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公司 NetCredit 研究超過 144 種常見副業的自由工作者報價,列出 2025 年最具潛力的 10 大高薪副業。
Z 世代開始學習如何在工作中「裝忙」,這樣的現象不只單純是年輕人的壞毛病,很可能代表著企業與員工間的溝通問題。
許多公司在導入 AI 過程中面臨挑戰,原因之一為員工的 AI 技能有待提升。而許多領導者未提供學習資源。BCG 發現僅 6% 的企業表已助員工提升技能
面對少子化帶來的缺工挑戰,高雄翰品從 2019 年開始,吸引更多二度就業及中壯齡族加入。目前 45 歲以上員工占比將近 5 成。
韓國 15 至 29 歲的非勞動人口首次突破 50 萬人,創下自 2003 年統計以的最高紀錄。為什麼這麼多韓國年輕人選擇不工作?
隨著企業永續資訊揭露需求提升,會計師不僅審計財務數據,還要查核碳排放。因此,事務所開始延攬環工、森林系等跨領域人才。
Indeed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數據,列出了 2025 年最值得從事的遠距工作。這些職位的薪資普遍高於全美平均。
104 人力銀行發現,有 50% 的企業尚未為屆齡退休員工設計相關留才制度。企業想要著手退休人員留才計畫的企業,可以怎麼做?
2024 年 14 家金控員工平均薪水全揭露,整體平均薪資為 159.1 萬元,較前一年增10.6%,元大金以年薪平均 202.2 萬元拿下金控第一。
根據《彭博社》報導,常被稱為 M7 的 7 間美國頂級商學院,近年畢業生就業情況普遍呈現下滑趨勢。為何頂尖 MBA 畢業生也找不到工作?
網家(PChome)董事名單又傳重大異動,且此次辭任董事成員為網家現任執行長張瑜珊、財務長周磊。
企業確實比較難去評估中壯齡者是否適任,主因是許多中壯齡求職者屬於「二度就業」,像是因照顧家庭而暫別職場,或退休後希望重返職場與社會保持連結。
德國汽車巨頭福斯宣布,計畫在 2025 年底前裁減其軟體子公司 Cariad 約 1600 名員工,約占該公司總員工人數的 30%。
企業最擔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優秀員工悄悄準備離職,導致人才流失,甚至影響業務運作。但事實上,員工在離職前,往往會無意間露出一些蛛絲馬跡。
日本汽車大廠日產汽車進行高層人事異動,社長內田誠將在 3 月底卸任、由商品企劃負責人 Ivan Espinosa 接任社長一職。
台灣彈性工作的主力已經不再是年輕學生,而是中高齡族群。如今打工族的主力已經轉變為 23-44 歲的青壯年(63.9%)與中高齡族群(28.9%)。
2025 年迄今美國科技職缺當中、將近四分之一需要具備 AI 技能。自 2022 年至 2024 年底,新 AI 相關職缺累計增加 68%。
104 人力銀行指出上半年市場持續缺工,企業願意提供具競爭力的薪資吸引新鮮人,其中電子資訊半導體、軟體網路、以及金融服務業提供新鮮人起薪 4 萬。
台灣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面對人口結構改變,未來企業找尋30歲以下年輕人才的時間,可能比訓練二度就業、培訓中壯齡者的時間更長。既然如此,何不打破用人成見,開闢45+人才新藍海?
根據 yes123 求職網最新調查,2025 年應屆畢業生及退伍新鮮人中,高達 95.6% 計畫「先就業」,為 6 年來新高。
根據 104 人力銀行數據,2024 年已有超過 3 萬名外籍人才在台求職,較 2023 年成長 4%,且台灣的外籍求職者主要來自東南亞地區。
近年來大家已經越來越熟悉遠距辦公,或是在家辦公(WFH)的工作模式,利用網路、數位工具就能在不同地點有效處理工作,受到許多工作者歡迎。
台灣連鎖餐飲品牌鼎泰豐遭澳洲聯邦法院重罰 8600 萬。鼎泰豐剝削員工薪資和偽造工資紀錄,共有 41 名員工受害,欺騙手法持續至少 7 年。
華爾街掀起裁員潮!最新消息指出,知名投行高盛準備進行一年一度的裁員計畫,裁員比例將在 3% 至 5%。另外,摩根大通已於 2 月裁撤近千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