遇到最多雙重束
克里姆林宮裡正舉行一場會議,俄羅斯總統佛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坐在一張大桌子的一頭,面無表情,以單調的聲音長篇大論著。 30分鐘過去,接著又是30分鐘。 普丁講話時不准眾人
你覺得concall(電話會議,conference call的簡稱)最困難的是什麼? 我們做了口頭survey,好幾十位在外商工作的主管,都覺得**concall最難的是「聽不懂對方真正的意思」*
很多時候會議主持人喜歡在開場時說:「等一下希望會議上大家能暢所欲言」,於是一個人接著一個人,鼓勵大家發言,輪流討論,把會議當成議會,把發言當成會議目的。但是,慢慢的我們發現整場會議下來大家愈來愈累,直
開不完的會議,就像《哈利波特》裡的催狂魔之吻,逐漸吸走你的靈魂,進入麻木狀態……;更會奪走你的快樂,因為辦公桌上還有堆積如山的事等著你,今晚又得加班了! 從小職員做起,如今身為Yahoo奇摩董事總經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說過,有效率的管理者不開無效的會議。對於會議參與者來說,最怕碰到的就是話題一直在原地打轉、不停發表無關緊要言論、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下來的與會者,這些持
根據敏捷開發中「每日立會」Daily Stand-up Meeting的原則,站立開會每天必須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內舉行,並盡量控制在 15 分鐘內。
開會、開會、開會。這是你每天的行程表嗎? 其實,你不是不想開會,而是開了這些會,工作好像也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是徒然浪費時間。如果,會議可以更有效率,真的能促進行動改變,是不是就沒有這麼惹人
什麼時間最適合開會?對很多經理人而言,答案很清楚:早上的第一件事。在這個精神抖擻的時刻,提醒員工最重要的事,開啓有效率的一天。 但如果問你,你最不喜歡什麼時間開會?除了那些慘無人道佔用下班時間
永無止境的會議,開到頭暈的會議,開會是許多人每天必須的事,也是覺得最浪費自己生命的事。在Google,由於每個人參與的專案眾多,專案同仁更是遍布世界各國,各種大大小小的會議是免不了的。 但
與會者中,是否有人說的話總是不知所云呢? 比方說:「課長,有件事情想跟您報告,客戶要求○○規格,但這是特殊規格,所以我拜託技術部針對客戶的這個特別需求製作,技術部說『為什麼需要那種規格?』
「開會不是為了『報告』事情而開,應該是為了『討論』事情而開的!」日本人氣講師生田洋介在《問話的技術》中強調,大家之所以討厭開會,多是因為覺得開會暨浪費時間又沒有成果,成為無聊的報告大會。然而,每次開會
上班族都怕開會,尤其是「檢討會」,不是沒人敢點出問題,冗長沉悶,就是很容易會淪為錯誤批鬥大會,遺忘了會議的初衷:檢討失敗的原因,提出改善措施,避免往後犯下相同的錯。 檢討會到底該怎麼開才有效?
如何開一個成功且有意義的會議?日經bp網站專欄作家高橋俊樹認<wbr>為,會議召集人若能在會議前,依照以下4項要點逐項準備,<wbr>便能有效避免會議流於表面、變成枯燥且無謂的例行公事 。</wbr>
我們身處團隊合作的社會,為了加強工作效率與溝通成果,《引導學》一書的作者堀公俊,將引導的能力定義為「促使團隊成員的智慧互相激盪的技巧」,認為每個人都應扮演引導的角色,這是現代社會工作者的必備技能。
晨會、例會、主管會、檢討會……開會,是組織中司空見慣的事務,藉由開會集思廣益,凝聚組織的共識;然而冗長又失焦的會議,經常是打擊員工士氣的元凶,會議中的各種意見是否妥善處理,也不得而知。 為
<span style="color: #003300;">經理人的職位愈高,來自各方的請求就愈多,也愈容易分心。要能專心做事,關鍵就在於釐清「哪些事真的非你不可」,如此才能將每一天的時間運用與對事務
<span style="color: #008000;">**<span style="color: #008000;">發言是事實?還是個人意見?</span>**</span>
富邦金控執行副總陳邦仁,運用促成「鯰魚效應」的鐵血管理方針,要求提升開會效率、增強員工簡報能力、不分層級一視同仁,為北富銀分行帶來新風貌。在競爭激烈的銀行產業中,富邦銀行財富管理事業去年逆勢成長二位數
線上會議的決策流程,不但也能達成和傳統會議一樣的效果,還可以刪除傳統會議中不必要的流程與時間浪費,讓會議精簡,也讓效率達到最大。 **1.Google日曆(Google Calend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