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商務溝通
feature picture
4

如何讓跨部門同事按時完成任務?資深 PM:除了會議上的溝通,還要做到 2 件事

採訪.撰文 吳俊毅
2023-04-18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致伸科技智慧介面裝置事業部擔任專案管理經理的黃俊雯坦言,雖然專案經理的工作就是透過不停的溝通,推動專案進行,但專案裡溝通被聽進去的部分可能只有 30% 甚至更少。

黃俊雯表示,設計生產電腦周邊、行動裝置零組件與車電產品的致伸科技,大多數專案都是透過 NUDD(new 、unique、different 、difficult,IT 界評估風險與管理的方法)評估過後,從各個部門挑選合適的成員。所以專案內的每位成員彼此不一定熟識,也會有第一次合作的情況,就像是第一次拼湊的齒輪,雖然經過詳細的挑選,但多半需要一點時間起步,「我的職責就像是潤滑劑,協助各個部門、同仁溝通。」

黃俊雯每年經手多個專案,規模與複雜程度不一,2021 年更以豐富專案經驗和精煉流程獲得評審青睞,拿到華人十大傑出專案經理人,他如何將跨部門同仁結合在一起,在緊湊的時間內完成專案?他坦言,直到工作了 8 年,才慢慢了解什麼叫做專案管理,以及如何才稱得上真正的溝通。

延伸閱讀:挺過金融風暴,營收翻 23 倍!董座「被逼出來的成長」如何帶領東台坐穩業界標竿?

執行專案最困難的部分是什麼?黃俊雯認為是共識,他坦言即使已經表明新專案將會為公司帶來豐沛的營收,但對專案成員來說並沒有實質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無法產生共識,沒有共識的話專案將成為多頭馬車,執行效率也可能受影響。黃俊雯以自身經驗為例,分享如何一步一步與成員達成共識。

溝通不只在專案會議上,私下「交朋友」也很重要

首先,黃俊雯認為,為了順利交流,要先跟成員「交朋友」,可謂之專案管理中最重要的能力。 他強調,交友力並不是指一起出去玩樂,而是讓溝通更順暢的基礎。

這代表除了專案會議上,也需要開啟私人的對話,像是一起去喝下午茶。因為專案成員來自不同部門、背景個性也不同,有些成員可能會議上安靜,私底下才願意放開心胸對話,才有辦法跟他們產生共識。黃俊雯半開玩笑表示,自己雖然不抽菸,但都是透過吸二手菸跟專案成員交流。

這些對話的目的是了解成員的需求,也就是可以利益共享的部分,有些成員希望獲得金錢,有些希望能夠做出績效表現,有些希望獲得成就,「尋求共有利益,成為溝通共識。」黃俊雯認為這得在了解每個人的需求後,才有辦法進一步推動專案。

連結績效、爭取獎金,讓團隊成員被看見

接下來,使專案成果連結績效與獎金。 與其告訴成員專案將為公司帶來多少營收,倒不如讓他們認知到專案成功,就會領到績效獎金,同時可以借部門主管的勢,讓成員知道我跟他的部門主管熟識,可以幫助他提升績效,讓成員知道承諾有所本。

有許多工程師不善於表達,都是默默開發,即使做了再多事也不會主動爭取,但就他的觀察來說,他們內心也一定想要被看見,自己所能幫助的就是推他們一把,將他們的績效與成績被所屬的部門主管看到。

延伸閱讀:主管要你調職位,該怎麼拒絕?微軟高管:辦公室裡的談判,部屬不必討好上司

黃俊雯表示執行當中,也要隨時保持資訊透明化,讓團隊跟部門都知道自己做到哪個階段,才知道共同前進的方向,各個部門才可以配合,從專案進行到情緒溝通都沒有死角。

黃俊雯自豪表示,合作過的成員都會想要再跟自己合作,他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樂於與成員共好,有成員喜歡被表揚,就安排他在主管面前受表揚,也有些不只績效獲得肯定,甚至獲得晉升。

尋求共有利益,成為溝通共識。

黃俊雯 profile

1982年生,台灣科技大學企管系畢業,曾任仁寶電腦、聯寶電腦、三諾電子專案經理。2019年加入致伸科技擔任專案管理經理。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商務溝通
feature picture
5

