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疫情影響,各種人事調動風起雲湧,瞬息萬變的網路產業更是首當其衝,看著各大夢幻企業重挫,我們更進一步的思考,到底什麼樣的人才,才足以倖存?
全球共享叫車平台 Uber(UBER-US)於周三(6 日)向美國證監會(SEC)提交文件,宣佈將裁員 3700 名員工,主要為支援及招聘部門,占目前
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周一(4 日)宣布,該公司的航空部門將再大砍 25% 的人力,約 1.3 萬人會在今年失去工作。
乘車巨頭Uber在疫情中大受衝擊,不僅宣佈子公司裁掉31%員工,也斷然結束在7個國家的外送服務。
滙豐銀行在2019年利潤大幅衰退33%後,宣佈一項新的重組計畫,將重心放在亞洲身上,預計將有3.5萬人在策略調整過程中被裁員。
德國奧迪(AUDI)在26日宣布將在德國進行人事精簡計畫,預計在2025年以前將裁撤近萬名員工,將近是奧迪在德國的一成人力!這麼做究竟為了什麼?
中國三星陷裁員風波!據傳將直接砍掉近三分之一的員工,以銷售、市場部門為主要開鍘對象!對此,三星電子有了最新回應......
匯豐傳出裁員消息,將大砍全球 10000 名員工!歐洲金融業怎麼了?削減成本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惠普(HP)昨天(3 日)宣布一項重大企業重組計畫,將在未來 3 年內裁撤 7000 至 9000 個工作崗位,如此大動作裁員,為的是什麼?
汽車製造商陸續迎來裁員潮!在去年通用汽車宣布關閉數家北美工廠,裁員 1 萬 4000 人之後,全球第二大車商福特汽車在今年 5 月底宣布,將於 8 月底前解雇 7000 名白領職員,占該企業員工總數的 10%,預計為公司省下 6 億美元。
企業常有這樣的員工:陪公司衝鋒陷陣、勞苦功高的重要幹部,隨著組織茁壯踏入穩定後,沒有與時俱進地跟著成長。即使他們工作能力和態度都還不錯,待在原本的位子上卻已不合時宜了,你會怎麼做?
不少公司都有個現象,老闆總是特別袒護、偏愛明星員工(大多是業務)。當這些人不守規矩時,上頭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希望各單位配合這群金雞母。
通用汽車本周宣布進行業務重組計畫,要在明年底前裁掉15%的白領員工,以及關閉全球7個生產基地,這波瘦身計畫預計將可以省下60億美元,並表示未來將更積極朝電動車、無人車的趨勢發展。
瑞典組合式家具龍頭宜家家居(IKEA)準備進行歷來最大規模的組織調整,削減數千個工作,因應快速變動的消費模式對全球實體零售造成的衝擊。
「那個小張叫他自己填離職單,讓他走吧!」老闆丟下一句話就離開了,留下頭上一堆問號的人資……相信很多人都碰過這種狀況,明明是公司要不適任的員工走,但不想用資遣方式(不一定是為了省資遣費),要如何能讓員工自己填離職單呢?
美國汽車製造商福特(Ford)宣布將在全球大規模裁員,涉及 7 萬多名員工,此舉是重組計畫的一部分,精簡管理層級,提升營運效率。福特員工總數大約為 20 萬人,裁員預期在 2019 年第二季完成。
本周HTC傳出裁員1500人的消息,受影響員工大部分來自台灣的製造部門,而今天的HTC已經不是本來的HTC,像是嘎然而止的一個世代。
「如果國岡倒閉了,我會和大家一起去乞討。」「企業家必須先想五年、十年後會發生的事,才能做出正確決策。」「雖然這樣比較花時間,但如果他給員工答案,員工就永遠只是追隨者。」
奇異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GE)在前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二十一年的帶領下,市值成長四千億美元,躍升全球最有價值企業之一,威爾許最知名的改革就是大幅裁員,曾在五年內裁了11萬名員工,裁員率高達40%!這位「奇異傳奇」曾說:「領導者最困難的決定,就是要員工走人。」究竟如何正確裁員,才能帶來最小傷害、最大效益?
台灣首家進駐百貨專櫃的寢具品牌法蝶,昨日員工收到通知,將於12月底結束營業。今年景氣壞到谷底,對於一般上班族,法蝶倒閉這個壞消息也是一個警訊,告訴我們:「沒有一家企業會養我們到退休。」
最近全球景氣不佳,台灣也身陷其中,出口總額連 10 個月下滑,內需也因為薪資成長停滯而不振,各行各業都面臨嚴峻的挑戰,這是所有經營者、專業經理人與基層職員都需面對的事實。 在這困難的經濟環境中,團隊
在任何組織中,我們幾乎都可以看到兩種人,一是人生一片光明的頂尖員工,不僅升遷在望、獎金在手,還能享受同儕與主管的掌聲;另一種是做事一直不及格的墊底員工,擔心自己隨時會被炒魷魚。 大部分的企業面對後者
###從企業內部「開源」,從高管身上「節流」 **成本最低的「找錢法」,就是從企業內部把錢找出來**。 第一步是把過去覺得沒那麼急迫,或擔心賣掉會造成損失而囤放的資產(如投資、存貨、閒
撰文 / 趙荻瑗 攝影 / 賀大新 (103年1月18日) 宏碁去年大虧205億元,創下該公司營運最差的紀錄,宏碁財務長何一華昨日在證交所舉行重大訊息說明會宣布,從一線主管從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