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商Coupang持續加碼在台灣的投資,今日宣布啟用在台第二座物流中心,明年上半也有第三座開始營運的計畫。
策略管理就像旅程,制定路線只是起步,想要抵達目的地,除了訂定明確方向,更需要從組織結構、關鍵營運流程和人才資源 3 個面向進行校準。
特斯拉公布第三季財報,市值蒸發了 1890 億美元,馬斯克個人資產也減少了近 410 億美元,等同於直接蒸發一間鴻海的市值。為何發生這種事?
全台甜點產值約150億,全家20年前就有甜點產品,是唯一擁有自營產線的零售通路,後進者全聯則在短短6年賣出百億元甜點,看它們如何各自布局甜點市場版圖:
Meta 確定在 11 月推出「無廣告訂閱」的方案,只要月付 340 元,未來歐盟用戶將可以選擇沒有廣告的臉書、IG。
緯創宣布以 38.9 億元出售印度廠給塔塔電子,退出蘋果 iPhone 製造行業。近年來蘋果大力轉向印度製造,為何緯創仍要賣掉印度廠?
蘋果執行長庫克雖聲稱蘋果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開發生成式 AI 技術,但對業界突然的 AI 狂熱感到措手不及,從去年底就開始忙著彌補錯過的時間。
2019 年成立的睿生光電,主攻 X 光平板感測器元件,短短 4 年就交出亮眼成績,去年寫下營收 18.9 億元、每股盈餘 5.62 元的優異表現。
2023年3月,王道銀行在法說會上宣布:2022年獲利創歷史新高,稅後純益新台幣20億元,每股盈餘(EPS)1.80元,股東權益報酬率(ROE)13.59%,不論是淨利、EPS或ROE,都創歷史新高。
立訊擊敗鴻海、成為蘋果 Vision Pro 的唯一組裝廠,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如何從一個富士康女工人,成為郭台銘最大的挑戰者?
迪士尼(Disney)成立滿 100 周年,迪士尼深諳其組織文化,並且藉由現場體驗將其呈現出來,持續創造大人和小孩都為之瘋狂的夢幻帝國。
社群平台正處於群雄爭鬥的戰國時代,Instagram與短影音爭搶你的眼睛,推特被馬斯克收購後一團亂,現在殺出重圍的似乎是微軟的LinkedIn。
東京地鐵、Metro Properties、日本出版銷售和丹青社共同合作,在溜池山王站開設了第一間無人智慧化書店,有何新亮點?
為什麼賺錢的公司也會資金不足?甚至倒閉?從財務報表中的損益表看,明明是年年賺錢,為什麼公司銀行存款卻沒資金去支付薪水或其他費用?錢跑到哪裡去了?難道財務報表不實在?或者經營者掏空公司的資金?
登台不到兩年,新加坡連鎖咖啡閃電咖啡(FLASH COFFEE)驚傳結束營業!閃電咖啡稍早在官方粉專、IG 表示,3 月 31 日結束營業。
台灣醫美保養品龍頭達爾膚生技董事長吳奕叡,回顧20年前創業初衷:從小看到皮膚科名醫的父親吳英俊診所天天大排長龍,於是想要幫父親的忙,分攤重擔。
特斯拉(Tesla)在電動車領域稱霸的日子,過去了!中國電動汽車龍頭比亞迪(BYD),正威脅著特斯拉的領先地位。這3個成功關鍵,讓比亞迪快速崛起:
今年唐吉訶德在台灣開設第三家Don Don Donki分店;這次特別引進旗下迴轉壽司品牌鮮選壽司、販售和牛便當,但唐吉訶德在日本卻完全沒賣餐食。
飛花落院在2021年開幕,開幕一年後就入選2022年米其林指南推薦。執行長魏幸怡經營餐飲品牌20幾年從沒接觸精緻餐飲,如何從零開始打造飛花落院?
過去一個月,特斯拉北美充電標準(NACS)獲得包含福特、通用等大量車廠採用,一夕之間即將「一統江湖」,為什麼車廠加入這套NACS系統?
Gogoro 預告今年第四季將發佈全新機種,為優化服務量能,Gogoro 將持續擴充熱門站點的電池容量,並以每月平均新增 1.2 萬顆新電池速度前進。
鴻海在北美結交的電動車夥伴相繼聲請破產,為何鴻海在手機代工呼風喚雨,跨足電動車製造領域卻總是踢鐵板?
裕隆集團與 LINE 正式攜手合作,宣告 LINE TAXI 改名「LINE GO」,打造一站式整合交通移動服務,其中 3 大亮點服務值得關注。
裕隆城是新北市最大的購物商場,總營業面積3.3萬坪,集誠品生活新店、威秀影城、裕隆城自行招商的大型店舖於一體。嚴陳莉蓮對它有什麼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