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1

94% 行銷團隊已編列 AI 預算!使用情境 TOP5 有哪些?

撰文 尤韻蓉
2025-09-25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手滑」經驗:瀏覽 Facebook 或 Instagram,本來只是隨意看看,但看到了一則廣告,點過一次,之後滑手機就反覆出現它的廣告,雖然有點心動,但還不到要買的程度,你克制住了;然而,當你關注的網紅,寫了推薦文、拍攝實際使用的影片,還附上折扣碼,這時候你會告訴自己,我真的需要這個產品。

從沒有需求,到創造需求,這就是行銷的精髓。在《這就是行銷》裡,行銷大師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指出,行銷的行為早在《聖經》裡就出現了,蛇告訴夏娃吃了禁果就能跟上帝一樣辨善惡,因此夏娃吃下果子,這個行銷就成功了,「行銷不是找出聰明辦法處理你產品的藝術,而是創造真正顧客價值的藝術。」

延伸閱讀:做競品分析,別再辛苦爬文、看留言!用 AI 爬蟲,快速了解市場聲音

製造渴望、創造需求,再將產品推送到客戶眼前

《Martech 實戰聖經》寫到,網路還沒出現時,行銷人透過其他科技進入消費者的心,例如 1970 年代,透過印刷機將雜誌送到用戶手上,人們模仿起模特兒穿搭,買衣服、包包;再來是電視廣告出現在各個家庭,百吉冰棒、乖乖零食等受到歡迎,你說這是必需品嗎?到 1980 年電腦逐漸普及,行銷人可以用程式與軟體做數據分析,知道對哪些顧客要加強電話行銷,讓他們有機會買單。2000 年後電商興起、社群媒體爆發,在這些管道,行銷人投放廣告、做搜尋引擎最佳化(SEO),目標是出現在消費者的視線中。

為了讓客戶產生需求,在他們下單前,行銷人設計了層層關卡,例如透過焦點訪談,了解消費者洞察,也請市調公司做競品分析,打造出差異化的宣傳,還會用工具做 SEO,讓自己的產品頁面出現在搜尋結果,或是找網紅代言推薦,都是為了將產品或服務,推到客戶眼前,說服他們有需要。

現在,有了 AI,行銷人還有更多方法創造需求,包含模擬目標顧客對宣傳內容的反應,進一步產出更精準打中顧客的廣告內容,以及利用爬蟲工具抓出更多競品資料,請 AI 統整分析,凸顯更多品牌優勢,或是讓 AI 模擬消費者搜尋,抓到更符合自己的關鍵字。還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分析網紅留言,降低翻車可能,更快、更準確地勾起消費者的欲望。

不再只按規則做事,消費者行為預測更精準

整體來看,AI 對行銷有什麼幫助?91APP 副總經理李振瑋表示,最大的改變是效率化與自動化,像是協助創意發想、做行銷素材,或是透過與大型語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對話,給行銷人不同的思考角度,讓創意有機會提升成更具體的想法,精準打中顧客。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執行長陳思傑分享,過往給客戶創意提案,因為人力有限,可能要靠口頭說明,但現在可以用 AI 做出示意圖,讓客戶更好想像成果。

再來,AI 能讓行銷系統跳出基於規則(rule-based)的基礎。李振瑋表示,以廣告投放為例,早期是讓系統幫人把數據整理成報表,調整還是要由行銷人讀了報表後判斷。現在 AI 能做到推理跟發想,不只可以統整數據,還可以分析、預測,比如用哪些視覺素材,更有機會引起買家興趣,行銷人再判斷邏輯對不對。

除了廣告場景,SUPER 8 Studio 執行長陳子龍舉例,以前自動寄 email 的系統,同樣是基於預設規則,比如訂閱到期,就問用戶要不要續約,但是 AI 加入後,它可以分析客戶什麼時候收到信件比較滿意,再寄給他,更可能提升續約意願。

延伸閱讀:麥當勞為何要賣烤香蕉派、咖哩香腸?解密全球品牌的在地化成功關鍵

不只是增加效率,還要擴增智慧,讓策略變成果

現在,行銷人要怎麼把握科技,創造需求?提供一站式 AI 解決方案的艾思智創共同創辦人鄧耀中指出,行銷人的價值在於扮演營運到銷售間的橋梁,因此需要了解公司策略、營運方向,才知道怎麼正確地創造需求。

如一位行銷工作者,可能負責經營自媒體、廣告投放,這類工作 AI 現在也能做到,但他如果能理解公司現在、未來的生意模式,知道關鍵在於「訂閱續約率」,他會去觀察市場動態,運用 AI 分析競品等,找出提高訂閱率的行銷方式。

