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員工更大的自由裁量權,在特殊情況下能像個人一樣當家作主, 是激發員工積極做事,提升績效最重要的手段,也是一流公司的象徵。
很多人夢想創業,不過創業第一步就要面臨的問題是:我該選什麼公司?常見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差別在哪?
在全台缺工的時代下,IKEA藉由建立清楚的員工價值主張、重視員工心聲、對主管有高要求,再加上對外宣傳,獲得Yourator2023年雇主品牌大賞金獎。
九年級生正在「消滅」中階主管!不幸的是,七、八年級生所處的「千禧世代」可能是最倒楣的,可能會受到最大影響。為什麼?中階管理職的處境可說是「四面楚歌」:
面對組織調整與變革時,人資部門往往扮演策略執行及組織協調的角色。但實際上,未必都能得到高層的信任與認同,原因並非專業不足,而是欠缺了這些能力……
創立超過一甲子的南寶樹脂,雖不像新興科技業般受矚目,但它以極具競爭力的薪酬、尊重人才的營運理念和寬廣的職涯發展平台,成為傳統產業中的卓越雇主品牌。
職場上,「有話」能直說嗎?對上,端看長官是否有大氣度;對下,要留意是否傷了部屬的心,最好搭配適度的安撫。另外,沒有100%把握的事,還不如「有話不說」。
B型企業綠藤生機遭離職員工舉報包括姑息性騷擾、侵犯隱私、創辦人情緒管理問題,綠藤生機董事長兼執行長鄭涵睿已請辭下台。究竟什麼是B型企業?如何獲得認證?
近年許多產業面臨缺工潮,餐飲業首當其衝。麥當勞除了調整薪資福利、擴大聘用中高齡員工,打造更好的職場環境。2023年更獲得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的肯定。
在巨思文化《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擔任「實習成長暨 AI 應用編輯」能學到什麼?有什麼體驗?臺灣大學心理學系于瑄接受專訪,說出實習工作的日常體驗與學習:
2024 年《經理人月刊》對外開放了 Podcast 與 Instagram 經營的實習職缺,希望有更多對行銷與商業議題感興趣的夥伴加入。
說到媒體組織的工作,記者與編輯應是大家最直覺想到的職務,但是在媒體中也有「企劃」,致力於做各種不同的活動、專案發想。從巨思文化看一流企劃該具備的能力:
組織公開透明化是當今管理的顯學,然而勤業眾信發布報告認為,如果在公開時沒有做好溝通協調,反而會破壞員工和組織的信任。
Google 25 日宣布,在新北市板橋啟用硬體研發辦公大樓,為AI與硬體研發注入更多動能。這座大樓也是Google在台灣的第二座硬體研發據點。
《2023多元共融白皮書》提到,高達97%員工認為企業是否重視DEI是他們留任或加入該企業的關鍵因素。為什麼DEI日漸重要?企業該怎麼做到DEI?
巨思文化作為多元媒體集團,如今迎來25周年 ; 本次透過亞洲最大的創新創業嘉年華Meet Taipei,帶領讀者探索巨思跨界轉型的四大精神。
一些高階經理人,常常「出一張嘴」,說得天花亂墜,做不到就推給下屬。奉勸老闆看清他們的實力,如果承諾100分,最後常常只做到10分,早日換血才是上策。
愈是重大的交易,把關的層級愈多。很多人會批評官僚,但換個角度想,多些把關的人投入,可組建出維護公司利益的保護網,降低單一員工犯錯或交易失誤的機會。
企業進行策略變革時,最大的困難除了來自於組織的慣性與員工的抵制情緒,還有認知不一致帶來的事倍功半。善用4訣竅,可有效克服組織慣性,順利推進變革步伐。
工作是時間與勞力的交換行為,任何工作者都不需要活在恐懼之中,大可抬頭挺胸,好好工作過日子。
從今年 2 月起,索尼及日立將在 AI、半導體領域交換員工互相「兼差」,希望藉此拓展員工視野,也引入外部活水促進內部創新。q
近期公布一項新調查,指出工作者對於「重返辦公室」的抗拒,原因之一竟是為了避開他們的老闆!3 成受訪者表示,如果老闆不在,會更願意走進辦公室上班。
老闆總是不好好說話,喜歡大聲咆哮、語帶威脅?用6個跡象檢視你的老闆或主管是不是有自戀傾向,如果答案是YES,那就快逃吧!
在部落文化推動下,WD-40的員工加倍努力、人際摩擦也減少,高達 99% 的 WD-40 員工樂於告訴大家他在 WD-40 工作,進而有效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