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ESG
feature picture
5

看似「浪費時間」的事,都成了新生意!專訪台達永續長談ESG

採訪‧撰文 周頌宜
2021-06-07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走進台達的台北內湖總部,外頭高溫近 35 度,大廳雖未開冷氣,體感仍非常舒適,循著樓梯往上進入辦公室,燈光一顆顆亮起,空調偵測空間人數、二氧化碳濃度,即時調整。

「建築能耗占全球能源的 1/3。」台達永續長暨發言人周志宏指出,台達總部 1999 年改建為綠建築後,減碳效益達到 51.75%,是台灣綠建築鑽石級認證 20% 的兩倍多。

延伸閱讀:ESG 是什麼?投資關鍵字 CSR、ESG、SDGs 一次讀懂

從自身做起永續行動,顯示這家電子巨頭面對 ESG(environment環境、social社會、governance公司治理),玩真的。

早在 2005 年,台達即成立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並發表第一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比起 2010 年台灣證券交易所與櫃買中心發布的《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指引》,早了整整 5 年。

十多年前,當外界還在質疑企業社會責任等於開空頭支票、永續發展與商業行為無法共生時,台達早已身體力行。攤開歷年財報,2020 年營收 2826.05 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相較 2005 年的 808.25 億元,成長近 350%,證明經營永續指標和企業成長可以相輔相成。

營運上的劣勢,就是ESG的切入點

台達成立不久,遇上 1973 年的石油危機,原油價格從一桶(約 159 公升)3 美元(約新台幣 84 元)漲到 12 美元(約新台幣 335 元),市場哀鴻遍野。創辦人鄭崇華體悟到能源總有稀缺的一天,「節能」至此成為台達的核心。

台達以電子零組件、電源供應器起家,早期電源供應器的原料為矽鋼片,不僅能量轉換效率差,又會發熱,一顆電源的轉換效能只有 50%,流失掉的電成為熱能,一單位的熱又必須用 3 單位的冷氣來降溫,電源效率差不打緊,還更耗能。

要節能,得從源頭下手。為了尋找替代原料、開發尖端技術,台達每年的研發經費占營收 8~9%,相當 200 多億元。轉換電源供應器的效能,逐年提升至現在 99.9%。2010~2019 年,台達協助全球客戶節電總量累積 314 億度,相當於 1.5 座核能發電廠一年的供電量。

周志宏坦言,「頭幾年做很痛苦,沒有 benchmark(基準),」只能採自由心證,進行生產線的碳盤查。直到 2015 年聯合國(UN)提出《永續發展目標》、2016 年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GRI,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推出準則,才有較明確的方法與架構。

台達ESG健檢報告書
經理人

借助評鑑觀察趨勢,拓展能源監控新生意

無論參考哪一種標準,周志宏認為,最重要是第一步的「盤點」。如果你沒有記帳的習慣,怎麼進一步理財?台達一一檢視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與本業之間的關聯性,考量資源分配、優劣勢,聚焦其中 7 項,再對應到 ESG 的 3 個構面。

延伸閱讀:靠善良獲利的時代來了!ESG 投資人必懂的國際3大指數一次解析

經歷幾十年的摸石子過河,理出一條路徑,他們先從集團內部做起。以節電來說,台達套用到工廠各角落,像是回收電力、雨水再利用等節能方案,2020 年減將近 1 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著自建、自發、自用太陽能,最後一計才是購買綠電。

有了「基準線」,下一步得知道自己的程度,再求進步。周志宏比喻,參加國際評比就像做健康檢查,報告書上的紅字就是首要改善之處。

以 DJSI 為例,評比項目多達 100 題,包含開放問答、數據佐證等,加上該年度的市場趨勢調整,填下來耗費至少一個月。

借助一連串的檢核,台達在調整產製流程中,看到更多前端需求,慢慢長出新布局。從關鍵零組件製造商,像是汽車、電腦等單一電源產品;進階為節能解決方案的提供者,包含電動車系統、大樓能源自動監控系統等等。甚至在 2017 年把自動化和基礎設施獨立為一事業群,2020 年營收已占整體 45%。

