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民力量黨將於本周提出《半導體特別法》草案,擬修法讓半導體產業工程師可以合法的無限制加班。報導也引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經談論過的台積電工作文化。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蘋果將減少 iPhone 16 系列的生產訂單,預計 2024 年第四季至 2025 年上半年出貨量下調約 1000 萬台。
未來半導體產業的角力將集中在這些國家,彼此競爭與合作的關係將會影響全球格局,各國強推半導體自主,一方面也擔心若有台海戰爭,台灣無法供應晶片,就會癱瘓世界的經濟。
Newsweek公布其「2024 年全球最值得信賴公司」榜單,在「科技硬體業」入選的 46 家公司中,台廠共囊括了九家,其中排名最高的是聯發科。
認知到晶片的重要性以及相關供應鏈脆弱性的各國,包括美國、歐盟和日本,紛紛推動半導體自主生產,減少對外的依賴,彷彿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重現。
半導體是什麼?矽產業的由來?奈米製程與摩爾定律的關聯為何?本文透過 6 個問答,讓你迅速掌握半導體產業的基礎知識,進一步理解新聞背後的意義。
全球知名 PC 大廠惠普(HP)近期在台灣掀起裁員風波。據傳惠普將於 10 月分兩波進行大規模的人力調整,預計將裁減 20~30 名研發人員。
摩托羅拉(Motorola)股價近日以450美元改寫歷史新高,它歷經多次裁員、縮編,最終走向拆分與出售,它是如何脫胎換骨,成為高科技安全產品領導者?
韓媒《每日經濟》10 日報導,三星電子啟動組織全面性重組,正在推進將研發人員全面部署到生產現場的方案,並決定關閉失去競爭力的 LED 業務。
亞馬遜(Amazon)推動「主人翁文化」,希望每個員工都能勇於承擔責任,並積極創新。賈西大刀闊斧對亞馬遜進行改革,包含要求重返公司辦公、裁撤管理層等。
《彭博社》指出,蘋果 Apple Intelligence 將於 10 月 28 日推出。為何不隨 iPhone 16 登場?推遲一個月上線的原因是?
不光是台灣,美國科技界也出現愛用「新鮮的肝」、偏好僱用年輕人的現象,但專家認為這對公司並不是好事。
黃仁勳曾形容,輝達的創辦過程,是一個「卑微的開始」,如今輝達的股價在一年內飆漲 4 倍,還被全球最大投資機構高盛譽為「地球上最重要的股票」。
時代2024年百大AI影響力人物名單,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再度入選,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以及超微半導體(AMD)執行長蘇姿丰也首次上榜。
電信設備大廠諾基亞 (NOKIA) 正考慮出售其最大業務部門 - 行動網路部門,而且可能接手的企業就是韓國三星。
根據104人力銀行的資料,目前約有448筆工作能「周休三日」,但大多是由個別部門推行,資安公司戴夫寇爾(DEVCORE)卻早在2023年就全面實施。
輝達股價暴漲,讓其下員工也受惠成為百萬富翁,但公司高壓的工作環境和股票配發制度,也讓他們賺取的財富看得到吃不到。
通訊軟體Telegram創始人杜羅夫(Pavel Durov)上周六(24 日)在法國被捕,可能面臨宣揚恐怖主義、洗錢、販毒等指控。
技嘉科技集團於 21 日發布聲明,證實創辦人暨副董事長劉明雄先生於凌晨 2 時 30 分安詳辭世,享壽 64 歲。
任天堂社長表示,Nintendo Switch 2 將於 2025 年第一季發表。不過多家遊戲開發商表示,次世代主機不太可能趕在第一季上市。
路透社獨家報導,思科今年將進行第二輪裁員,受影響人數可能與思科 2 月裁減 4000 名員工相近或略高,最早可能週三公布第四季業績時宣布。
知情人士表示,趨勢科技正在與投資銀行家合作,以吸引包括私募股權公司在內的潛在買家的興趣,並且警告:「沒有任何交易是確定的。」
科技業不再是年輕世代的首選!為什麼?Z 世代愈來愈嚮往的產業、工作內容是什麼?穩定性高、富有社會價值都是誘因,醫療保健產業等正成為新寵。
AI Pin在4月發布後,負面聲浪一面倒。《The Verge》近期則指出,5 月至 8 月這段期間,Ai Pin 每日的退貨量都超過購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