主管要你調職位,該怎麼拒絕?前微軟高管:辦公室裡的談判,部屬不必討好上司

採訪.撰文 盧廷羲
2023-04-17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曾經遇到一個主管,不斷抹黑我、汙衊我,逼我離開公司。」前微軟(Microsoft)資深產品行銷協理白慧蘭說,年輕的她個性積極、不怕衝突,一位主管當時受公司調查,想逼她走人藉此替自己背黑鍋,甚至還因此調動同事孤立她。

甚至,這位主管會提出不合理要求,像是主管的母親住院,嫌醫院的馬桶太髒,要求白慧蘭幫忙買馬桶坐墊。由於權勢不對等,她不曉得如何反抗,也不願投降,畢竟自己沒有做錯什麼。於是,白慧蘭開始研究,如何在辦公室談判。首先,做好分內工作,以就事論事的態度,向主管理性對談,使對方找不到攻擊點,「後來我在那家公司又多待了 12 年。」

白慧蘭創辦社群「工作生活家」,與工作者交流訊息,拆解工作與生活的核心價值,像是推出「職場溝通力培訓計畫」「企業如何看待人才」等講座,臉書(Facebook)有 5 萬人追蹤。

清楚自己的基本權益,作為談判的籌碼

白慧蘭說,辦公室裡的談判,部屬不必討好上司,應該意識到自己的基本權利,知道手上有什麼籌碼,「我們與主管是工作關係,不一定要是朋友關係。」

比方說,公司計畫裁員,人資表明「最好不要亂搞,你會失去回來上班的機會。」該員只好忍氣吞聲,自願離職,失去資遣費。

以資遣費為例,《勞基法》規定,如果雇主要資遣員工,工作每滿一年,應得給 0.5 個月的工資,按比例計算,最高可發 6 個月工資,「有了一些基準線,你會知道談判其實有一個區間,不可以低於某個標準。」

又好比,協商休假天數,知道基本規則後,也許會因為產業特性不同(外商、傳產),有不同的做法,像是外商公司可能會依國外的節慶來休假,這時候就可以從基準點出發,開始個案談判。

延伸閱讀:誰說基層員工不會管理?組織裡有 2 種人,其中一種沒有職銜也有影響力

不只從自己的需求出發,更要清楚對方想要什麼

她認為,談判不只是 2 個人坐在談判桌上,其實是管理一套流程,「談判的本質,就是希望某個人做某件事,或是不做某件事」。只要你有目標,再來思考該如何達成,例如靠自己與他人溝通,或是請其他同事協助,這都是談判的範疇。

白慧蘭指出,與管理者談判,關鍵點是知道對方想要什麼。她舉一個例子,為什麼想加薪很困難?這是因為,等到歲末年終,才在績效考核時表明希望加薪,但此時老闆心裡早就「決定好」薪資分配。

延伸閱讀:公私分明才算好主管嗎?勇敢說出心裡話後,部屬們給我的反饋……

更好的做法是,設定年度目標時,就順勢向主管討論加薪比例,「老闆交付我新任務,年度業績成長 10%,完成後,月薪是否也能調整5%?」這就是一個良性的談判機會。

相反地,如果只是從「我想加薪」為出發點,沒有意識到為什麼「主管不想讓我加薪」,就會使雙方形成對立,談判就會失焦。

白慧蘭再舉一例,有次公司拓展業務,主管希望她調到新部門,但她意願不高,該如何談判?她的回應是,感謝主管認可,但經過評估後,認為此職位與她的職涯規畫不符,因此婉拒。

同時,她理解主管的需求是「要找一個人坐這個位置」,因此白慧蘭也推薦其他適合的人選,提供給主管參考。最後,她也補充說明,如果這位同事去了新部門,仍有需要她協助時,她在工作有餘裕的情況下,也願意幫忙。

經過來回溝通,主管同意調動其他人到新部門,白慧蘭達成想要的目標(留在原職位),主管解決了新部門亟需人手的問題,形成雙贏結局,「當你清楚知道,自己與主管分別需要什麼,談判就會往正確方向發展。」