「ESG 現在已是台達人的 daily,也是我們的企業 DNA。」周志宏說,「你說做這些浪費時間?最後都成了我的生意。」

相關文章

數位轉型5堂課

商業 Business > ESG
feature picture
6

拒接特定客戶!玉山銀董事長談ESG:在身上加一道鎖,反而有新的商機

採訪‧撰文 吳美欣
2021-06-07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ESG(environment環境、social社會、governance公司治理)3 個面向中,社會責任因為可以處理的議題太多,經常被視為企業比較難著力的領域。一來需要對該議題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夠真正提供實質幫助,把企業資源做更好的運用,二來也要確定你投入的領域對企業有加分作用,協助才能持續。

而玉山銀行自 2020 年在道瓊永續指數(DJSI)中,在社會面向排名全球銀行第一,從 2007 年至 2021 年 5 月中,已經替偏鄉學校建造 160 所圖書館,期許孩童有良好的閱讀環境。

這項長達 13 年的計畫,從捐助學童營養午餐經費開始。據教育部統計,2005 年約有 5%學童無法負擔營養午餐費用。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表示,當時玉山看見這個困境,號召同仁幫助付不出營養午餐費的學童,因此認識許多偏鄉教師,訪談間得知學生不只缺乏午餐錢,也缺乏好的閱讀環境,加上後來政府宣布,營養午餐補助對象從低收入戶擴大至中低收入戶,決定改為協助學校打造更舒適的學習空間,讓更多孩子受惠。

從客戶刷卡消費中撥款,提供學校建圖書館經費

民間企業想要改建圖書館,經費來源是一大問題。黃男州分享,那時玉山恰好要推出世界卡、瞄準高消費潛力的客戶,於是有同仁發想,把公益包裝成給顧客的禮物,從客戶每筆消費提撥 3‰,投入成為建造圖書館的費用。每蓋完一所圖書館,世界卡客戶就會收到簡訊通知、啟用儀式也會邀請學校附近的 VIP 客戶參加。

將社會公益結合金融消費,不僅解決經費難題,也提升顧客對玉山的好感,讓世界卡市占率是玉山一般信用卡的兩倍。

黃男州表示, 想要做好企業社會責任,首先要思考企業核心能力在哪裡,找到關鍵元素,再選擇議題 ,才能有效利用資源,不同產業做出來的 ESG,成果都不盡相同。

以銀行業而言,企業授信是銀行放款金額最大的業務,由於扮演資金中介者的角色,正是最能運用資源的部分。 玉山 2019 年率先同業宣布,不論海內外分行,一律拒絕新承作燃煤火力電廠融資,既有案件到期也不再續約。

黃男州坦承,以獲利眼光來看,這就像「在自己身上加一道枷鎖」,但是放棄一些機會、堅守原則,反而創造另一條綠色金融的新路。拒絕燃煤電廠後,玉山改在美國、澳洲發展綠電融資案,台灣近兩年宣布要推動離岸風電、太陽能光電,許多來台投資的外國廠商,就看準玉山累積的名聲與經驗,主動找玉山當財務顧問。

玉山金控ESG健檢報告書
經理人

發一張卡碳排放約1公斤,購入等量綠電完成碳中和

除了董事會由上往下制定相關政策、玉山也會讓同仁思考如何把 ESG 元素融入各項業務中,在每年策略會議中,每個部門要報告未來 1~3 年 ESG 策略,透過由下往上推動,激發出更多元的構思。

延伸閱讀:ESG 是什麼?投資關鍵字 CSR、ESG、SDGs 一次讀懂

黃男州說,銀行業有實質產品的地方不多,發行數量最大的就是信用卡,2015 年信用卡單位就發想幫每張卡片檢測碳足跡,花了 1 年多時間調查,從申請信用卡、開卡、寄送、拿到手上使用到廢棄回收,最後測出一張信用卡碳足跡約 1 公斤。

玉山透過推廣電子帳單、辦新卡預設電子帳單,將整體減碳幅度達 18%,並進一步採購綠電。2019 年玉山全年約發行 200 萬張信用卡,排放 1763 公噸二氧化碳,透過等量購買彰濱風力發電的綠電,抵減當年度所有發行信用卡的碳排,完成碳中和。