他舉例,他們推出 AI 工具 ADGo,曾請面試者判斷它產出的結果,問對方哪個結果適合客戶,並且要說明理由,發現有些人做了 10~20 年行銷人員,卻講不出來。這就是只埋首固定工作的情況,當新科技出來後,卻不知道怎麼利用它吸引客戶。

受眾總是會有需求,但考驗行銷人挖不挖得到,鄧耀中表示,AI 出現後,行銷人要期待的,應該不只是效率的提升,還有跟 AI 一起動腦,得到更能吸引客戶的方法,自己的價值才會提升。因此他認為 AI 在行銷世界的意思,應該要是「擴增靈感」(augmented inspiration),或是「擴增智慧」(augmented intelligence)。

要讓 AI 工具有效助攻,負責布爾喬亞公關顧問內部 AI 培訓、打造 AI 產品的新創產業領域負責人林晏賢提到幾個應避開的迷思,一個是不懂 AI 運作的底層邏輯,導致不會下指令、對產出的東西有錯誤期待,比如告訴它「幫我想出一個創意」,可是沒有提供足夠的資料,出來的結果就不會好。再來是會認為自己有經驗,想出來的內容比較好,因為跟 AI 溝通耗時,要來回好幾次才會得到答案,乾脆放棄,不過林晏賢表示,跟 AI 協作,不是要靠它直接解決問題,而是讓它成為助手,比如可以問它想法是否有盲點,或是透過提問,拓展出更多創意。

將來,AI 的功能會愈來愈完善,或者透過人類的調整,它給出的答案會愈來愈精準,它可以做的事情變多,比如透過串接工具的平台,可以把 AI 工具串起來,自動產出內容,那人類要做什麼?

成為最了解品牌的人,趨勢、洞察才能替成果加值

李振瑋指出,目前 AI 產出的內容還是會有幻覺,所以需要人協作,這也是人的價值所在,工作者需要思考自己了不了解 AI、會用到什麼程度。CloudAD 雲數位行銷暨數位轉型總經理張瑋倫表示,雖然 AI 可以做很多事,但它終究不是最了解品牌的人,單靠 AI 工具想引起顧客注意,沒那麼容易,行銷人才最懂品牌,以及市場趨勢,透過這樣的洞察再結合 AI,能讓顧客更心動。例如在 Threads 觀察到熱門議題,再請 AI 結合消費者喜好,生成吸引他們的宣傳內容。

045.jpgAI讓人又愛又恨?行銷人的使用排名
經理人
046.jpgAI助攻3階段,你在哪一層?
經理人
繼續閱讀 行銷 AI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2

做競品分析,別再辛苦爬文、看留言!用 AI 爬蟲,快速了解市場聲音

撰文 麻愷晅
2025-09-24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小明是一家燈具製造商的行銷人員,公司近期將推出支援語音控制的新產品,雖然市面上已經有類似產品,但他希望透過競品分析,從各大電商平台、論壇,搜尋同業的產品價格、網友評價等,了解市場現況,找到公司的競爭優勢。

延伸閱讀:年收1400億元、全球店王在台灣,分析Costco全球策略本地化心法

不用花 2 天讀年報,抓重點只需數分鐘

透過競品分析,企業能掌握市場,了解自身的優劣勢,再制定行銷策略。電通行銷傳播集團商業諮詢策略合夥人暨產品負責人彭譯蔚表示,過往行銷人員做競品分析,需要花許多時間消化資料,例如想了解競爭對手的策略布局,會閱讀對方年報,但一份年報多達 200 頁,而且通常要看 2~3 個品牌的年報,可能花 2 天才能讀完。

AI 的優點,在於它具備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的能力,能夠整理語句、文章的文意,所以行銷人員只要上傳年報檔案、下指令,就能從中提煉出關鍵資訊。彭譯蔚表示,資歷淺的行銷人員甚至可以詢問 AI,資深職員會怎麼解讀年報,再請它依循這些原則分析年報。如果擔心 AI 出錯,可以在一開始就限制它的檢索範圍,讓它只能根據已上傳的年報檔案作答。或是在 AI 回答後,進一步追問它生成的每個結果出自哪些資料。

除了獲取資訊,行銷人員也可以透過 AI 工具了解消費者對競品看法。AIM 智能應用學院執行長洪聖倫表示,企業分析自家產品的優劣時,通常較主觀,例如某款裝置可錄製 40 小時的影片,優於競品,但其實是因為對方的產品支援 4K 畫質,所以錄製時間短,而高畫質反而是消費者更重視的賣點。

用 AI 了解市場聲音,避免老王賣瓜

當企業想深入了解市場聲音,從社群媒體或論壇蒐集評論,逐一檢視貼文、留言,會遇到流程耗時,而且難以辨別意見好壞的情況。他表示,像是「吸塵器這麼厲害,不就好棒棒」這句話,究竟是在稱讚產品,還是帶有反諷意味,不容易判斷。

延伸閱讀:要找代工、開發失敗率高,零售業為何仍推自有品牌?