如果只從『我想』,沒有考慮對方『為什麼不想』,雙方形成對立,談判就會失焦。

白慧蘭 profile

職場社群「工作生活家」創辦人、前微軟資深產品行銷協理。擅長職場談判,著有《職場神獸養成記》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商務溝通
feature picture
1

誰說基層員工不會管理?組織裡有 2 種人,其中一種沒有職銜也有影響力

整理・撰文 高季芃
2023-04-13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上下管理,讓你更成功》中提到一個故事:重新定義絲線公司(Threads Redefined)的創辦人兼執行長柯蒂.桑琪絲(Codie Sanchez)的第一份財務相關工作是在一家全球大型企業裡,結束競爭激烈的訓練後,正當她考慮要投入交易、銷售或銀行相關業務時,她看到一個機會,於是主動向主管提議要增設一個職位,一方面可以累積她夢寐以求的國際職場經驗,另一方面也能幫助主管在他的上司面前有好表現。

後來主管接納建言增設這個職位,卻將職缺給了其他人。理由是,主管聽到其他同事說她是「會踩著別人的屍體往前衝」的人。她繃緊神經為工作賣命,卻忽略經營同事情誼,這使她的主管認為他不適任。

桑琪絲痛定思痛,開始積極參與團體活動,找到表現自己的方式,職涯也才愈來愈順遂。

延伸閱讀:談判能不能成功,「談判前」就決定了!5 步驟做好事前準備

需要資源或協助前,先做好價值交換的準備

當你有想要達成的目的,無論職涯晉升或開拓業務,並看到組織中有資源或其他條件可以協助你完成,便需要溝通協商的技巧來獲得助力。雖然桑琪絲的工作態度認真、提出的建議受到青睞,卻沒有完整考量主管的顧慮、缺乏團隊信任,因此沒有如願以償。

《向上管理.向下管理》中提到,組織當中除了職位權力,也就是依據頭銜而來的權力,還有「個人權力」,是指本身影響他人的能力,後者和同事間的信賴程度有關。

例如,當公司凍結人事,你並非公司高層、無職權可規避公司政策,但若曾經管理過小而精實的團隊,便有可能以公司的利益為前提,說服主管核准錄用新人,這就是個人權力發揮的作用。

你以過往實績為籌碼(bargaining chips,談判中用來交涉的有價值條件),在同理經營者的考量下提出要求,藉此達成自己或團隊的目的,也迎合了公司的利益。

史丹佛大學商學研究所研究組織行為學的教授法蘭西斯.福林(Francis Flynn)在2003年的研究中發現, 在組織中頻繁與人交換恩惠,與地位、生產力呈現正相關。證實愈是嫻熟溝通協商的技巧,愈有助於職涯發展。

然而,就像前述桑琪絲的例子,許多人寧願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不願意與他人溝通協商。原因可能有幾種:抱持本位主義,認為其他人的事與自己無關,或是覺得自己人微言輕,認定會有別人去做等等,種種原因使我們不敢、不願開口,無意間阻擋自身的職涯發展。

打破「人微言輕」的認知,透過協商交涉達到目的

管理大師拉姆.查藍(Ram Charan)提出「個人貢獻者」與「組織貢獻者」的概念(參見圖表)想要成就更多,首先要轉換思維,從做好自己分內事的個人貢獻者,向放大自身價值,更有影響力的組織貢獻者邁進。

若認為自己處於基層,就無法影響他人,容易自我設限。透過溝通了解其他人的需求、居中協商為他人解決問題,影響力會隨之而來。當你具備更多影響力,也愈能施展溝通協商的技能。

《杜拉克談高效能的五個習慣》中提到:「我們不能透過看一個人有沒有部屬,來判斷對方是不是管理者,只要是能對身邊同事的工作方向、工作內容、工作品質及工作方法等施加積極影響的人,哪怕是基層員工,也是管理者。」

延伸閱讀:不願示弱、被占便宜會讓你談判失利!協商時,心中有「輸贏」為何反而更容易輸?