「金融業要得到社會信賴才能夠逐漸成長,取之於社會,要回饋於社會,社會責任非常重要。」黃男州分享,玉山成立的願景,不只是創造經濟價值、也希望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正如它的名字,成為這片土地最美、最好的銀行。

繼續閱讀 金融業 ESG
相關文章

數位轉型5堂課

商業 Business > ESG
feature picture
1

廁所普及率低於 5 成!赴柬埔寨村落蓋廁所的總經理,顛覆我對企業經營的想像

整理‧撰文 周頌宜
2021-06-18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經理人月刊》最新 6 月號的特別企畫〈打造企業永續競爭力:一次搞懂 ESG〉,試圖解答一個疑問:在台灣面臨缺水、缺電、高溫、疫情的環境問題,企業如何將環境永續作為社會責任,甚至進一步變成創新和競爭力的來源?

身為專題企畫者,我之所以對這個題材充滿好奇,源自於加入經理人團隊前的經歷:在社會企業擔任志工計畫的 PM 和領隊。

我不是念建築,也不是社工相關科系,卻在某一段時間開起小型挖土機,在柬埔寨蓋廁所、飛去尼泊爾建教室、走進台東蓋房子。只是覺得這是對的事,就持續做了 7、8 年。

當時除了一般大眾志工團,我也帶過企業志工隊,一間公司分好幾梯次,花了一整個夏天,接力蓋完多戶柬埔寨村民的房子或廁所。現在想起來,這些企業也算是「超前部署」做 ESG。

延伸閱讀:ESG 是什麼?投資關鍵字 CSR、ESG、SDGs 一次讀懂

企業的社會責任從 CSR 講到 ESG,其實都是同樣的事,無非是要企業整合自家核心業務,兼顧社會議題,找出企業、環境、利害關係人三方都能永續發展的最佳途徑。

企業和個人相比,具備更大的能量,能將永續發展目標納入行銷或商業活動,無縫融入消費者的生活,而不只停留在國際或政府的倡議。就像我當初帶領的企業志工團,看著原本坐在辦公室、西裝筆挺的董事長或總經理,拿著鋤頭和鐵鎚揮汗工作,回到公司後,將環境共好的精神推廣給員工,甚至是消費者,影響力無遠弗屆。

後來我成為了記者,接觸到更多營運高層,發現愈來愈多企業重視 ESG,現在連投資市場熱門的幾支 ETF,如 00878、00692、00850 都強調永續投資,這是件好事。然而,各大企業、產業的「ESG 行動」宣言,有的宣稱自己珍惜水資源,收集一滴雨水可以反覆運用好多次;有的洋洋灑灑列出公司的公益活動,淨灘、撿垃圾、一日志工等等。這些,都算 ESG 嗎?

我暗自揣度,不少人以為永續行動、砸錢就行,成為這次尋覓採訪人選的挑戰。有人做真,也有人做假,或許,重點在於行動持續「多久」,是不是經得起市場、消費者、利害關係人的檢視。時間將證明一間公司只是跟風,還是用心投入。

比如玉山銀行,就用行動堅持了 13 年。

2007 年至今,玉山銀行在偏鄉蓋了 160 所圖書館,看似也是捐錢了事,但董事長黃男州告訴我,團隊可不是隨便蓋。他們會親自到現場與老師聊聊,理解學生的需求,這棟圖書館是給低年級,還是高年級學生?需要哪些類別的書籍?學校的地理環境有什麼特色?「有時學生也會來監工,看看我們是不是有認真蓋圖書館。」

玉山銀行還將客戶拉進來一起做 ESG,瞄準高消費潛力客戶的世界卡,每筆消費提撥 3%,作為建設圖書館的費用。當一座圖書館蓋好,VIP 客戶能親自參與啟用儀式,監督玉山銀行的 ESG 行動。

這次我還遇到了台達電子,他們自信的說「ESG 就是台達人的 DNA」。但每位領導者都懂,塑造企業文化很關鍵、卻也最難實踐。為什麼台達電子敢這麼說?我在採訪尾聲找到了答案。

永續長周志宏打開自家員工專用 App,讓我找找頁面上有什麼,出勤紀錄、防疫通知、線上打卡……但最重要的螢幕中央放的是「ESG 專區」。周志宏進一步解釋,上面包含年減碳排放、節電量、省水量等數值,也即時更新公司通過的國際檢驗,各單位可以隨時向客戶回報最新紀錄。

