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主管,你是專注於貢獻特定知識/技術,還是能對公司營運貢獻影響力的那種?從專業職升上主管,想培養營運思維、增加在組織的影響力,你能做的 4 個練習:
阜爾運通超越嘟嘟房,成為全台停車管理龍頭,2022 年營收突破 30 億元創歷史新高、股價更躋身「百元俱樂部」,究竟它是如何辦到的?
台劇《模仿犯》上架Netflix5天就躋升全球排行榜前10,創台劇空前紀錄。該劇製作人、王牌搭檔湯昇榮與曾瀚賢,則將此番成績歸功於10年積累。
星巴克在越南咖啡市場耕耘 10 年,卻僅開出不到百家的分店成績,這間世界上最成功的跨國連鎖咖啡品牌踢到了什麼鐵板,遲遲無法拿下 300 億咖啡商機?
大家或許認為,品牌聯名就是星宇餐飲受歡迎的關鍵,然而,促成品牌合作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下透過多方面解析,看見成功背後付出的所有努力。
經營戰略上,選擇退出市場,對企業來說不一定是壞事。用人策略上,人才的學歷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條件。從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的經營哲學,能學到的 2 個啟示:
迪士尼將裁去整個「元宇宙」部門,這家擁有眾多經典IP的公司,曾經想用區塊鏈技術,重新定義說故事的方式,如今決定另謀他路,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財星》雜誌挑選出美國前幾大公司,如西南航空、瑞安航空、Honeywell、西維斯健康公司等 CEO 的危機時刻經營法則,供企業參考,撐過經濟衰退期。
中小企業經營一段時間後,往往會碰到成長天花板。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是否能找到自己的策略定位,建構競爭優勢、突破瓶頸,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
削價競爭、燒錢投資都是企業常見的競爭手法,消費者看似是最大受益者,然而長期來看,價格戰不但對產業發展不利,消費者也會買不到好品質,最終釀成雙輸的局面。
DC和漫威是美國漫畫出版兩大龍頭。然而過去十年,「DC擴展宇宙」系列電影票房一路遭到漫威輾壓,DC要如何重整宇宙,成功逆轉頹勢?
浪漫速成班、黑暗榮耀、初戀幕後推手都是她!網飛亞太區內容副總裁金珉煐表示,只有當越懂各市場的在地觀眾口味,打擊越來越精準,才能打造各市場的爆款劇。
英商怡和餐飲集團接手前,台灣肯德基慘賠數年,2017年謝宜芳接任台灣肯德基總經理,從一場暴雨得到啟發,從AI和科技著手擬定轉型策略。
蘋果(Apple)正持續將其供應鏈的製造比重從中國遷出,轉往印度!近期蘋果也開始在印度生產AirPods,展現其實踐印度製造戰略的決心。
把品牌經營得很好,卻被原廠收回代理權,這是欣臨企業在2009年遭遇的困境。明明幫原廠做到5年內業績成長3倍,生意還是掉了,公司超過5成的營收直接蒸發。
麥肯錫研究 300 個開發新事業的公司發現,從設下願景、建立營運系統到穩定支持和永續經營,CEO 在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有 5 件事更是優先要務。
麥當勞職員們提出的「單調指數」讓麥當勞找到了成功的展店方程式!餐飲業界冷落的地區以及高速公路或購物中心錯過的地區等,愈無聊的地方,愈可能成功?
巴菲特雖然獲得「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人」的美譽,但買下波克夏,其實是他投資生涯的一次失策。為何股神說應該要買下「火腿三明治也能當老闆」的公司?
東森集團砸上億打造的「東森廣場」正式開幕,整合了東森寵物、慈愛動物醫院事業,同時也與全家合作,打造超大型複合店。背後策略是什麼?董事長王令麟表示:
才弄丟好市多肥肉的國泰,如今拿下全家 2 成股權。金融集團巨頭跨足超商版圖、攜手超商二哥全家,會為電支市場、零售產業帶來哪些變數?
巨大近期傳出向供應商展延票期,財報顯示目前捷安特的庫存嚴重暴增,企業對市場的需求預測失準,導致庫存暴增,背後的現象可以用「長鞭效應」來解釋。
過去 CEO 的目標就是率領公司持續成長,並設定公司的願景和戰略,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遷等因素影響下,CEO 的任務已經改變。
肯德基的傳奇CEO約翰.布朗去世,終年88歲。哈佛商學院曾將他評為20世紀美國頂尖商業領袖之一,與華特.迪士尼、比爾.蓋茲比肩!布朗到底有何本事?
韓國女團 Blackpink 來台演唱會門票4.5萬張秒殺!從韓國行銷到歐美、東南亞,紅遍全球並非偶然,背後有兩個關鍵的策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