而 AI 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洪聖倫舉例,若一家企業計畫銷售行車紀錄器,選定資料來源後,就可以使用如 Thunderbit 的爬蟲(可自動化抓取網頁內容的程式)工具,將各個網站的資料抓下來。

取得資料後,將作者 ID、地理位置等無關緊要的資料移除,保留正文、留言,再交給 AI 分析。下指令時,輸入「從正文當中,提取消費者的正面情緒及負面情緒」,AI 就能分析出正、反意見各占的比例,掌握市場輿情。雖然借助 AI 之力,可以快速蒐集競品資料。但行銷人員還是需要了解產品,以及分析的目的,才能鎖定對的競品,並將資料轉化為有效的洞察。

049.jpg競品分析4步驟,快速將資料化繁為簡
經理人
繼續閱讀 行銷 銷售 AI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3

指令愈簡單,點子愈天馬行空?只要有人社群顧問的 AI 創意煉金術

撰文 尤韻蓉
2025-10-07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用 AI 幫忙生出創意,這已經不是新鮮事;真正的難題在於,這些點子如何變成有效的行銷方案?數位廣告代理商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從 2022 年開始把 AI 納入工作流程,他們的員工不到 20 人,客戶名單卻不乏大品牌:全家、IKEA、foodpanda、104 人力銀行、TOYOTA 等,更是廣告獎的常勝軍,拿下 2024 年度傑出社群行銷獎金獎、時報金手指獎。

AI 分析社群輿論,找出觸動人心行銷切角

對行銷人來說,第一步需要找出受眾的需求。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執行長陳思傑表示,過去要了解受眾需求,需要花錢做焦點訪談、市場調查;預算有限的品牌,或許是靠訪問身邊的人、拼湊零碎線索。現在,有了 AI,獲得受眾洞察變得更容易。

延伸閱讀:AI 生成內容遭批「低品質、不勞而獲」!品牌如何揭露 AI 使用程度,才不會引起反感?

舉例而言,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多數案子以社群行銷為核心,需要了解社群的熱門議題,在獲得洞察這段,他們先與提供爬蟲服務的公司合作,抓取社群上的輿論,再交由 AI 篩選與整理。陳思傑指出,當爬蟲工具找出大量資訊後,要請 AI 篩出什麼樣的資料,需要行銷人判斷,他們試過直接請 AI 分類,但出現很多不必要的資訊,不如明確鎖定一個方向或是給一個假設,讓 AI 驗證,是比較有效率的方法。

以幫 104 人力銀行製作行銷方案為例,爬蟲工具先爬出社群上跟求職有關的留言,再請 AI 依照「年輕人求職時有什麼焦慮」的方向,從龐大資料中找出符合的內容,原本散落在千萬筆留言的故事,就被提煉出來,比如求職者遇到歧視、或是面試被問怪問題等,過往不可能透過人工一筆筆蒐集的資料,現在得以被找到。

透過這樣的調查,他們發現,年輕求職者最焦慮的事是面試過程雙方並不平等,面試者感覺自己比起面試官處於弱勢,最後團隊想到的廣告方法是做出《年輕人給企業的 104 問》訪談年輕人,整理出要問企業的 104 個問題,吸引超過 500 位企業主回應問題。

指令不見得愈細愈好,簡單一句話激起無限想像

獲得洞察的下一步是創意發想,雖然大部分的專家都會說,給 AI 的指令要愈詳細愈好,才不容易產出幻覺;但是,在創意發想階段,卻要盡量簡單。

陳思傑分享,他們曾經給 AI 詳細的指令,試了一年發現給它的資料愈多,想出來的點子愈常見,因此後來改用簡單的指令,請它根據幾種常見的創意發想方式,讓點子濃縮成一句話,他們稱為「一句話創意」。

根據過去經驗,他們歸納出 8~10 種發想創意的型態,包含放大(東西變大,例如肯德基推出過 7 吋巨大蛋塔)、讓東西消失(原本有的東西消失,比如一場無人婚禮)等,並用 ChatGPT 建置了專屬的聊天機器人(GPTs,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s),根據這幾種方式產生點子。

比如輸入「一本科技雜誌」,就會生出「讓你看到未來科技還沒實現的空白」,他們可以再去延伸提案內容,比如可能是為商業雜誌做一個空白的封面,但是手機掃描後會出現內容。得到一句話的創意,比起一整段的描述,讓行銷人多了想像空間,再依據他們的經驗思考怎麼延伸出行銷方案。

延伸閱讀:94% 行銷團隊已編列 AI 預算!使用情境 TOP5 有哪些?

