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2

斜槓創業後,花更多時間復盤!黑嘉嘉如何在棋局之外也能做到「落子無悔」?

採訪・撰文 吳俊毅
2024-03-07

「落子無悔」是職業棋士黑嘉嘉最愛的格言,她將這幅字放在工作室提醒自己,對她來說,達到落子無悔,是從小養成的「復盤」習慣──復盤是圍棋術語,當棋局告一段落,對奕雙方會重新從第一手棋開始擺放,邊擺邊檢討自己有哪些地方可以下得更好,也同時理解對手下子的思維,藉此精進雙方的實力。

黑嘉嘉 6 歲接觸圍棋,7 歲立志成為職業棋士,14 歲考上職業棋士,在世界女子圍棋賽事獲得亞軍,她不只把復盤思維用在棋局,在生涯發展的每個階段也維持這個習慣。從 2020 年演出電影《消失的情人節》,2021 年創業成立黑嘉嘉圍棋教室,無論棋士、演員或創業家身分,復盤思維都是推動她一路進化的動力。

延伸閱讀:企業如何制定有效策略、提升營運表現?管理大師:4 步驟找出「關鍵決策點」

復盤不靠記憶力,而是推理與思考布局

身為職業棋士,對手遍及全球,因此與相同對手對奕的機會不多,這個特點,讓黑嘉嘉更珍惜每盤棋局的機會。無論輸贏,都會跟對手進行復盤,藉以了解自己的缺點、學習對手的優點。「我渴望知道輸掉的理由,」輸掉的棋局需要復盤,找出落敗的關鍵;然而贏棋也必須復盤,為了追求更完美的一手。「棋手已經習慣勝負,失敗不是件令人難過的事,勝利也不會是成功的終點。」

她養成賽事當天回家立刻復盤的習慣,不過,也坦率地表示,有時候真的輸得太傷心,當下會選擇讓自己暫停,隔天整理好心情再進行復盤。

復盤可以獨自進行,但若能多人合作,就更能提升棋藝,尤其對於初學者更是如此。初學者也能記得自己每一手下過的地方嗎?黑嘉嘉趁機點破「下圍棋記憶力必須很好」的迷思,因為每次落子,都是經過布局思考的結果:「在每一手都有意義的情況下,復盤靠的是邏輯推理,而不是記憶力。」

黑嘉嘉
侯俊偉攝

定期復盤,從即時、周、季到年

2021 年創立圍棋教室,在經營方面,黑嘉嘉也不忘導入復盤思維。下棋時,一起復盤的是對弈的對手;創業後,復盤的夥伴變成顧問、同仁及顧客,復盤的時間,也從棋局結束後,改成即刻、每周與每一季。

黑嘉嘉舉線上圍棋課程為例,在錄製前,她邀請有實際授課經驗的圍棋老師擔任顧問,在錄製最開始 10 分鐘的影音課程時,因為一遇到問題就立刻復盤調整,最後足足花了 3 個小時才完成。畢竟黑嘉嘉對圍棋知識瞭若指掌,但卻苦於用更白話的方式傳遞給目標群眾,在顧問協助下,即刻復盤解決問題,後面的課程錄製就能避開類似的狀況,順利進行。

而黑嘉嘉圍棋教室的復盤,則是一周進行一次,跟同仁討論本周遇到的難題,分析問題所在並找出解決方法。連顧客也是復盤對象之一,曾經因為顧客意見與自身評估後,讓黑嘉嘉決定重新製作前 5 集的內容,讓課程更加完善。

除了圍棋與工作,黑嘉嘉更將復盤思維融入個人生活,尤其在訂年度目標上,她去年訂了每周上 2 次健身課程的目標,年底卻發現沒有達到,復盤癥結點,發現是行程規畫問題。由於每周只有一次健身課是固定,另外一堂採取彈性參與,導致惰性產生。找出問題,來年的目標就可以調整或修正。

延伸閱讀:從年收 34 億到近乎倒閉!大老闆的經營學習:愈成功,愈要小心「速度陷阱」

黑嘉嘉認為:「一生之中有幾千盤棋,當下這盤只是過程,重點是從中學到什麼。」她藉由復盤找出工作中的缺失,避免重蹈覆轍,並促進個人成長。

黑嘉嘉 profile

1994年生,圍棋職業七段,首屈SENKO盃世界女子圍棋亞軍、第五屆女子圍棋最強戰冠軍,擔任世界圍棋形象大使。2021年創辦黑嘉嘉圍棋教室。

繼續閱讀 決策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3

每個決策都攸關人命!聯新國際醫院如何「公開檢討」內部做法,降低失誤率?

