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工作一忙,意志力所剩無幾,自然沒有心力培養好習慣。所以想養成好習慣,不能依賴動機或頻率,而是讓行為簡單到只需要一點點提示就能完成:
BCG發布一份名為〈COVID-19 Update〉的報告,調查目前企業的應對措施,並從中給予領導者 12 個建議,以因應疫情的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已蔓延全球,未來全球經濟將會如何?BCG研究 SARS 等過去流行病的經濟數據,釋出相關報告,點出疫情復甦走勢、3種疫情影響……。
有些改變的發生機率不高、難以預料,但一發生,就會導致企業天翻地覆。使用黑天鵝分析法找出準備的方向,及早準備:
職務調動其實不是老闆說了算,你的這些權益,一定要知道:
人要先有渴望才願意付出努力,但腦袋卻可能浮出「明明渴望,也付出努力,最後卻還是失敗」的例子,這大多不是因為能力出了問題,而是「渴望」不夠明確。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大規模衝擊經濟,許多公司或商家紛紛關門應對,包含股市、油價、全球經濟成長都數據也都受到影響。
他研究無數成功和失敗的專案,把專案管理的知識統整成一套工具「專案規畫圖」(Project Canvas),可區分成 4 大問題:
如果你去上班,公司宣布要結束營運、資遣所有員工。你的反應會是什麼?擁有市場價值的人,才能擁有自由,也就是隨時可以離職,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的自由:
透過數字的呈現,能夠代表你「確實思考過」,如果看到你有條理地使用數字說明,主管一定也對你另眼相看。兩張圖,讓你明白「數字」的魔力:
武漢肺炎(2019 新型冠狀病毒)台灣疫情持續更新,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陸續公布自主健康管理及居家檢疫的規範。什麼是自主健康管理?誰又該居家檢疫?
在美股熔斷機制上路後,過去只有一次觸發紀錄,是在 19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上一次熔斷機制的討論,是在 2016 年中國股市的熔斷機制上路。
高達6成的工作者認為。自動化、大數據、AI這些科技浪潮將影響他的工作。所以,如何在當前職位提升技能,或是為新工作重塑技能,成為2020重要的人才議題。
番茄鐘工作法的關鍵並非死守那個時間規範,而是「拆解任務」、「做好準備」、「利用片段空檔」。
一位好的主管,不只靠頭銜來帶人,更會用一種別人樂於接受的方式,改變他人思想和行動。
振興方案怎麼做才能發揮刺激消費作用?從2009年消費券的經驗,我們能學什麼?《經理人》採訪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蔡明芳,分享他的看法。
振興抵用券要來了?行政院昨日宣布,因應疫情對經濟帶來的影響,將提出紓困方案,這幾天引起市場議論的「振興抵用券」會等疫情穩定後推出
你原本的旅遊、出差計畫,被病毒打亂了嗎?行程、航班若取消或延誤,能獲得理賠嗎?要注意什麼?
防疫在走,生活要有,3 月份又有許多新制要上路了!這個月政府推出許多交通、便民的新措施,哪些方便了你我?哪些會讓荷包大失血?趕快來看看!
行政院主計總處於2月19日公布2019年薪資統計結果,其中全體受雇員工每人每月的經常性薪資平均來到41,883元,創歷史新高,薪資連年調漲。
升遷之後有了新身分,別人會用高於過往的標準看待你,包含自己也是,所以遇到不會的事物,容易陷入自我懷疑與自卑心理。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16 日公布 2 例 COVID-19(武漢肺炎)個案,兩例都無旅遊史,台灣算出現社區傳播嗎?
你買東西時殺過價嗎?老闆怎麼做你才會買單、但他還能有賺?其實價格就是最常見的談判場景,教你 3 大戰術,買賣雙方都不會感覺到吃虧!
B 型人格則是介於兩者之間,他們在情緒、人際關係的行為表現上極為不穩定。面對這樣的同事或主管,你該怎麼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