尤其《高影響力習慣》提到,組織中的領導力是流動的,意思是我們有時要領導別人、有時會成為被人領導的跟隨者。為了掌握流動的領導力,更需具備溝通協商的能力,以便在不同情境中適時發揮一己之力。

最後,如果你做事勤奮也具備實力,卻常常擔心說錯話而延遲開口,或者認為自己不擅表達而放棄開口要求,明明覺得自己值得更好的待遇,卻持續隱忍,溝通問題最終可能會造成工作壓力、職涯瓶頸。透過學習組織中的溝通協商術,善待認真工作的自己!

062學會調動資源、連結他人,才能放大個人價值
經理人
063學會調動資源、連結他人,才能放大個人價值
經理人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商務溝通
feature picture
2

FBI 也愛用的談判技巧!用對「問句」開啟談判,更容易達成溝通目標

整理・撰文 林庭安
2023-04-20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美國作家拉爾夫.愛默生(Ralph Emerson)曾經想把一頭正在吃牧草的牛牽進穀倉,他跟兒子一人用力推、一人用力拉,但小牛拒絕前進,三方動彈不得。這時,有位婦女經過,把指頭放進小牛的嘴裡,一邊讓牠吸吮,一邊輕輕推牠,輕鬆將小牛帶進穀倉。

這故事背後闡述的道理,就如同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所說:「天底下能令人做事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讓他自己想要去做。」

這個簡單的概念人人都懂,實踐卻很困難。《工作上90%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指出,我們往往認為影響是要說服對方,或是告訴對方要做什麼,但這樣就等於把自己的世界觀加諸在他人身上,當對方跟你用不同的方式看世界,就會產生反彈,溝通、協商停滯不前。

延伸閱讀:誰說基層員工不會管理?組織裡有 2 種人,其中一種沒有職銜也有影響力

找出對方重視的東西,才知道用什麼換取你要的協助

想讓事情朝著你想要的方向,就必須用別人的角度看待事情。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有段時間旅客的行李不斷遺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時的總經理要求各分站經理飛到總部開會,而且設法讓每位經理的行李在運送過程中遺失。這個舉動,讓經理們得以從顧客角度理解問題的嚴重性。經過此事之後,美國航空的行李運送效率大幅提升。

當你想得到他人的協助,就必須給對方重視的,換取你需要的東西,這稱為「互惠定律」。當其中一方沒有感受到某種程度的好處,通常協商就會破局。

要如何找出對方重視的東西呢?在組織內,績效評量形塑了許多人的行為,有些你認為他行事難纏或消極的人,可能是因為他只做他職務範圍中,被視為良好表現的事。你必須了解其他人的評量標準,依此決定如何談判。

《與人同贏》提及,每個人的觀點和經歷都是迥異而複雜的,如果能鍛鍊自己找出別人觀點背後的邏輯,你的思考方式便可以得到擴展。

《沒權力也能有影響力》指出,當你聽懂對方的話時,會驚訝地發現,人們有多常公開表明他們的思考方式。比方說,他可能會用園藝、運動相關的比喻來描述人才,或是大量採用人性弱點的例子來描述成就,那你就可以得知,他或許對園藝、運動有研究,以及在面對人性時,可能抱持性惡論的態度。

延伸閱讀:公私分明才算好主管嗎?勇敢說出心裡話後,部屬們給我的反饋……

搞不懂對方的時候,不妨直接問「你需要什麼?」

愈了解一個人,你的力量就愈大。《FBI談判協商術》寫到,FBI在攻破嫌犯時,往往會利用對方的情緒,稱之為「戰術性同理心」,指的是,理解對方當下的心情與心態,才能知道之後可以採取什麼行動達成共識。

甚至,有時候你不得其門而入時,不妨直接問一句「你需要什麼?」

美國某電視台有個新節目剛開播,就收到地方電視台的告訴,原因是:兩者的節目名稱太相似,大電視台火速改了名稱,但對方還是不願撤訴。最後,大電視台的高階主管在調解時只問了一句:「你們需要什麼?」

這個問題讓對方愣了一下,但也開啟整場談判,「我們提告是因為擔心活不下去,因為你們的知名度太高。」得知他們是怕收視率被新節目擠下去,所以她提議:要不要在他們旗下的其他頻道打廣告?對大電視台來說,花不了什麼錢,但對地方製作團隊來說,可以得到原本付不起的曝光量。