採訪・撰文 莊彙翌
2024-03-11

如果你是醫師,在開處方藥時,不小心將每次1粒的藥劑誤打成一次2粒。雖然這個失誤可能不會對病患造成任何傷害,但如果不說出來,錯誤就可能再度發生。

在醫療場域,每一道診療關卡都涉及人的決策,一有疏失,就會影響病患權益。聯新國際醫院(以下簡稱聯新國際)院長許詩典表示,人都可能犯錯,但醫療業面對的是生命,要如何讓這些錯誤減少,甚至不再發生?有賴於分享經驗及實際落實。

國內雖有病人安全通報機制,以不記名為原則,鼓勵醫療人員主動呈報在醫療院所出現的錯誤,對許詩典來說,「少數人檢討只會變成文件,讓每個人參與其中,分享並落實改善的知識點,才能做到不貳過。」成為聯新國際的重要目標。

延伸閱讀:為何現代人愈來愈孤獨、變得沒什麼朋友?專家:多數人都忽略了「邊緣朋友」的重要性

滾動改善核心業務,從what開始,深入why與how

標準化流程(SOP)是幫助每個人做得一樣好,但汲取復盤經驗,能讓第100個人做得比前人更好,」聯新國際導入知識管理(KM,knowledge management)平台,讓各單位的復盤結果公開分享。副院長張玲華表示,KM相較標準文件的好處在於,知道為何要改善(why)及如何改善(how),而不是只傳達該做什麼事(what)。

各部門都要從核心業務中選擇案例,盤點自己跟外部醫院的做法有何差距、文獻上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值得學習;部門一年提至少一項案例,去年共有19個。

由板桃護理科主任李美花帶領的團隊,為病人進行血液透析(洗腎)時,會簡單地在插著透析針的手臂下放置防水紙巾,避免血液滲出;有一次,風吹紙巾讓病患不自覺抓癢,透析針因牽動而幾乎脫落,導致大量滲血,血壓一度下降而緊急輸血。

為了解決問題,團隊發現市面上雖然有透析保暖套產品,但病人須自費500元且自行清洗,僅有2成病人購買,使用意願不高。有同仁便提議,為未購買的病人用管路的透明外包裝覆蓋,兩者並用。

在夏天,透明袋會因病人天熱出汗而產生水氣,既不舒服又照護不易,發現措施沒有用,李美花團隊又立刻進行檢討;他們在綠色治療巾上裁切合適開口,上方浮貼外包裝透明層,從2023年11月起全面使用;既不需要病人自費,也解決悶熱及保暖問題。

延伸閱讀:別花時間跟這 4 種人相處!就算日常生活中避不開,也千萬別深交

盤點知識缺口,當下學習,更把知識保留到未來

除了改善醫療流程,診斷經驗也可以復盤。在醫療場域中,部分診斷標準不是以科學研究為基礎,而是由醫師個人或師徒經驗傳承而來,但維持原本的做法,可能不具有足夠的科學根據,而造成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為了讓診療符合實際研究,實證醫學中心主任蘇逸欣盤點各部門的知識缺口,設計訓練課程,放在KM平台開放學習,將知識傳入各個醫療單位,甚至院外。

實證醫學中心每個月至少會排一場發表會,各單位輪流分享如何落實實證研究。為了延續這些復盤成果,聯新國際在各地設有分院,各院之間可以透過訂閱得知最新改善方案,只要一更新到KM平台,有訂閱的院所就能同步收到通知。

