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發 2 個月薪資!台積電往年徵才千人,今年加碼大招 3000 人拚 5、7奈米製程,為此宣布若符合條件將加發2個月薪資,這麼做無非是把目光瞄準半導體圈內老鳥。
正當全球半導體都面臨蕭條之際,台積電在最新公布的數字上依舊亮眼,包括 7 月合併營收來到今年次高,第二季現金股利也比第一季高、來到 2.5 元,並核准逾 2000 億元進行廠房建置等用途,主要歸功於 5G、AI 等產業對先進製程的需求強勁。
掌管台積電兆元資金流動的財務大掌櫃,9月1日就將換人,「黃仁昭」是法人圈必須馬上認識的一個名字,而他是何方人物,看看第一次媒體見面會現場直擊。
2019年主管機關首度公布上市櫃企業非主管職員工薪水行情,不意外的,半導體業薪資水準優於其他產業,聯發科基層員工年薪270萬元居冠,而鴻海與鴻準分居上市前三四名。
台積電的2月15日聲明中,把矛頭指向某化學原料供應商。卻也顯示台積電的供應鏈管理與進料檢驗上仍需加強。
我想由《孫子兵法》的角度,談談台積電如何訓練經理人。孫子強調,「將才」要有五個特質—「智、信、仁、勇、嚴 」,亦即「智謀兼備,信守承諾,仁愛部下,勇敢果斷,治軍嚴明」。我想以幾個小故事,來說明張董事長如何訓練經理人具備這五項特質。
2018 年 6 月 14 日,我應台積電美西辦公室之邀,在他們的年度訓練課程中演講。美西是公司最重要的業務單位,占公司營收的三分之二,因此我決定好好準備這場演講。剛好在十天前,也就是 6 月 5 日那天,公司創辦人張忠謀博士交棒正式退休,因此我決定以創辦人張董事長在退休前對高階主管的一場演講「台積電為何成功」,作為演講的起頭。
減少成本一定可以增加利潤?別讓損益表公式成為經營迷思!從財報看成功企業的賺錢邏輯
「我從 24 歲開始工作,到現在已經 63 年了。」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正式退休已經兩個禮拜,不過他可沒有閒著,仍舊穿梭於各大活動,今(20)日出席三三會分享過去 30 年經營台積電的心得,也分享他對於企業雙首長制度的想法。
「張忠謀董事長在接受財經專訪時講過一句話,我特別有感,那就是:『不太有人夠強來接替我』,我現在的問題也是一樣。許多老闆都正面臨著『接班困境』,不是他們不想交棒,而是交不了棒。」 「不是不想交棒,只是交不了棒......」A董嘆口氣,跟我說起導領者不可避免的接班難題,「張忠謀在接受財經專訪時講過一句話,我特有感:不太有人夠強來接替我。」但真的有領導者是不可被取代的?難道厲害老闆就這輩子不退休嗎?關於接班,其實應該這樣想...
擁有優秀的領導者,企業才有辦法走在正確的方向上,然而沒有任何一位經理人,有辦法永遠陪伴企業,因此找到適合的繼任者,就成為一項重大的考驗。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宣布明年6月退休,並且指定兩位繼承人,一位是董事長,另外一位是總裁,他們將來要採用「雙首長平行領導」。這個名詞在管理教科書中找不到,究竟什麼是雙首長平行領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今日宣布,將於2018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後退休,未來台積電將採取雙首長平行領導制度,由劉德音擔任董事長,魏哲家擔任總裁。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今天宣布,明年六月他將正式退休,不再下屆續任董事,也不再參與台積電的經營管理工作。
一位在台積電工作十多年的研發小主管,先前帶領一個小團隊做先進製程。他認為,台積電勝出的關鍵,不在於「夜鷹計畫」,而是文化。以下即為他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