有了這個 GPT,他們幾乎每個案子的發想都與它一起激盪。例如某建設公司希望以「第三層皮膚」為概念,傳達房子是繼肌膚與衣服之後的另一層防護。他們透過 AI 討論,最後把廣告視覺設計成病例報告的形式,為外牆裂痕與縫隙做診斷。後來更找網紅拍攝短片,以皮膚科診斷為主題,患者描述自身問題,醫生卻發現牆上的裂痕,引發網友留言:「這麼硬的主題都能拍出來!」從洞察到創意,他們像化學家一樣,將原料調製成有趣的行銷方案,而 AI 就是加速反應的催化劑。

057.jpg加速完成基礎任務,靈感卡關時提供想法
經理人
繼續閱讀 行銷 AI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4

年產千支影片!錨點影音如何靠 AI 助攻,產量超越同業10倍?

撰文 麻愷晅
2025-10-03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以前產出一支影片,我們花 20% 的時間想腳本,80% 的時間處理疑難雜症。」錨點影音共同創辦人馮鈺媛說。

錨點影音的業務主要為影音行銷,自從影片產製流程整合 AI 後,2024 年產出的影片數量破千,遠高於一般製作公司每年產製約 100 支的數量。合作的品牌逾百家,涵蓋產業多元,葡萄王生技、工研院、上銀科技都曾與他們合作。

以往從腳本、拍攝到後期製作,問題非常繁瑣,像是拍攝時,如果冷氣有雜音,後期需要請調音師處理;交付成品後,還可能遇到客戶想改台詞、演員妝容的情況,這些事情都需要花時間、人力調整。當團隊把時間花在處理繁瑣事務上,便難以騰出時間,思考什麼樣的內容更讓觀眾喜愛。

2023 年他們開始嘗試使用 AI 工具,希望能減輕人力負擔,提升影音產製效率。

成立 AI Studio,研究可導入哪些工具

考量員工可能會排斥新工具,馮鈺媛和錨點影音共同創辦人馮鈺婷先讓部分員工熟悉 AI 工具,再帶動其他人學習。

首先,他們成立了 AI Studio,讓小組成員研究 AI 工具。產製影片的流程可分為前製、拍攝和後製期,每個階段都可以導入 AI。舉例來說,前製期可以用文字轉影像的工具繪製分鏡,讓客戶預見成品會長什麼樣子。拍攝期可以用 AI 模特兒,生成客戶想要的角色,後製期則有 AI 填充,可以彌補實體拍攝時,沒有拍到的場景。

馮鈺媛表示,2 年前的 AI 工具還不成熟,生成的內容不一定理想,員工可能很快就放棄。所以他們讓小組成員每周研究 10 個 AI 工具,每個月會舉辦工作坊,教大家如何使用。當有人帶頭示範,同事看到應用成效後,就會願意使用 AI 工具。

延伸閱讀:短影音新手實用指南:開場怎麼設計?要露臉嗎?前 3 秒為何超重要?

他們至今已研究上百個 AI 工具,還會進行評比。例如,後製需要幫影片配音,以前需要請真人配音,現在則可以用 AI 生成音訊。但工具不只一種,所以他們會分析每一款 AI 聲音庫的特色,了解哪些會說台語,哪些可以夾雜中英文。透過這樣的方式,就能知道每款工具的適用場景。

熟悉 AI 工具,最後也成為他們優勢。例如拍攝期會用到的圖片生成影音工具,模型十多種,有些擅長肢體動作、有些很會做 3D 動畫。馮鈺媛表示,客戶要自行研究每個工具,並取得每一個工具的商業授權,並不容易。因此,除了不具備影音製作能力的企業會請錨點影音製作影片,懂得用 AI 的公司也會尋求其技術支援。

過去需 3 個月製作的動畫,現在 3 周完成

有了 AI 之後,他們能實現原本因為預算高昂或執行困難,而被擱置的構想。馮鈺婷舉例,他們曾幫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製作一支募款影片,發現對方提供的角色適合以黏土動畫的形式呈現。而製作黏土動畫需要捏偶、逐格拍攝,過去要耗時 3 個月、30 萬元製作,但現在 AI 也能生成動畫,影片花 3 周、預算約 10 萬元就可以完成。