許詩典提到,復盤的結果並不是唯一解方,也不會一勞永逸。蘇逸欣認為,「以前會比較在乎自己有沒有學習,但現在會思考有沒有保留這些知識。」當新的問題出現時,怎麼檢討整個工作流程到全院落實、傳承經驗,才是復盤的核心精神。

許詩典 profile

聯新國際醫院,1995年創立,原為壢新醫院。2013年開始導入知識管理,2022年成為全球第一家醫療機構獲得ISO 30401知識管理證書。實證醫學中心主任蘇逸欣、院長許詩典、副院長張玲華、板桃護理科主任李美花。

繼續閱讀 決策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4

親筆寫下十幾本「經營寶典」!健喬信元董座的經營哲學:一個好策略,需要一再復盤

採訪・撰文 吳美欣
2024-03-12

攤開國內製藥大廠健喬信元近幾年的成績:2017 ∼ 2023 年分別取得景德藥證、瑞安大藥廠、優良生醫、順儷連鎖藥局等,推動營收從 18.6 億元,提升至 51 億元,奠定台灣大型製藥業者的地位。

「愈困難的事情,我愈想花時間去做,」健喬信元董事長林智暉說,他在初中時受父親影響開始下棋,一碰成痴,棋齡將近一甲子,也將圍棋的復盤之道應用於事業。復盤,在圍棋中,指的是回顧棋局中的關鍵落子,以及是否有別條路可走。「所以復盤不在於這一盤的輸贏,而是關鍵那一手,有沒有別的下法。

林智暉曾與一位實力相當的朋友下棋,下完以後,朋友很驚訝,說那一盤怎麼會輸掉?經過復盤,對方才發現林智暉在關鍵時刻,採取「棄子」策略,故意放棄少數被包圍的棋子,轉移對手注意力,成功在外頭建立更大的版圖,一舉吃掉對手十幾目的棋,最終反敗為勝。

「如果你硬要跑,對手可能吃不了那麼多目,但還是贏了你,所以有時候適當的割捨,也是一種戰略。」透過復盤,林智暉體悟到,如果一直糾結於錯誤的那一手,就很難再繼續下一場賽局,因為勝負乃兵家常事,「不要太介意自己是贏面或輸面,用平常心去下棋。如果不夠冷靜,你只會面對更多困難。」

延伸閱讀:每個決策都攸關人命!聯新國際醫院如何「公開檢討」內部做法,降低失誤率?

適當的割捨也是戰略,失去冷靜會面臨更多困難

在創業初期,曾有合夥人聯合外人,搶奪產品代理權,雖然林智暉也是受害者,但他還是支付一筆費用給廠商,讓雙方順利解決這件事。寧靜致遠的態度,也展現在林智暉的處事中。早在十多年前,林智暉就以邁向區域大型製藥集團為目標,期待健喬信元能躍上國際,提出「決戰於國際、決勝於工廠」的經營理念。

他認為,一個好策略,不是朝夕就能完成,而是要長時間的累積與發想,所以他有十幾本「經營寶典」,裡頭是他自己寫下的經營心得,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固定回顧,透過新舊對照,檢驗自己是否一步步完成目標。

林智暉_健喬信元董事長_2024-01-29_侯俊偉攝
侯俊偉攝

早期,健喬信元的工廠流動率高、績效表現也不穩定。為了改善工廠表現,林智暉提出 10/7/10 的概念,也就是 10 位員工工作分量,由 7 位員工負責,但支付給 7 名員工 10 個人的薪水,工廠也連續 5 年、每年調漲 5% 薪資,至今健喬信元的薪資已經高過其他家廠商 10~15%。所以,即便這2年產業缺工,健喬信元也未曾發生人才短缺的問題。

設定目標累積能量,時機到時就能啟動飛輪

林智暉也透過併購,不斷壯大事業規模。像是 2019 年併購的瑞安大藥廠,其實早在 2000 年時,就已在林智暉的觀察名單中,全面分析對方的商業模式。只不過在當時,瑞安的營收規模比健喬信元高出許多,沒辦法收購。等到 2 間公司勢力此消彼長,瑞安從賺錢做到虧損、主動提出收購時,林智暉才了了這樁心願,一舉補齊健喬信元在軟膏以及鼻噴劑的產品線。