《鏡與窗談判課》指出,當你知道對方潛藏的需求時,要談判就比較容易。當我們找出別人的需求時,這些需求就會幫我們產生更好的方案,去解決棘手的問題。

067打開天窗說亮話,令雙方建立連結、達成共識
經理人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商務溝通
feature picture
3

你是「合作心態」還「自我心態」?談判、溝通想取勝,要有的 7 個關鍵思維

整理・撰文 高季芃
2023-04-12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精進權力》中提到一項實驗,請人們估計要問多少人才會找到願意幫忙的人。例如找他人借手機打電話、填問卷或請人幫忙帶路,結果受試者估計的數量都是實際的 2 倍。研究者發現,請求者過度在意提出請求所需付出的成本,因為擔心被拒絕、被視為能力不足,往往會遲疑或放棄開口,在開始談判前,就讓心理負擔成為自己的阻礙。

如同《工作上90%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提到,將對方看作假想敵,產生「他一直不喜歡我」、「我認為他想把我調去其他部門」、「付出信任可能會被佔便宜」等想法,可能會限制自己在組織中的行事作為。

延伸閱讀:職場半數「情緒耗竭」來自同事!一套 4P 說服法,自然表現同理心、更能有效溝通

美國著名音樂達人阿曼達.帕爾默(Amanda Palmer)曾經為自己的專輯募集120萬美元,後來出版《請求的力量》(The Art of Asking)一書暢銷,內容寫道要打破「被拒絕很尷尬」、「求助等於示弱」、「自己不配幫助」的 3 大自我設限的認知。

然而,《領導不需要頭銜》提到,就像在路上開口和人要 50 元很難為情,但給別人 50 元的人卻認為自己做了一件有價值的事。換個角度思考,提出請求可以展現對方的價值,將來求助者也能藉此為彼此創造更大的價值。

善盡角色責任,自然得到權力、變得強大

書中提到,職業社交網站領英(LinkedIn)共同創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將員工視為合作夥伴,詢問員工如果 4 年後選擇離開公司,希望那時的自己是什麼樣子?藉此讓員工描繪 4 年間期望做出的成果,並表達公司會給予支持,最後共同簽署一份任期制的協議,和員工約定對彼此的期待與責任。

問自己,4 年後的自己完成哪些專案、具備哪些能力、會被什麼樣的公司看重、自己為公司創造了哪些價值?將主管視為助攻自己職涯發展的教練,透過合作可以為彼此創造價值。

全錄公司(Xerox)高階主管約翰.克倫德寧(John Clendenin)進入全錄公司要管理實習時的上司湯姆.甘寧(Tom Gunning),甘寧經驗豐富、在公司受到重視,克倫德寧主動表示,他需要甘寧的深厚人脈和業界資深人士的幫助,來使公司獲得成功,並表示他如果願意配合,他願意有效行使上司職權支持他,後來兩人成了合作無間的好夥伴。

正面看待對方的基本人性,尊重別人是代價最低的讓步

羞於開口的心態會造成談判的阻礙,然而推到光譜的另一個極端,如果認為對方都是「欠我的」,協商也沒辦法好好進行。《說服自己,就是最聰明的談判力》提到,尊重別人是代價最低的讓步,尊重對方,並不代表接受對方的請求,而是正面看待對方的基本人性,有意識的擁抱合作心態,時常能得到對方善意的回應,提高談判成功的機率。

延伸閱讀:跟主管報告,嘴笨的你怎麼說都不對?開口前做到這 3 招,讓老闆好好聽你說話

但如果對方表現敵意與排斥,我們往往會想要以牙還牙,前全美汽車工會代表丹尼士.威廉斯(Dennis Williams)卻選擇不那麼做:在某次勞資談判中,管理階層的代表滿懷敵意說道:「我們是因為法律要求才在這裡。我們根本不相信你們,也不喜歡你們所做的事。」威廉斯當時怒火中燒,卻克制住反擊的衝動,語氣溫和的回應:「我們在這裡,是為了看看我們是否能和你們繼續合作。」

這個舉動改變後來的談判走向,資方陣營不少人感謝他說了那番話,而這次談判也成為他60多年的談判經歷中,少數沒有經過激烈爭執,就成功達成協議的一次經驗。

071採取合作心態,助你發揮影響力
經理人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