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成式 AI 成為各大企業營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許多職務內容會有所轉變,人力資源研究單位報告整理各個技能的重要性變化如下:
台灣半導體產業正面臨人才危機,護國神山台積電由於需才孔急,每年在國內招募員工高達8000人,讓不少科技業者大呼吃不消,感嘆人才都被台積電「吃乾抹淨」。
台中七期十大伴手禮名店、知名溫體牛肉鍋店「溫十八」8 日結束營業,引起饕客一陣哀嚎。溫十八指出,由於 6 年租約到期,加上嚴重缺工,才不得不忍痛結束。
少部分的人至今仍舊認為 AI 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因此對於新科技保持著敵意。不過和碩技術長王炳欽認為其實未來的員工應該要思考如何改變自己的工作模式。
賈伯斯的用人哲學時常為人稱道,其中經典的 A 級人才理論,強調只雇用最優秀的 A 級人才,其餘免談。
43 花蓮大地震|上班通勤因為地震碰上捷運、火車停駛,或是塞車等交通受阻的狀況,導致晚到或無法到班,會不會被視為曠職、遲到?勞動部說明了:
特斯拉工程師面試大揭密!最多需要過 9 關、耗時半年,還要寫信給馬斯克?號稱「業界最密集」的面試流程!是福還是禍?憂喜為何參半?
全球PC龍頭大廠聯想傳出在台灣分公司啟動大量裁員,勞動部證實這波裁員92人。繼戴爾、惠普之後,又一家受低迷PC市場影響的科技巨頭。
愈來愈多雇主用 AI 幫自己找到理想人才!但演算法可能會帶有偏見,偏好更富有、更有「教養」的求職者,造成就業歧視。
yes123 求職網發布龍年第二季景氣暨勞動市場趨勢調查,高達 90.3% 的企業透露有徵才計畫;同時,有 91.7% 的上班族透露「有計畫」換工作。
蓋洛普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員工投入度自疫情爆發以來持續低迷,而且最「沒勁」的是年輕人。敬業度下降的主因之一是職位要求與前景不明。
職務調整時,為避免主管自我感覺良好,在與績效優異、希望留任的同仁刻畫未來時,最好提前思考幾件事:
去年立法院通過《最低工資法》,設定最低薪水保障,讓基層勞工及家庭維持生活水準。但法律本來就規範了基本工資,為什麼還要推動《最低工資法》?
Google員工餐廳藉由紅綠燈系統來輔助選餐,若被標上了紅點的食物,表示呼籲請不要常吃。這種溫和的行為建議稱為「輕推」,是一種將人巧妙導入正途的技巧。
勞動部推「婦女再就業計畫」,獎勵因婚育等原因離開職場之女性,得以自主訓練、重新投入職場工作!預期 3 年可增加 14 萬女性勞動力。
多數應屆畢業生仍希望第一份工作真的能夠「學以致用」, 78.6% 的新鮮人表示,第一份工作會選擇與就讀科系相關的工作,並選出最夢幻的企業榜單。
104人力銀行調查,2023 年外部環境不穩定,反而讓負責公司決策的高階主管壓力指數爆表,出現壓力指數高於基層和中階主管的結果。
台積電 2 日前進校園徵才活動,廣徵對半導體具高度熱忱的人才,預計招募 6000 人,其中碩士畢業新進工程師的平均整體薪酬上看新台幣 200 萬元。
104 人力銀行訪問近千名企業人資與用人主管,按照 10 大指標進行評量,選出最受企業歡迎的大學作為求學、求職者參考。
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台糖、台電、中油及台水112年新進職員甄試錄取、備取人員名單將於今(29)日下午2時放榜,預計錄取1392人,錄取率約10.35%,
yes123 求職網公布「龍年跳槽風與企業招募現況調查」結果。發現超過 8 成上班族求職中,甚至有 3 成敢當裸辭族。
2023 年全年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 4 萬 5496 元,非經常性薪資共 1 萬 3049 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 5 萬 8545 元。
合計有 73.6% 的企業表態年後有加薪計劃,其中又分成:60.3% 屬於「績效式加薪」;僅有 13.3% 屬於「齊頭式加薪」。
各行各業對「人工智慧長」需求若渴,但專家指出,人工智慧長很難發揮長才,而且當 AI 融入各種職位之後,這個管理職位就沒有存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