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公司是工業史上的百年泰坦巨人,然而波音 737 MAX 卻接連發生兩場空難,曾經領導民航科技發展的偉大企業,為何成為無形的飛安殺手?
美國好市多以313億美元買下高雄大統集團手上的45%股權,從此台灣好市多成為正港的美商直營,也是唯一一家純外商量販店,這對台灣零售業版圖影響為何?
疫情期間,主打社交、團聚的餐廳也因減少內用而業績大受打擊,歡聚的氣氛雖無法外帶,但金色三麥轉而著重在提升外帶、外送的服務品質,開發線上服務來滿足客人。
開啟智慧型手機時代、曾紅極一時的頂尖手機「黑莓機」為何消失在市場、轉型也失敗?對比蘋果 iPhone 的成功,差異在哪裡?其實就是一個思考方式的不同!
今年才剛二度回鍋的星巴克執行長舒茲日前宣布即將交棒,企業面臨了什麼問題,舒茲又將推動什麼改變,外界都在持續關注。
Brand Finance公布2021年全球最強品牌,樂高打敗迪士尼拿下第七名,營收成長27%達553億克朗創歷史新高,老牌玩具龍頭歷久彌新關鍵為何?
HTC睽違一年多將推新機,支援元宇宙應用,股東會中也表示將積極投入元宇宙,分析師認為的確有先行者優勢,但市場不成熟,需要豐厚資源支撐,否則風險相當高。
公司深陷經營危機,老闆怎麼救?旺宏董事長吳敏求帶領團隊走出低谷,突破連年虧損困境的關鍵決策,不是先談營運策略的調整,而是先做好這 2 件事。
台大商學院陳忠仁教授指出,一般來說,董事長不兼任總經理或執行長可使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做好公司治理,讓經營回歸專業,也讓所有權人能善盡監督職責。
讀賣樂園 Goodjoba 園區讓遊客在手作過程中體驗各種職業,竟讓原先瀕臨倒閉的遊樂園起死回生?讀賣樂園董事長運用「共感」實現企業創新的故事。
後疫情時代,消費者擁抱「個性化」和「客製化」。餐飲業更不能忽視顧客的人性成分與打造差異化的顧客體驗,因為餐廳最大的資產就是「回頭客」!
併購乖乖、北基、高雄客運都在賠!一個滿手爛牌的地產公司,如何變身綠電急先鋒,結盟鴻海、讓全台2成電動車主變會員?
布局 5 年,把貨架減少、商品報廢四成!超商老四 OKmart 如何搶攻「用戶體驗」在疫情下逆勢成長 20%?
悟饕池上飯包執行長林峰從 1939 年的台東池上飯包的緣起,談到近年日本推出銀髮族便當,再從自家便當的眉角,聊到用智慧販賣機賣便當,演出台灣的便當史。
資安長 CISO 是什麼?跟資訊長 CIO 有何不同?新光三越、台泥、欣興電子為何都愈來愈看重這個新的「C字輩」職位
面對疫情衝擊,雄獅董事長王文傑啟動一連串的逆境重生術,從服務本業轉型成產品與體驗公司,創造多元生活的旅遊新常態。
力積電掛牌上市,首日大漲50%!「九命怪貓」是媒體給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的稱號,他自己的說法則是,「一個將軍帶著部隊,打到最後一個人,我就是那個人。」
美國的柯達和富士底片曾經爭奪世界攝影底片市場的龍頭寶座,面臨底片市場衰退,柯達最終破產,富士底片卻能繼續成長?
近幾年有個新品牌「桂丁雞」進入各種零售通路,價格不算特別高,但色澤新鮮賣相極好。這是凱馨二代鄧學凱返鄉接班後的心血結晶。
通用電氣2021年宣布旗下業務拆為三家上市公司,引發許多企業的注目。為何GE會殞落,甚至遭比爾蓋茲評為「業務管理失當的教科書」?帶你從企業發展史了解。
為什麼Netflix、Disney+能成功,台灣本土OTT卻很艱難?其實串流影音平台要能成功,真正的關鍵在於獨特的內容,以及持續吸引優質的內容創作者。
裕利醫藥針對AZ、莫德納與BNT疫苗,打造台灣唯一擁有3大溫層的冷鏈系統物流中心。截至11月中累積配送超過2500萬劑疫苗。
台達電自2012年鄭平接任執行長以來,市值從2100億元到7000億元,成長超過3倍,2021年初更一度達到8000億元。怎麼辦到的?
東森新媒體截至2021年11月,旗下有118間寵物店,已是全台最大的寵物連鎖事業主。從網路媒體跨足實體門店,為何東森新媒體能做出如此大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