最令我驚訝的是,裡面還有「小辭典」解析碳中和、淨零、零碳等專有名詞意涵,這一年來國際間常提到的字詞,都能夠在上面找到答案。當一間公司真的想要推廣某件事,我想就會做到如此。

至於日月光投控的 ESG 行動,更像是危機管理的一環。日月光在一般民眾心中,浮現的第一個字眼通常是不環保,原因來自 2013 年 10 月,日月光 K7 廠爆發廢水污染高雄後勁溪事件。行政長汪渡村回憶,事件發生後,高層都在思考,如何扭轉不好的形象。營運長吳田玉對外鄭重宣布,「未來絕對不會再有一滴不合格的廢水排放到外面去,」日月光的 ESG 行動就此展開。

這 8 年,日月光陸續成立環保永續基金會、文教基金會、慈善基金會,分別以環境、少字化、老年化為主軸,完成大大小小的專案。上個月 17 日全台大停電,日月光協助製造智慧電網的高雄杉林國中,在電網供電的範圍內,一切正常,這是日月光將危機化為轉機的例證。

ESG 不好做,也確實有很多人想蹭熱度,然而,還是有企業堅持十幾年來,用心做好一件事;唯有真心重視,才會投注這麼多時間,做這些對公司營運來說,沒有立即效益的事。

相關文章

數位轉型5堂課

商業 Business > ESG
feature picture
2

ESG 是什麼?何謂 ESG?企業永續關鍵字 CSR、ESG、SDGs 一次學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2025-07-03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為什麼企業開始重視 ESG 永續發展?ESG 和近幾年提到的 CSR、SDGs 又有什麼關係?連金管會都要求實收資本額達 20 億元的上市櫃公司,必須編制和申報永續報告書,列出企業投入 ESG 的相關說明。

ESG 可說是近年資本市場的熱門話題,以 ETF 來說,包括「00692 富邦公司治理」「00850 元大台灣 ESG 永續」「00878 國泰永續高股息」,都是投資人比較的標的。根據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分析,2020 年 7 月甫發行的「00878 國泰永續高股息」,不到一年就躍升 20~29 歲股民持股庫存前 15 名,足見 ESG 受到的高度關注。

延伸閱讀:ESG 基金、概念股為何爆紅?企業永續經營被重視,投資商品激增的兩因素

ESG 是什麼?何謂 ESG?環境保護 Environment、社會責任 Social、公司治理 Governance

ESG 是什麼?環境保護 Environment、社會責任 Social、公司治理 Governance.jpg
ESG:環境保護 Environment、社會責任 Social、公司治理 Governance
製圖/周頌宜

ESG 是 3 個英文單字的縮寫,分別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於 2004 年首次提出 ESG 的概念,被視為評估一間企業經營的指標。

  • 環境保護(E,environment):溫室氣體排放、水及污水管理、生物多樣性等環境污染防治與控制。
  • 社會責任(S,social):客戶福利、勞工關係、多樣化與共融等受產業影響之利害關係人等面向。
  • 公司治理(G,governance):商業倫理、競爭行為、供應鏈管理等與公司穩定度及聲譽相關。
ESG 的具體項目,與企業實踐 ESG 需要的專業、能力與人才
ESG 的具體項目,與企業實踐 ESG 需要的專業、能力與人才

什麼是 CSR?和 ESG 有什麼不一樣?CSR 是廣泛概念,ESG 則是具體實踐永續的原則

另一個和 ESG 容易搞混的概念是 CSR,意思是企業社會責任(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根據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定義,這是一間企業貢獻經濟發展的同時,承諾遵守道德規範、改善員工及其家庭、當地整體社區、社會的生活品質。

CSR 的概念在 1999 年,由時任聯合國(UN,United Nations)祕書長科菲.安南(Kofi Anan)倡議,要求公司落實 CSR。2008 年金融風暴之後,再次推升企業社會責任的浪潮至今。