目前在台灣,只有健喬信元掌握鼻噴劑的藥證,能生產鼻噴劑,成為健喬信元的重點產品。這也是因為在 2005 年、他們併購德國百靈佳藥廠在台子廠時,立即大動作投資設備、提升廠房,才讓公司具備生產能力。

他坦言,公司獲利曾經不是很穩定,花了 10 年厚植體質,才從 2019 年,整年獲利 4700 萬,到 2020 年「每一季」獲利 4700 萬,再到 2023 年前 3 季「每個月」都能獲利 4700 萬。現在,林智暉認為,已經完成「決勝於工廠」的目標,接下來,要為「決戰於國際」做準備。

延伸閱讀:對職涯受用無窮的書單!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知道自己不懂什麼的人,才是最強大的

林智暉 profile

1950 年生,畢業於台北醫學院藥學系,曾任健喬藥品總經理、佩德貿易總經理,現為健喬信元董事長。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1

產品暢銷究竟是運氣好,還是策略正確?3 方法找出專案成敗的關鍵點

整理・撰文 李岱君
2024-03-27

根據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的個案研究,連鎖咖啡星巴克(Starbucks)在 2000 年初期已具備品牌知名度,但認為成長的不夠快速。於是以平均每天開 7 家新門市的速度進入高速擴張期,並且發展多元事業體,例如音樂唱片公司,甚至還贏得8項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

然而,遇上 2008 年的金融海嘯,2 年內股價暴跌 78.9%、關了近 1000 多間店、解雇了 1 萬 8000 名員工。創辦人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在退位8年後重掌星巴克。當時,他並沒有完全歸咎於經濟不景氣的外部因素,反而將重心放在內部調整上。

他意識到,核心問題是顧客的體驗品質下降;多元事業體導致品牌被稀釋,消費者對於星巴克的定位認知模糊;加上全球經濟衰退,讓高價咖啡變成消費者心中可省去的奢侈品。於是星巴克回歸咖啡核心、改良菜單、重塑品牌、優化管理等,僅花一年的時間扭轉頹勢,在 2010 年轉虧為盈。

延伸閱讀:斜槓創業後,花更多時間復盤!黑嘉嘉如何在棋局之外也能做到「落子無悔」?

往內探究問題真因,不允許「錯誤難免」的心態

《Toyota 的 PDCA+F》指出,一發生問題就認定是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會讓自己停止思考。面對困難時,向內部探詢,才能開拓視野,查出真因。

書中以豐田汽車(Toyota)為例,每個月都會有以嚴格著稱的「步合會議」(生產部門會議),旨在精進生產效率。如果有工廠未達標,或是零件有瑕疵品,必會立刻徹查。「瑕疵在所難免」,這種心態是不被允許的。豐田管理模式認為,如果允許「沒辦法避免」的藉口,就等於忽略真因,縱容缺失。例如,某公司銷售下滑,恰好正在轉換新的行銷方式,就歸因於行銷效果不彰,但實際上可能是產品力、客群鎖定、生產流程等更深層的問題。在檢討問題與反思的流程中,必須要意識到問題的根源,才能不斷改善進步。

只要遇到任何問題,豐田汽車都會一再詢問「為什麼」,打破砂鍋問到底。唯有深刻的分析失敗原因,才能有的放矢。豐田汽車的經營哲學不容許「算了」的念頭,若原因難以察覺就擱置一旁,問題仍然存在,就好比斬草不除根,風吹草又生的道理。

本位主義、專注咎責,無法觸碰問題核心

然而,常見的情況是,明明都檢討了,也歸納出一些原因,擬定了應對的策略,還是無法解決困難。除了未能真正觸碰到問題核心之外,《復盤+》近一步說明,常見的理由還有:

  1. 成因太過複雜,導致無從梳理起;
  2. 本位主義,每個人都有成見,認為錯在別人身上,必須學習聆聽他人意見,多問「為什麼」,並且要放下成見;
  3. 糾纏於細節,造成沒有重點的討論,像流水帳;
  4. 只專注在失敗與咎責,導致團隊氛圍受挫,使團隊成員抗拒檢討。

