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 68,732 例新冠肺炎本土個案,其中125 例中重症、19 例死亡。
新增 64,041 例 COVID-19 確定病例!指揮中心:第四劑(第 2 次追加劑)疫苗 5/16開打!3 類人符合資格 >>
因中國疫情衝擊,鴻海、友達、和碩等台灣主要 IT 廠營收半年來首度陷入萎縮、且創 19 個月來最大減幅。
104 總經理黃于純過去總是以滿足前線同仁需求為首要,卻因此讓自己變成「討好型主管」。攬了一大堆事情,自己累、部屬也累,直到她學了薩提爾溝通法...
5月報稅季來臨,是否對於基金報酬的繳稅問題而傷腦筋呢?三大類基金須留意稅務風險,一張表搞懂基金報稅眉角!
根據資誠報告,保瑞藥業是2020年唯一完成國際併購的製藥公司。不僅以小併大,原屬下游的保瑞併購上游的藥廠,這也是2013年啟動併購戰以來一貫的做法。
2010年,曾國棟選擇將友尚集團與大聯大投資控股公司合併,以「產業控股」形式,大聯大取得友尚 100% 股權。現今大聯大已是全球最大的 IC 通路商。
5/13 起開放符合口服藥用藥條件確診者,由親友代為看診、領藥。今新增65,385例本土及61例境外移入,79 例中重症!
和主管相處或報告怎麼做比較好?2 招教你掌握上司喜歡的溝通方式,跨出改善溝通的第一步!
強大和正確性對於一個經營者,對於一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元素。只不過,想要撼動人心時,「脆弱」和「虛心」反而更重要。
又顧家庭、又衝事業,職業媽媽時常因為各種身不由己的因素需要「給他人添麻煩」。在職場上的「分寸感」要如何拿捏?
盧明光2007年接任中美晶董事長,帶著徐秀蘭(現中美晶、環球晶董事長)展開多次併購,公司規模飛快擴張,2021 年達 688 億元,15年成長15倍。
職場上,問問題很重要,背後的獨立思考、換位思考的能力更重要。從我自己的經驗,提供大家問出好問題的方法。
國巨集團自 1993 年至今,擘畫「策略九宮格」,陸續展開近 20 起收購、入主、轉投資的併購案,站穩全球市占前 3 大被動元件廠地位。
Airbnb 執行長宣布,員工將可自由選擇是否進行遠端工作,也可以在所在的國家或地區內自由搬家,薪酬將不受所在城市的影響。那,怎麼確定員工有在上班?
近年早餐外食市場的龐大商機讓速食店、超商等都紛紛搶入,逐漸形成了台灣獨特且專有的早餐文化。為什麼速食店要跟早餐店搶生意?為什麼要推出 24 小時經營?
新增57,188例本土及28例境外移入,其中69例中重症。民眾3+4期間快篩陽性怎麼辦?通報流程一次看:
不只超商賣咖啡!超市、捷運也加入咖啡市場,卻未必誰都能存活!品牌擁抱這波黑金潮之前,一定要有這2個關鍵思考
企業的上下游供應鏈的碳排,占一般製造企業總體碳排達6~8成。因此供應鏈碳排數據的蒐集與揭露,對於企業做好碳排管理至關重要。
靠「8結蛋捲」賣出破億銷量的的品牌六月初一,如何靠著第一手數據洞察,精準抓住客戶的心?
在一場買賣中,銷售人員做的第一重要行動是「成交」,接著便是「附加銷售」,亦即使顧客實際購買的,比他們原本打算購買的更多。
當確診、隔離認定標準變低,產險公司恐怕需要支出大量理賠金,資金不足的業者恐需要辦理增資。防疫保單之亂從何而來?未來有哪些隱憂?一次看懂:
長線思考與成功有關,但人們似乎又「沒時間」做這件事。為什麼我們做不到?《長線思維》強調,不要裝忙、不要常被緊急任務綁架,時間要花在重要的事情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50,82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0,780例本土個案及48例境外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