當時,CSR 提出一個廣泛的概念,ESG 則是提出如何實踐 CSR 的原則,從環境、社會、公司經營評估一家企業的永續(sustainability)發展指標。換句話說,你可以想成「永續經營」是企業應該追求的大方向,CSR 是永續經營的主要概念,ESG 則是其中一種衡量指標。

至於為什麼會有 ESG 的出現?你可以想像當不少企業主對外聲稱自己關懷環境、關注社會責任、遵守道德規範,卻沒有一個客觀的指標評估到底企業做到多少,只能任由企業主發布對自己有利、看似關懷環境等活動的新聞稿。

聯合國 2015 年「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

這和聯合國大會於 2015 年通過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同樣屬於可落實的具體方針。

企業該遵守 SDGs?還是 ESG 規範?SDGs 結合 ESG,企業才真正與環境共好

SDGs 的 17 項指標 / 目標。
SDGs 的 17 項指標 / 目標。

SDGs 的前身是聯合國為了協助發展緩慢的國家脫離貧窮,於 2000 年發表的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而後檢討千禧年發展目標,聯合國大會在 2015 年 9 月通過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goals),包括消除貧窮、消除飢餓、性別平等、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等,以及 169 項細項目標(targets),作為 2030 年前世界各國努力推動永續發展的方向。

ESG 為衡量一家企業經營的績效指標,也就是市場參照的投資標準;而 SDGs,則是列出更細節的準則,兩者密切結合時,將帶動企業高成長、創造更多社會福祉。

為什麼企業開始重視 ESG?觀察企業的營運績效,不只看財報!

聯合國(UN)早在 2005 年提出 ESG 的概念,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時,獲得關注。以美國市值前 3000 大的公司為例,ESG 評分愈高的公司,受金融危機波及程度愈低,原因在於企業長期投資社會資產,得到投資人的信任,帶動公司的績效維持在一定水準。

另一方面,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World Economic Forum)發表的《2020 全球風險報告》,環境風險已成為當前全球必須面對的難題,如果不正面回應,首當其衝的就是企業本身。這使得投資人、公民團體開始嚴格監督企業和政府,像是全球最大、掌管超過 1 兆美元(約新台幣 28 兆元)資產的挪威主權財富基金(GPFG,Government Pension Fund of Norway),就設立道德委員會,定時審核企業的 ESG 標準,只要不及格即列為投資黑名單。

過去,企業經營只需要重視財務數據,然而財報漂亮,如果背地裡卻收回扣、排放廢水,侵害消費者權益,使得公司名譽一落千丈,投資人失去信心。如今,重視 ESG 概念的企業,除了擁有透明的財報,也包含穩定、低風險的營運模式,長久的表現也會相對穩健。

免費加入經理人會員下載【圖解ESG 5大步驟】隨時檢視,立即一鍵登入>>

資料來源 / 《ESG12堂趨勢課》,經濟日報出版;《看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財團法人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SDGs:我們想要的未來》,幸福綠光出版。

本篇不提供合作夥伴轉載使用

繼續閱讀 ESG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3

為什麼ESG這麼紅?頂尖企業怎麼做ESG?領導者該有的商業與品牌策略

奧美觀點
奧美觀點
2021-05-31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這幾年 CSR、SDGs、ESG 等流行字眼,企業朗朗上口,標榜樂於實踐社會責任、符合永續發展目標,又謹守環保、社會與公司治理規範。在金融產業,ESG(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亦成為投資組合的重要標準,許多金融機構推出相關金融產品,希望吸引更多投資人。

我們的觀察,企業經營階層對於 ESG 的目標、規範、或行動,都有不同的解讀與實踐。但是從去年下半年至今,本國企業或外商公司已不約而同地將 ESG 做為企業經營最重要的關鍵字。

延伸閱讀:ESG 是什麼?投資關鍵字 CSR、ESG、SDGs 一次讀懂

Why – 為什麼ESG成為顯學?

