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掌握全球40%電子製造生命線,受肺炎疫情衝擊,也讓防利支出大增百億元,不過下半年新事業啟動,與裕隆合作的第一個電動車相關產品就將於10月發表。
與去年公布的結果相比,今年榜單變化劇烈,不僅蘋果取代亞馬遜奪下榜首,前 10 名的企業更迎來大風吹,體現出數位時代的瞬息萬變。
2019年主管機關首度公布上市櫃企業非主管職員工薪水行情,不意外的,半導體業薪資水準優於其他產業,聯發科基層員工年薪270萬元居冠,而鴻海與鴻準分居上市前三四名。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今年 4 月宣布參加國民黨總統提名初選,為了爭取出線動作頻頻。不論是在自己的 Facebook 粉絲團上和各種專業人士錄短片、開直播、交換意見,或搶勘地震災情、幫記者綁鞋帶,都攻占了不少媒體版面。
劉揚偉證實,未來鴻海將在董事會下設立 9 位經營委員會,成員包含盧松青、呂芳銘、劉揚偉、李傑、鴻海副總裁暨財務總長黃秋蓮、鴻海財務長黃德才、富士康執行總經理林政輝、B 次集團負責人姜志雄、夏普董事候選人林忠正等人。
「股價不到 200 元,我不會退休。」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在 2016 年的股東會上曾表示,為了回應股東們的支持,要親自帶領鴻海重返股價的高峰。然而,郭台銘在今年 4 月 17 日投下一枚震撼彈:接受國民黨主席吳敦義頒發的榮譽狀,正式宣布參加國民黨總統提名初選,也在 5 月初預告鴻海即將「交棒」。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今年也出席了中國烏鎮峰會並受到央視訪問,暢談智慧製造及物聯網,並表示 20 年後生產線上的作業員將會被取代。
作為蘋果的代工廠鴻海富士康,近日被爆為了及時生產新推出的三款iPhone,使用高中實習生當作免費勞力,更讓他們超時工作為iPhone X趕貨,引發外界批評。
戴正吳獲選今年11月號日本富比士雜誌的百大CEO,是榜上唯一的台灣面孔。但與此同時,夏普電視品牌經歷了上半年的高速成長,第3季呈現明顯衰退,出貨量季減16.7%,他要如何帶領夏普走下一步?
《富比世》(Forbes)雜誌今年創刊100周年,推出一本「百年特刊」,特刊中集結近百年來最偉大且在世的100位商業思想家,其中,台灣有兩位企業家入榜,分別為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和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
看似二代間的思想衝突,折射出的是鴻海嚴厲治軍 VS. Google自主管理的理念之爭。經營企業,應該向誰拜師、以誰為宗?
夏普連續虧損,一度面臨下市危機。為何新社長戴正吳就任後,敢喊出接手半年就轉虧為盈的目標?
過了三年,Nokia宣布要強勢回歸了,只不過,這回帶上了鴻海。 科技產業近年變動劇烈,大企業之間的購併、整併愈發頻繁,昨日晚間再出一樁大新聞,曾經是眾多人心中愛牌的Nokia,被微軟給轉售了,而且對
在慶祝台灣企業成功收購日本企業的同時,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為什麼鴻海最大一筆收購案的對象,會是有著巨額虧損的夏普?而鴻海斥資上千億台幣的投資案背後,究竟誰才是最大的贏家? 鴻海與夏普的投資案,幾經波
首張照片/鴻海集團副總裁、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攝影/數位時代) > 《哈佛商業評論》評選2015年全球執行長100強,台灣唯一入選的企業領導人為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對於鴻海,外界多看到的是他的強人形
封測大廠日月光宣布敵意收購矽品25%股權,矽品當初說7天內會公布因應方式。矽品周五回擊了─引進鴻海抗衡。矽品的接招算是相當高明,接下去就看日月光如何因應了。 日月光對矽品發動的敵意併購,在台灣算是非
過去,50吋大小螢幕的電視,需要動輒10萬元的花費;如今,欲享受大螢幕的快感,也成為一種「平價時尚」:一台60吋的液晶電視,現在僅需要3萬元。由夏普代工廠提供面板、鴻海整機組裝的VIZIO 60吋規格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日前在演講中,被聽眾問到他對蘋果前CEO賈伯斯(Steve Jobs)的看法。郭台銘說,賈伯斯的意志力以及對工作的熱情,是最令人佩服的地方。 據《遠見》雜誌報導,郭台銘
鴻海董事長12月14日在台灣北、中、南連趕三場演講,與年輕人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郭台銘表示,他不敢說具有哪些特質就能保證成功,但是擁有以下三項特質,至少就不會失敗。 據《今周刊》報導,
根據新華社報導,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日前參加富士康2011優秀基層員工頒獎儀式時,向同仁表示,雖然明年目標之一是日產千台機器人,生產出總量30萬的機器人大軍,取代生產線上單調、危險的工作,但旨在提升自動化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7月29日在深圳龍華廠出席富士康員工大會時宣布,未來將大量運用機器人從事簡單、重複的工作,取代生產線上低階的人力。據《經濟日報》指出,目前富士康員工總數接近120萬,其中有100萬位
鴻海集團於7月12日舉辦台北資訊園BOT案動土典禮,董事長郭台銘表示,位於光華商場旁的台北資訊園,是鴻海通路事業回台的第一個地標,預計2013年落成啟用。而鴻海旗下IT通路──賽博數碼廣場(Cyber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6月8日的股東會與後續的記者會中,馬拉松式的對記者講了近7小時。說明了未來鴻海的五大營運方向與5年計畫。 據《工商時報》報導,鴻海未來五個經營重點為:1.固守製造本業,但朝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