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中的主導公司通常能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和市場占有率,更能引領產業發展,取得長期競爭優勢。想成為主導公司並不容易,它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和條件。
路易莎在 2022 年打下營收 21.7 億元新台幣成績,2023 年要如何持續成長?黃銘賢:展店方向、商品、數位會員都有新計劃即將展開!
公平會同意統一買下台灣家樂福。近年國際上也出現不少零售商併購實體通路的新聞,背後都有著類似考量。而這些,其實不是巧合:
豐田汽車正面臨 1937 年生產第一輛汽車以來的最大變革,創辦人之孫豐田章男在職掌超過 13 年後決定放手,讓年輕一代闖蕩「百年一遇」的變革時代。
研究指出,善用「策略性沉默」的員工,可能會讓主管更重視他們的發言。學者發現,活用策略性沉默的員工,會以 3 個因素決定什麼時候、如何發表意見:
路易莎咖啡 4 年前就以驚人的展店速度跨足泰國,而這個出海計畫背後,其實是董事長黃銘賢受到 UNIQLO、ZARA 進軍台灣所啟發。
速食龍頭麥當勞日前公布2023Q1財報,營收、每股盈餘都超預期。然而,儘管商品價格調漲,為什麼麥當勞客流量已經連續第三季上升,顧客來店數量不減反增?
儘管特斯拉已連 6 度降價,馬斯克卻老神在在;通用踢走市占 98% 的蘋果系統,背後原因其實是同一個!電動車大戰的下一個戰場在哪?
亞馬遜(Amazon)的基本經營理念:貫徹「顧客中心主義」。徹底到甚至 CEO 貝佐斯的電郵地址都是公開的,顯示亞馬遜對於傾聽顧客聲音的重視。
我們習慣在電商平台購物時,參考商品頁面上的買家評價,尤其會注意負評。但你知道亞馬遜第一個開始採用時甚至遭到廠商質疑嗎?其實,完整刊登顧客評價的好處是⋯
作為主管,你是專注於貢獻特定知識/技術,還是能對公司營運貢獻影響力的那種?從專業職升上主管,想培養營運思維、增加在組織的影響力,你能做的 4 個練習:
阜爾運通超越嘟嘟房,成為全台停車管理龍頭,2022 年營收突破 30 億元創歷史新高、股價更躋身「百元俱樂部」,究竟它是如何辦到的?
台劇《模仿犯》上架Netflix5天就躋升全球排行榜前10,創台劇空前紀錄。該劇製作人、王牌搭檔湯昇榮與曾瀚賢,則將此番成績歸功於10年積累。
星巴克在越南咖啡市場耕耘 10 年,卻僅開出不到百家的分店成績,這間世界上最成功的跨國連鎖咖啡品牌踢到了什麼鐵板,遲遲無法拿下 300 億咖啡商機?
大家或許認為,品牌聯名就是星宇餐飲受歡迎的關鍵,然而,促成品牌合作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下透過多方面解析,看見成功背後付出的所有努力。
經營戰略上,選擇退出市場,對企業來說不一定是壞事。用人策略上,人才的學歷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條件。從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的經營哲學,能學到的 2 個啟示:
迪士尼將裁去整個「元宇宙」部門,這家擁有眾多經典IP的公司,曾經想用區塊鏈技術,重新定義說故事的方式,如今決定另謀他路,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財星》雜誌挑選出美國前幾大公司,如西南航空、瑞安航空、Honeywell、西維斯健康公司等 CEO 的危機時刻經營法則,供企業參考,撐過經濟衰退期。
中小企業經營一段時間後,往往會碰到成長天花板。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是否能找到自己的策略定位,建構競爭優勢、突破瓶頸,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
削價競爭、燒錢投資都是企業常見的競爭手法,消費者看似是最大受益者,然而長期來看,價格戰不但對產業發展不利,消費者也會買不到好品質,最終釀成雙輸的局面。
DC和漫威是美國漫畫出版兩大龍頭。然而過去十年,「DC擴展宇宙」系列電影票房一路遭到漫威輾壓,DC要如何重整宇宙,成功逆轉頹勢?
浪漫速成班、黑暗榮耀、初戀幕後推手都是她!網飛亞太區內容副總裁金珉煐表示,只有當越懂各市場的在地觀眾口味,打擊越來越精準,才能打造各市場的爆款劇。
英商怡和餐飲集團接手前,台灣肯德基慘賠數年,2017年謝宜芳接任台灣肯德基總經理,從一場暴雨得到啟發,從AI和科技著手擬定轉型策略。
蘋果(Apple)正持續將其供應鏈的製造比重從中國遷出,轉往印度!近期蘋果也開始在印度生產AirPods,展現其實踐印度製造戰略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