1. 聯合國倡議,2015年通過SDGs做為發展指南

ESG 之所以成為顯學,一方面是聯合國持續倡議行動。早在 2004 年,聯合國就提出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建議以ESG作為評估企業經營的指標。隨後2015年聯合國通過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包括性別平等、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等,成為 2030 年前世界各國努力推動永續發展的方向。

2. 可口可樂、聯合利華、雀巢等企業實踐ESG,帶動產業鏈改變

許多重量級企業實踐行動,帶動了 ESG 風潮。2018 年聯合國與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新塑膠經濟全球承諾」(New Plastics Economy Global Commitment)即是典型的例子。全球 290 個品牌、回收業、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簽署這項承諾,希望於 2025 年全面使用 100% 可重複利用、可回收或可堆肥的塑膠包材,打造真正的塑膠循環經濟。響應企業包括可口可樂、聯合利華、萊雅、雀巢等重量級企業,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行動。

3. 多國政府簽署「巴黎氣候協定」,促使企業積極布局減碳

另外一個知名行動為 2015 年聯合國氣候峰會的「巴黎氣候協定」,超過百個國家同意在 2050 年前達到碳中和目標,也影響企業採取更積極的行動。微軟串連 NIKE、星巴克(Starbucks)、聯合利華(Unilever)、賓士(Mercedes-Benz)、達能(Danone)等領導者,成立「Transform To Net Zero」聯盟,致力於推動各個產業往淨零排放轉型。因此,速度快的企業選擇最快 2030 年,或最慢 2050 年達到淨零或是碳中和的目標。

延伸閱讀:CEO界的當紅話題!微軟、星巴克、Nike都喊要「淨零碳排放」,怎麼做?

4. 消費者傾向購買關注ESG的企業產品

當然,消費者期待企業參與自己所關心的社會議題,並且更願意購買這些企業的產品,也鼓勵企業邁向 ESG 之路。知名調研公司凱度的〈Purpose in Asia〉報告肯定了這項說法。調查顯示 95% 台灣消費者希望品牌參與自己所關心的議題;61% 台灣受訪者表示,更願意購買這些貼近自己觀點的品牌。

How – 從永續藍圖到具體行動的樂高集團

上述發展讓更多企業投入 ESG 行列,認真地視為商業策略的一部分,但這些想法不能光靠紙上談兵,必須有清楚的永續藍圖、付諸具體行動。

曾被美國企業聲譽研究院(Reputation Institute)評為全球最佳聲譽企業榜首的樂高集團(Lego),就證明了將 ESG 落實成具體的商業策略與行動,有助於建立品牌名聲,博得消費者好感。

樂高投入 ESG 的策略,著重在發展孩子的潛力、承諾永續環境,以及創造包容、安全與被激勵的工作場所,並為此承諾未來 3 年投資 4 億美金,每年協助 800 萬個孩子透過遊戲方式,發展終身技能並學習永續領域知識。同時,樂高也宣示做到 2025 年 100% 永續包材、2030 年產品 100% 永續塑膠,並擴大樂高回收與捐贈計畫等。

在永續藍圖之下,樂高具體行動包括採用可回收的紙包裝,目前已經請小朋友與家長測試 15 種不同新包材。樂高也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加入生物塑料原料聯盟,開發植物材料,例如甘蔗製成的環保塑料。另外,樂高在工廠運用太陽能面板,購買再生能源、安裝新的省電系統等,希望能早日達成碳中和的目標。

What – 說一個好的ESG故事

至於企業該如何和員工、利益關係人溝通 ESG 的相關行動?首先,動心起念很重要,不應該為溝通而溝通,而要從彰顯企業行動的透明度、強化員工的認同度,以及擴大消費者的參與度,三大角度出發,發展合適的溝通行動。

彰顯企業行動的透明度:對利益關係人系統性的溝通,包括願景、目標與行動

樂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全球官網中,樂高以永續能力為主題,說明在孩子、環境、人類(children、environment、people)三大領域的行動,並且以圖文並茂的資訊圖表,讓利益關係人清楚知道未來的發展藍圖。另外,針對永續材料、永續包材、減少浪費,以及碳排放的影響,樂高也運用淺顯易懂的影片與利益關係人溝通,協助了解公司過去的努力。

FINAL infographic_LEGO Group Sustainability 2022_F
樂高官方網站

強化員工的認同度:從內部溝通做起,讓員工相信並身體力行

作為 B 型企業、綠藤生機的創辦人與員工共同發展出使命宣言:「讓一個更真實、更健康的永續生活型態萌芽」。整家公司從產品研發、理念教育、組織營運等面向,都聚焦於創造更多永續選擇。