針對上面幾個盲點,首先可以應用分析方法,例如畫出心智圖,對焦要解決的目標。再者是要讓復盤參與者都能內化「鞏固成功、改正錯誤」的精神。好的原因分析方法,不論是針對好與壞,都可以分成 3 個層次反問:哪些地方是亮點或劣點?由什麼主觀和客觀原因造成?真正起到作用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正向、逆向多方推敲,找出事件關鍵點

要如何找出關鍵因素?在《復盤:對過去的事情做思維演練》一書就強調了「關鍵點法則」,認為每件事一定有關鍵點,且要圍繞著關鍵進行復盤與推演。就像西洋棋女棋手的影集「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主角貝絲.哈蒙(Beth Harmon)每晚都會將天花板的平面假想成棋盤,把對弈過程走過一遍,來推算當日戰局中落棋的關鍵點,思考對手的優缺點、下棋策略為何,再推想對手之後的棋路。

找出關鍵因素的方法有 3 種:

1.正向法則: 將過程發生的細節列出,依照時序對比出,在哪個節點上有最大的影響,也就是「里程碑」。例如索尼(Sony)推出的隨身聽Walkman,是索尼那時期最成功的商業策略,更以此推出迭代的產品支線。

不過,《Toyota的PDCA+F》提到拳擊有「幸運的一擊」一說,意思是勝利也有可能是僥倖,沉浸在成功,反而會讓人忽略掉過程中的缺點,而不思進取。知名棒球選手大谷翔平也曾說過「今天的成功不代表就是對的,」因此他會勤做比賽紀錄,根據訓練狀況也會定期復盤,以求自己能夠保持最佳狀態。

2.逆向法則: 根據先行的經驗,歸納出成功的要素,以「事件已經成功」為假設的反向思考,再去補足自身的軟肋。例如,在業界率先做出成績的企業,可能會開放觀摩、交流會等,讓其他企業效法。

3.疑問法: 不斷對問題再提問,例如前些年台灣都沒有颱風著陸,就沒有豐沛的雨量供民生用水,那再更深一層探究,就能得出可能是反聖嬰現象、氣候變遷等因素,再上溯到全球暖化的環保議題,去找到真正能夠對應問題根源的解法。

不論從正反方,找出關鍵因素是為了抓到事件的重點,不少組織都會利用數據來抓出問題。但也要注意別被平均值跟比例蒙蔽,也要看個別的數值來找出可以進步之處。假設某電信公司,去年處理了3萬件客訴,處理後表示非常不滿意的顧客有10%,意思是有3000位顧客的問題沒被解決;今年處理了 5 萬件客訴,而在客服後仍不滿意的為 8%,就有 4000 位顧客。不滿意的比例下降了沒錯,但客訴事件的絕對值反而增加,這就是應該處理的問題,若只看比率就會忽略掉,客服其實沒有進步的事實。

延伸閱讀:親筆寫下十幾本「經營寶典」!健喬信元董座的經營哲學:一個好策略,需要一再復盤

當原因與解方都不明確時,嘗試「刻意失敗」的實驗

若是仍然找不出原因,則可以嘗試「刻意失敗」。《失敗的力量》提到了聯合利華(Unilever)的洗衣粉工廠,在製程中一直有噴嘴卡住的困擾,無論如何翻新設備、請教硬體設施的專家都力有未逮。最後聘請生物學的專家們,以測試、修正為調整主軸,創建不同的噴嘴外觀,在歷經449次後,開發出優良的噴嘴,就再也沒這個困擾。

聯合利華是從另一角度來解析失敗的原因,從試驗失敗的過程中找解方,藉由經驗法則來解決問題。同樣也可以對應到解方尚不明朗,沒有明確的理論跟研討會能處理的新興領域,也可以透過失敗的過程來解決。

077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2方法分析事情成敗關鍵
經理人
0795種組織常見失敗原因,幫助團隊理出頭緒
經理人
繼續閱讀 思考術 決策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