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推展新計畫時,要如何快速得到整個團隊的認同?台灣英特爾總經理告訴你,一對一溝通,除了能維持公司的彈性與速度外,也能提升你推展新計畫的速度。
偶然知道一位優秀員工,打算要離職?主管該怎麼辦?我的建議是,千萬不可當面詢問,原因請聽我說來。
很多才華橫溢的員工對管理沒興趣,如果企業提拔的人不喜歡或不善於管理,導致底下員工表現不佳或辭職,最後受害的是雇主。
餐廳會讓人一來再來,食物好不好吃不是重點,重點是心情,心情好了什麼都好。」執行長袁保華表示,客人一再回流,是因為他們做到服務差異化。
雲品國際董事長盛治仁指出,除了薪水、福利等外在條件,主管如何帶人更是一位員工離職與否的關鍵。「傑出的經理人,只要做好這 3 件事:獎懲、教導和激勵。」
如果你的團隊中,有位成員聰明、態度積極,你可能會心想「正好可以把心力花在較麻煩的員工上。」甚至把麻煩事都丟給對方,這個想法可能會讓你失去這名優秀員工。
同仁離職原因百百種,可能是他想往上走,到不同的產業或是更大的舞台,或者他身體撐不住,或不想跟這個老闆直接作業,或者想要出國去來個大壯遊等。但我...
我今年招來的幾個有經驗的能手,很重用他們,卻一個個相繼請辭,離職前還一點跡象都沒有,讓人困擾!這怎麼辦?從管理角度來看,我們怎樣去關注員工可能變了心?
「人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對的人才是。」美國第三大企管顧問公司貝恩曾做過統計,高績效的頂尖人才生產力是一般員工的 4 倍,可見高績效員工的重要性。
在你的團隊中,有位下屬平時表現普通,還時不時嫌工作無聊;奇怪的是,遇到重要任務時,他不僅可以如期完成,品質也好,讓主管為了如何用他而頭疼。
留才怎麼做?人才想離職,企業有什麼措施、對策、方案、計畫可做?公司為何留不住人才?員工想離職,主管該怎麼留下他?組織如何留住好人才?
目前市場上擁有記憶體技術且對台灣半導體有威脅性,非三星莫屬。因三星在先進製程上是台積電的重要競爭對手,人才布局與攻防格外重要。
面試完了,接下來,你怎麼決定這個人要用或不用?看他是不是「帶得動」,還是夠耐操又多工?如果想讓團隊繼續進化,你該找「沒有」的人才。
6 兆元營收科技巨艦,交棒要靠 9 人決策共治,對於台灣科技業風行的雙首長制度,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說認為,這是因為台灣人才不夠。
找人不易、留人更難,這樣的痛苦,做主管的最知道。要把好員工留在麾下,你必須先知員工需要什麼樣的領導人。
董小姐和我已經分別在不同公司了,她說:親愛的 77 姐,我現在的公司,瘋狂的招聘,一個月可能新進 20、30 個人,但也瘋狂的離職,下個月呢,30 個人可能 60% 都走了。
根據美商調查,台灣上班族平均工時 7.8 小時,許多人甚至忙到沒使用特休假。有一間管理顧問公司,為鼓勵員工好好休假,祭出 2 萬元補助旅遊,前提是不准回公司訊息、電話,這家公司想什麼?
績效面談時,員工向你提出加薪申請,他的確是位不錯的員工,但你反覆考量他的表現與成績並未達到標準,不得不委婉拒絕他。你從他的臉上看到失望與尷尬交雜,悻悻然離去。兩個領禮拜後,你無奈收下他去意堅定的辭職信,但仍希望能留下這位有潛力的工作者。
身為主管或企業經營者,你可能也曾感到員工心不在焉,或是對工作缺乏熱情。這樣的現象不在少數,德勤(Deloitte)2017 年的調查報告指出,美國有高達 64% 的成員既沒有熱情也沒有參與感,企業很難留住員工。
人才難尋,失去人才更是痛苦。一般來說,主管太糟、工作環境太爛、生活失去平衡等,都是造成員工離職的原因,而有些原因主管不易觀察到,等到發現員工準備離開時,也已經來不及挽留。
在過完年的 2 月,你公司認識的同事是不是少了一些,倒是新進員工變多了?根據 104 人力銀行的後台數據, 農曆年前 1 個月,有 15.3 萬名在職工作者主動投履歷、應徵新工作,創下 3 年來新高,成長幅度超過 10%。
根據 yes123 求職網調查顯示,2019 年初有 84.7% 的上班族,考慮在農曆年前換工作,「蠢蠢欲動的工作者」比例,已創下 2008 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換句話說,如果你是負責部門績效面談的主管,很有可能已經有同事向你提離職。
「愛惜工作的人,可以比誰都敬業,」全球最大馬達齒輪箱製造廠祥儀企業,董事長蔡逢春說。1980 年創立的祥儀,目前台灣有 500 位員工,但公司的離職率只有 0.84%。
某老闆一直非常器重一個員工,給他最好的待遇和最大的責任。老闆期待著有一天他能成長起來,獨當一面,甚至成為合夥人。但突然有一天,這個員工對老闆說:「我思考了很久,決定暫時離開大家,去嘗試一些新的機會。雖然非常不捨,但希望老闆批准。」老闆很吃驚:「為什麼啊?我們這裡有什麼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