為了要讓員工感受到公司是玩真的,綠藤展開有系統的內部溝通。每周三早晨綠藤舉辦「Eco-Wednesday」,由具有企業永續管理師證照的同仁分享來自國內外的永續環保議題與行動,並促進同仁持續思考,在生活與工作空間中,可以如何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為了打造更有意識的管理辦公室能源,綠藤讓能源顧問公司為內部進行用電調查,並以工作坊,讓同仁們了解、發展具體落實於辦公室的節能行動。為了提升製造垃圾的責任心,綠藤設置一個專為「垃圾」秤重的體重計,透過每月的統計作為提醒,追縱與控制公司製造的垃圾量。

在教育溝通之餘,綠藤每年也邀請所有同仁一起撰寫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透過共同參與的過程,讓各部門員工檢視自己的永續承諾與努力,找出可以持續改善的方向。

擴大消費者的參與:運用創意的力量,讓ESG行動發揚光大

如何以更具創意的方式,吸引消費者一起投入 ESG 行動,不僅能實踐善意,更有助於創造生意。全球知名的美乃滋與醬料食品品牌好樂門(Hellmann’s)和螞蟻金服,都做了很好的示範。

1. Hellmann’s 動森小島:化虛擬捐贈為實際助人

Hellmann’s 長年致力於解決食物浪費,去年搭上《動物森友會》(以下簡稱動森)熱潮,在遊戲中打造了「Hellmann’s 小島」,以公益活動的形式,與年輕人溝通不要浪費食物。

許多動森玩家都知道,在遊戲中可以「炒作大頭菜」作為快速致富的方法。許多玩家會在周日以低價買入大頭菜,並在周一到周六高價賣出,倘若沒能售完,這些大頭菜就會在周六腐爛,變成一文不值。

Hellmann’s 抓到了遊戲特色,整個公益機制是在動森中打造小島,鼓勵玩家將來不及售出的大頭菜捐贈到島上,每捐一顆 Hellmann’s 就向加拿大食品救濟機構 Second Harvest 捐出一頓飯。

完成捐贈的玩家還可以自由環島並留下照片,Hellmann’s 除了精心建造的花園、村莊、餐廳等,廚房放滿了用來生產美乃滋的原料,如雞蛋、菜籽油等。更準備了食物節約妙招告示牌,趁機對年輕玩家做機會教育,共同響應減少食物浪費。

螞蟻森林:邀請參與者以低碳活動種出森林

螞蟻金服所開發的「螞蟻森林」則是巧妙地以遊戲化的方式,創造了一個全世界最大實踐綠色低碳的公益平台,總共吸引了 3 億多中國消費者,其中主要參與者就是千禧世代。

螞蟻森林會記錄用戶步行、使用共享交通工具、電子支付等,各種相對減少資源消耗的低碳活動數據,對應生成虛擬的能量灌溉手機中的樹苗。這些虛擬樹木一旦長成大樹,螞蟻金服所合作的公益組織就會在中國西部種下一顆真的樹木。

透過這個遊戲化的公益平台,螞蟻金服攜手參與者種下1300萬棵真樹,還有參與者專門前往內蒙古,就為了去親眼見證自己貢獻一份力的綠化成就!

總結:ESG不只是風潮,更該是新的商業策略

時至今日,對企業 CEO 而言,ESG 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或流行的風潮。ESG 必須成為企業的商業策略,協助組織與利益關係人共創價值,邁向永續的發展。ESG 也必須成為企業的品牌策略,讓更多利益關係人了解組織的善行每美意,進而鼓勵、帶動並影響更多的永續行動發芽茁壯。

(本文作者為台灣奧美董事總經理王馥蓓。)

作者簡歷|王馥蓓Fupei Wang

王馥蓓於台灣奧美服務 25 年,專長於企業品牌溝通、整合行銷傳播、企業社會責任、危機與議題管理等領域。在工作之餘,她投入公益團體與學校授課,希望分享自己生命經驗,幫助和影響身邊的人,讓社會更美好。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ESG
feature picture
4

