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席夢思最早將於明年 1 月申請破產保護。全球最大百年床墊品牌席夢思(Simmons)第 8 次申請破產,紅了一百多年的床墊品牌怎麼了?
裕隆執行長嚴陳莉蓮從先生嚴凱泰手中接棒 4 年,今年繳出首張成績單:納智捷首款電動車 n7 預售爆單,MG 也獲得市場青睞。她如何帶裕隆找回昔日榮光?
才弄丟好市多肥肉的國泰,如今拿下全家 2 成股權。金融集團巨頭跨足超商版圖、攜手超商二哥全家,會為電支市場、零售產業帶來哪些變數?
佐登妮絲歐風觀光城堡已突破 45 萬人次入園,總經理陳佳琦認為,位在嘉義的佐登妮絲城堡生技園區象徵佐登妮絲未來10年的轉型。
疫情間大熱的「外送業」正面臨嚴峻的轉換期。日本外送產業市占冠軍「出前館」財報顯示,一年虧損達到 364 億日幣。3 個新挑戰,正在席捲外送產業:
從關掉 1/3 店鋪,到成功收復店鋪數!日本 Krispy Kreme Doughnuts 甜甜圈怎麼做的?疫情後,餐飲品牌想恢復榮景,該怎麼做?
曾在疫情間打下好成績的熊媽媽買菜網,傳出將收攤,投下市場震撼彈!生鮮電商原先受到全聯、momo 等大型電商的青睞,之後將如何發展?
商業午餐正在消失?混合辦公成為新日常,在辦公區的餐廳可苦了。當初以辦公大樓的員工為主力客源,現在卻紛紛取消商務午餐,甚至直接關閉午餐時段⋯⋯
企業管理者必須定期檢視營運衝擊分析(BIA),並預備好營運持續計畫(BCP)與災難復原處理流程,確保意外發生當下,公司有即時應變的能力和資源。
馬斯克完成收購 Twitter 後,不僅將數十名特斯拉工程師拉到 Twitter 工作、自己每天工作至少 15、16 個小時,還付出了哪些代價?
Spotify近期公布了最新財報,其第三季月平均用戶數為4.56億人,超過分析師預測的4.507億人。然而,他們對下一季前景並不那麼樂觀。
Naver 正式成為僅次於三星、現代汽車的韓國第三大集團。而事實上這間公司,台灣人再熟悉不過了,因為幾乎人人都在使用的 LINE,就是他們的產品。
英國殼牌(Shell)的部分加油站現在能買到咖啡、小吃、牛奶,但卻買不到汽油!為何加油站不賣油?電動車興起、能源轉型,加油站也重新被定義...
你的公司,究竟需不需要「顧問」這個角色?當遇到管理難題時,引進外部專業意見有時很有幫助。局外人的角色可能帶來破壞,但提出的建議通常更客觀、具建設性。
國泰世華去年和今年都曾發生系統異常,遭金管會禁止增設ATM。普鴻資訊董事長林群國解釋,金融業系統多半由不同廠商產品組合而成,一旦出狀況,很難找出問題。
「我不是對自己的職涯特別規畫的人。」2018年在美國電信公司AT&T擔任副總裁的井琪,在美國已工作23年,預計再過幾年退休,從沒想過回到故鄉台灣。
Snap將裁員一千多人、股價暴跌 8 成,成為社群平台寒冬壓垮的第一根稻草!對所有以線上廣告作為主要業務的社交平台來說無疑是一項警訊。
公司轉型時的優先順序是:增加營收、設法刪減非薪資支出,以及讓員工相關利益發揮最大效益。如果走完上述三個步驟依然不夠,才可以考慮裁員。
小米第二季淨利大跌,對比去年同期只剩 1/3,小米到底怎麼了?外媒認為其難以「重振旗鼓」的依據究竟是什麼?
串流巨頭 Netflix 面臨訂戶流失、股價重挫的挑戰,為何仍能保持自信?共同創辦人兼共同執行長海斯汀認為,市場競爭一直都很激烈,致勝關鍵只有一個。
騰訊控股傳將減持人民幣1000億元股票投資(新台幣4400億元)投資!騰訊第2季出現上市以來營收首次下滑,這也讓外界對於中國網路業感到擔憂。
Netflix 推出含廣告訂閱方案、付費共享計畫,企圖打擊共享帳號,然而串流媒體平台的訂閱數下降,似乎是難以逆轉的趨勢。
世界前5大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的自動化生產機台內,都有「台灣精銳」的身影。20、30年前減速機由德日廠商壟斷。台灣精銳打破局勢,在用途最廣泛的「高精度行星式減速機」市占超過10%。
超過40年歷史的王朝酒店,耗資超過5億元,重新改裝內部空間、品牌更名,在後疫情時代,試圖重新找回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