過去難以進行影音行銷的產業,像是工具機產業難以透過影片展示零組件。但錨點影音運用 AI,可 360 度展示工具機零組件。

延伸閱讀:短影音將成為下一個公版履歷?掌握 4 技巧,面試機率高 10%

他們將 AI 融入工作流程。現在如果冷氣有雜音、客戶對演員妝容不滿意,都可以用AI迅速解決,不用拍攝,就可以生成影片段落,省下許多時間,而他們幫客戶拍攝的影片,愈來愈多是結合 AI 製作而成,因此 AI 影音營收占比,一年內從 10% 提升至 25%。

069.jpg從腳本到後製,錨點影音如何用AI加速?
經理人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業務銷售
feature picture
5

當房仲有 AI 當銷售夥伴:文案力、視覺力、溝通力一次到位,成交率增加 30%

撰文 尤韻蓉
2025-09-30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你的角色是專業不動產銷售人員,透過語言與視覺的轉換,將不動產基本資料、特色,轉變為美編文案,並摘要出重點,每段重點要有一個標題與表情符號,內容以條列式呈現,以下為範例……。」

「好的,房地產文案如下:夢想生活亮點 1、尊榮地段+美術生活圈:位於美術館特區核心,鄰近高雄市立美術館、內惟埤文化園區。走出家門就是都市綠意與人文氣息的完美交融……。」透過指令,原本平淡無味的不動產資料轉成帶畫面感的條列式文案。

高雄住商不動產亞洲新灣區加盟店店長江炳賞每天的工作模式,除了和客戶對話,最常討論的對象就是 AI 工具如 ChatGPT、Gemini。當同業還在把房屋資料原封不動貼上網站,他已經能讓物件「自己開口說故事」,模擬裝潢後的樣子,2024 年找上他的客人成長 15~20%,成交率增加 30~40%。

將資料升級,圖文並茂呈現,讓買家對房子想像更具體

江炳賞表示,房仲的銷售工作比過去複雜,有了自媒體後,還要學習發貼文、短影音等曝光方式,考驗文筆、製作素材的能力。但這些痛點在 AI 工具出現後,有機會被解決。

例如,過往販售預售屋或是二手空屋,常會遇到照片不足的問題,多是拿施工中或是建商提供的照片使用,為了增加買家對房子的想像,江炳賞自學 3D 空間設計軟體,利用其中的 AI 功能,將平面圖轉換為立體圖,再套上裝潢模板,買家就能想像完工後的畫面。他曾經手一個高雄港旁的預售屋案,除了用空間設計軟體外,還先用空拍機去拍高雄港,如此一來,客戶不僅能想像房子的長相,還能模擬眺望高雄港的景觀,最後成功售出預售屋。

江炳賞說 AI 整理的能力很強,可以用來快速整理建案資料,例如透過 Gemini 的深度研究功能研究某一建案,它能統整出開發商介紹、建案特色與背景故事等,再利用一鍵生成一頁式網站的功能,整理成易讀的圖文頁面,對業主、客戶來說才有吸引力。

讓 ChatGPT 潤飾談判內容,體貼顧客心情提高成交率

在房屋買賣過程中還有許多「眉角」,例如講價、交屋等,需要房仲談判協調,講究房仲的表達能力,「客人在買、賣房子時,很注重 kimochi(心情)」,雙方談得很愉快,是事情能圓滿結束的關鍵,因此江炳賞也利用 ChatGPT 修飾自己的言詞。

比如曾有業主委託賣房,但在買方出價後卻遲遲沒有下文,希望能加速業主的回覆,但又不能讓對方感到被催促,因此就請 ChatGPT 協助,請他潤飾表達字詞及語氣。

原本的訊息如「一周沒有您的消息了,文件狀況如何?您的房子是否要賣?有什麼想法可以跟我們說……」,AI 修飾後,變成「這段時間沒有您的消息,很關心您那邊的情況。買方對您的房子非常有興趣,不過也多次向我們詢問您的進度。我們也擔心,對方若等太久會失去耐心,很希望為您把握這位誠意十足的買家……。」訊息中先關心對方,再策略性創造急迫感,讓對方感到壓力又不反感,順利讓買家回覆訊息。

從寫文案到溝通,全面結合 AI 工具,提升服務的價值,讓江炳賞做出比業界更好的成績。 (在 2025 年 9 月後,因為團隊策略調整,以及為了提供客戶更廣泛的聯賣通路,住商不動產亞洲新灣區加盟店將轉換成永慶不動產亞灣中華加盟店。)

071.jpg結合AI,加速客戶開發、提升物件銷售
經理人
繼續閱讀 行銷 銷售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