曾停電1小時損失900萬!日月光行政長談ESG:水電看似枝微末節,其實是經營的大問題

採訪‧撰文 吳美欣
2021-06-07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永續部門,常常被講是花錢單位,永續包羅萬象,水、電啦,它是枝微末節,但它是枝微末節的大問題。」日月光投控行政長暨環保永續基金會執行長汪渡村表示。

2017 年 8 月 15 日,全台大停電,日月光高雄兩廠也停電 1 小時,損失 900 多萬元,自那時起日月光就開始發展智慧電網,一旦電網上電壓產生變化、無法維持穩定,智慧電網就會自動把電降壓至標準值,避免被停電。

今年,他們把智慧電網的技術移植到高雄市杉林國中,該國中因地點偏僻、台電供電狀況不穩定,日月光就協助在校園裡建置一套 24 小時不斷電、也不需要用到台電電力的系統。「做太陽能沒什麼,但是我們還幫它做智慧電網跟電池」,透過電池能儲存太陽能電力,再供應給學校,還可以用智慧電網省電。

延伸閱讀:裝了太陽能板,企業依舊會缺電?5 月無預警停電,凸顯「綠電」的兩難

今年 5 月 17 日,高雄興達電廠發生狀況,造成全台各地限電,衫林國中傳來感謝訊息,說停電時教室電燈只閃爍了一下,其餘一切正常,學校後半部如校舍沒有電網供電的地方就停電了。

曾因污染重創形象,痛定思痛設永續處

每一次的危機,都是轉機,日月光是這句話的驗證。用電危機催生了智慧電網,2013 年的廢水排放事件,更讓日月光下定決心推動 ESG(environment 環境、social 社會、governance 公司治理)。2013 年 10 月,日月光 K7 廠爆發廢水污染高雄後勁溪事件,引起輿論譁然,此後,提到日月光,許多人心中不免與污染產生聯想。然而截至 2020 年,日月光在半導體及半導體設備產業中,已經連續 5 年獲得道瓊永續指數(DJSI)產業領導者,日月光是如何走出環保谷底?

汪渡村回憶,事件發生後,高層都在思考,日月光如何在社會責任上,展現產業龍頭應有的作為。當時,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宣布,「未來絕對不會再有一滴不合格的廢水排放到外面去」;隔年,日月光成立「集團企業永續處」,之後由張虔生組成永續發展委員會,集合旗下 3 大子公司日月光、矽品、環旭等代表,討論當年度重要議題,通過後再交由永續處負責監督子公司的執行狀況,「像購買綠電的多寡、或者要省多少電、水,都是永續委員會決定,決定完後就 follow(遵循)到其他公司」,每個子公司也會設立永續委員會與投控的永續處窗口對接。

子公司間也會互相仿效,「矽品看見日月光在做中水回收系統(將處理過的污水回收再利用),它馬上說要做,這就是良性競爭」,汪渡村說。

早在永續委員會成立初期,日月光就擬定以環境、少子化與老年化為策略主軸,成立文教基金會、慈善基金會與環保永續基金會,每年約投下 1.2 億元經費,分別針對弱勢與幼兒、老年育樂、環境教育進行宣導與行動。對內,日月光在中壢廠與高雄廠蓋附設托兒所,滿足員工家庭照護需求;對外,除了提供資金,日月光也將最新技術運用至社會有需要的角落,高雄市杉林國中就是他們協助的對象之一。

日月光ESG健檢報告書
經理人

永續是一種無形價值,不能用賺多少錢衡量

日月光也 4 度在道瓊永續指數供應鏈管理項目中獲得最高分。他們一方面用訂單規範廠商,一方面提供贊助資金,讓廠商自由提案,有不錯的想法就由日月光出資共同做 ESG 專案。汪渡村分享,比起不符合 ESG 規範就抽單,日月光偏向「跳下來一起做」,創造自己的優質供應商。

汪渡村說,推動 ESG 時,一定會有很多聲音,最常見就是:做這麼多、股價有沒有上漲?投入這麼多做環保,績效怎麼算?他認為,投入 ESG 雖然花錢,但是企業除了有財務指標,也有非財務指標。以前曾有員工不敢說自己在日月光工作,現在卻被要求當家長會長、還有人問日月光有沒有工作機會,這就是企業價值。

繼續閱讀 ESG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