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銷售教練、勵志作家及演說家 [吉格‧金克拉(Zig Ziglar)][1],於 2012 年 11 月 28 日逝世,享壽 86 歲。 這位知名的美國勵志大師,早年曾是出色的銷售專家,而後成
你是好主管嗎?你有一位好的頂頭上司嗎?真正優秀的主管,不僅僅是承擔責任,他們還為部屬打造良好的工作氣氛,讓團隊中的每個人保有自己的步調,最起碼,能以愉快的心情度過繁忙的一天。公司雜誌(Inc.)網站的
<span style="color: #0000ff;">許多公司面臨領導效能的問題關鍵在於,一位主管在運用法定職權、獎賞權以及威嚇權的同時,是否具備專家權與認同權。企業要提高領導效能,只要為部門選
在現實工作中,我們除了要處理部門內的事務外,也要處理跟其他單位間的合作議題,甚至很難避免會有臨時的需求要組成跨部門的專案團隊,所謂的跨部門團隊指的是在專案中可能會包含不同部門的成員,而這些成員由一個專
1970年代,李嘉誠有意以收購進行企業擴張,他屬意當時香港最大的上市公司「和記黃埔集團」。但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在那時的市值僅有6.93億港幣,與市值高達62億港幣的和記黃埔相比相差甚遠,想以小博大,簡
劉副總是國內一家食品大廠的部門主管,對一位廠長賞識有加,將他視為公司重點栽培人物,還曾向總經理提起,「王廠長雖然在公司的資歷不長,但是有很多創新想法與革新做法,很敢衝,也常讓部屬做一些決定,頗受部屬敬
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曾說:「我從來不生氣,除非生氣能讓我達到目的。」轉換怒氣損人傷己的特質,讓自己在溝通談判上不致於落入雙輸局面。
許多調查顯示,組織與個人、主管與個人間的信任面臨嚴重破裂。《管理大未來》作者哈默爾認為,這是因為個人與組織的利益,已漸行漸遠;員工不再相信擁有權力的組織,會為自己的利益而戰;而當權力集中時,個人的影響
英特爾前總裁安迪‧葛洛夫指出,主管真正的職責是「為部屬的工作增加價值」。主管必須想辦法改善部屬的工作習慣、方法,甚至調整工作內容,做更有效率的生產,提升團隊產出的質與量,才能成為一位稱職的主管。
撰文/盧懿娟 ##第1招:利用夥伴系統 有些員工對同事比對主管更有責任感,找出方法利用這股責任感。比方說,分派愛遲到者與另一位同事一項共同任務,而這項任務是每天早上的第一要務。如
整理‧撰文/盧懿娟 當經理人的工作量愈來愈大時,就有必要適時地授權,培養團隊成員的知識和技能,但是授權並不是把權力下放出去就責任而已。要做到真正有效的授權,必須掌握以下10項要訣:
對於年薪高如天價的職業明星球員而言,少拿一半簽約金或許稱不上多麼偉大的犧牲,但對於球隊而言,這個舉動卻影響深遠。 由於美國國家足球聯盟(NFL)對球隊的薪酬預算訂有上限,因此布萊迪少拿
明知道是非完成不可的任務,而且一旦完成,必定收穫豐富,但想到事情之繁雜、過程之艱辛,整個人就提不起動力,甚至興起「要是做垮了怎麼辦?」「一切真的會那麼順利嗎?」等不安,磨損行動的意志。
[youtube id=sZw8a8y85BU] Simon Sinek告訴我們具啟發性的領導力都以一個問「為什麼」的黃金圈開始。他的例子包括蘋果電腦、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和萊特兄弟,他們
經理人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早在1954年,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就提出了完整的答案。他認為,經理人的工作中包含5項基本任務,適用於每一位經理人,以及經理人所從事的每一件事
關於賈伯斯的評價很極端。有人批評他是個容易情緒化又難以相處的人,不過,二○一○年美國企業員工評論網站glassdoor.com公布的調查是,蘋果員工對賈伯斯的支持率是九八%,占美國IT產業第一位,全美
約翰‧昆西‧亞當斯總統(John Quincy Adams)曾以下列標準檢視領導者:「除非你的行為能夠激發追隨者擁有更多夢想,讓他們學習更多、做得更多,使他們成為更有用的人,否則你不配當個領導者。」
[youtube id=CTSO0SDtPaw] 探究個人工作動機的謎團,並由社會學的角度說明:傳統的奬勵並非如我們所想的奏效。從激勵科學道出發人深省的故事,更指向一條管理新出路。
明明對事不對人,為什麼好幾個員工憤而離職?熱血帶團隊,為什麼就是達不到高績效,只聽到抱怨聲四起?身為主管的你,面對無法達成目標的團隊、僵硬的職場關係,曾經深感挫敗嗎? 對此,國際教練協
[youtube id=L1-0TQZaswA] 有個簡單卻很有力量的模式來告訴我們具啟發性的領導力,都以一個問「為什麼」的黃金圈開始!Simon Sinek以蘋果電腦、馬丁路德金恩博
某家試行360度評量(或回饋)剛滿一年的公司,到了打績效考核的12月份,人力資源部門及高階管理階層面臨了「該如何處理這些360度評量成績」的難題:這項成績應該做什麼用途?如果要做為考核的一部分,那麼應
發展與培養具有未來潛力的領導人才,是現在多數企業老闆關心的議題,但我們如何辨識這些有潛力的人才?現在的績效表現是預測未來潛力的唯一指標嗎? ##無領導力,即無發展潛力 三國時代,劉備
最近在一次聚會中,有位中小企業老闆說了一個讓他引以為傲的管理故事:這位老闆有個親戚的兩個兒子,先後到他公司裡工作,哥哥擔任營業部門主管,弟弟則是製造部門的副主管。 去年年中,製造部主管遞出
> 我們授權到近乎棄權的地步 巴菲特如何有效領導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旗下77位執行長?答案是授權。 「在結識我們之前,他們就已經是企業管理上的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