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123 求職網公布「龍年跳槽風與企業招募現況調查」結果。發現超過 8 成上班族求職中,甚至有 3 成敢當裸辭族。
2023 年全年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 4 萬 5496 元,非經常性薪資共 1 萬 3049 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 5 萬 8545 元。
合計有 73.6% 的企業表態年後有加薪計劃,其中又分成:60.3% 屬於「績效式加薪」;僅有 13.3% 屬於「齊頭式加薪」。
各行各業對「人工智慧長」需求若渴,但專家指出,人工智慧長很難發揮長才,而且當 AI 融入各種職位之後,這個管理職位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最新研究顯示,英國30歲以下的年輕員工,每周因為心理健康狀況,缺席一天的工作;跟50歲以上員工比較,每年約有36.3個工作天提不起勁,將近2倍。
招募專家從微軟、Google面試經驗出發,歸納出面試時的7大禁句,供求職者參考,避免年後面試踩到地雷。
95% 勞工年後想跳槽!其中有 74.2% 透露已經開始找工作,最想進入的前三大行業為餐旅休閒、科技資訊、批發零售。而大家眼中的「夢幻跳槽企業」是?
寒流來襲!已有 4 所學校放低溫假,上班族也能放低溫假嗎?若放低溫假,公司仍要我上班,可以拒絕嗎?若沒有放低溫假,我可以自己向公司申請嗎?
豐厚的年終讓員工樂開懷,但也有企業年終縮水,引發員工不滿,不同產業年終「發放比例」如何,最感給出年終獎金的前 3 大行業是?
Google 表示,受此次裁員影響的部門包括硬體和內部軟體工具開發人員,確切裁員規模和範圍還無法確定,公司正協助受影響的員工在內部尋找其他職位。
1/13是第 16 任總統、副總統與第 11 屆立法委員選舉投票日,如果勞工在當天出勤,加班費怎麼計算?月薪制勞工在投票日出勤,薪資計算方式分 2種:
求職網站的調查發現,今年薪酬規劃,合計有近6成的企業透露第一季已有安排加薪計畫;同時新開出的職缺,也提供 3.8 萬的均薪吸引人材。
台灣麥當勞宣布加薪搶人才,3 月 1 日起全面調升餐廳正職人員起薪 2000 元,並再釋出 1500 名正職服務生、200 名餐廳襄理職缺。
萬寶華公布〈2024 全球人才短缺調查〉結果,揭露 73% 的台灣雇主表示找不到適合的人才,最為短缺的的專業技能為資訊科技與數據技能。
一般挖角的時候,最普遍的加薪幅度都是 2 成;公司若要對抗挖角,給予調薪 3 成,應該就有足夠誘因把對方留下來。
發現年終、薪資調幅不如預期,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談?前微軟人資長提醒,工作者千萬別用「考慮離職」當作籌碼。
2024 全台企業最看重的 3 大題材分別是:AI 人工智慧、ESG 永續發展、長照醫護。哪些職位含金量最高、發展趨勢是?
你曾經聘用資歷好、能力強的員工,卻花了很大力氣磨合嗎?求才時,要留意主管與員工的「配適度」,而非只在意專業能力。
失去員工不只會對團隊士氣造成影響,代價也很昂貴,《哈佛商業評論》整理了8個領導地雷。
2023 年全年打工應徵總人次約 500 萬,成長約 50%,又以 25-44 歲間求職者成長 70% 最多,高達 83% 上班族表示薪資不夠用。
高雄市政府積極推動「亞灣2.0智慧科技創新園區」計畫,吸引新創、高科技產業進入。如果企業想要擴張業務,避開北部的搶人戰至其他城市拓點,該有哪些考量?
104人力銀行今(22)日發布寒假兼職、打工趨勢報告,盤點時薪最高、職缺最多與最搶手的兼職職缺,同時也公布「兼職工作者」最看重的3大條件觀察。
人資的工作包含招募、互動、培育、人才部署等,需要人力來安排面試、與員工溝通,究竟 AI 和人資可以怎麼結合應用?如何讓人類和機器協作,發揮最大價值呢?
2023 年新鮮人的平均薪資為3.1萬,卻仍與期待薪資有著 7000元落差。 3 成新鮮人入職不到半年就選擇跳槽換工作,他們最在意的條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