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台北捷運的跨年運量超過264萬人次。要安全的疏散這些人潮,並不容易,但是台北捷運公司卻能在短短一、兩個小時內,讓旅客搭上捷運回家,這是怎麼做到的?
2015年9月,日本東京神保町開了一間小餐廳「未來食堂」,由店長小林世界一人負責,僅提供12個吧檯座位,一個月卻能淨賺88萬日元(約台幣22萬元),怎麼做到的?
你猜猜看,跨年活動當天,單一家7-11 、最多能賣出幾支關東煮?
這兩天海底撈又登上了媒體的版面;不過,這次不是食安也不是服務問題,而是海底撈出奇招開放客人自行攜帶食材加料的新措施。海底撈這次的「動作」,又是為了什麼?難道不怕第一線的服務人員忙不過來而心生不滿,反而對服務品質造成負面影響嗎?
當「機器」做事的方法越來越像「人」,如果「人」做事的方法越來越像「機器」,怎麼競爭?「人工智慧」引發了很多恐懼。工作會不會被搶走?人會不會被取代?某些工作會被搶走,特別是那些僵化定義「份內工作」的老闆,和只顧「份內工作」的員工。但有一種人會更吃香
「看電影就是要吃爆米花!」「我只想去超市買鹽,卻買回了一個炒菜鍋!」即使你平常根本不愛吃爆米花、還算有自制力,到了電影院、賣場,還是忍不住花錢買。為什麼?
他總是在想,該怎麼做才可以把品牌擦得夠亮、團隊磨得更強?2016年12月的這個消息,就是他心裡的答案之一:杰立餐飲代理日本人氣甜點「ZAKUZAKU棒棒泡芙」,在新光三越A11館首度亮相,開幕的第一個月就拿下700萬業績。
開店就像在打靶,楊哲瑋看似每發必中,但其實他也曾在中國跌過跤。
你聽過開丼嗎?這個2013年創立的餐飲品牌,只花4年,就成為網友心中的燒肉丼霸主。怎麼辦到的?
「你的咖啡怎麼這麼好喝?」路易莎咖啡(Louisa Coffee)創辦人黃銘賢回憶,那時還是2006年、他從一間5坪小店開始賣外帶咖啡,有客人點了冰拿鐵,離開不到3分鐘又折回來,只為了告訴他,咖啡真的很棒。
SOP只是服務業完成產品創造的「流程」,要把整個流程做好,關鍵還是在於提供服務的「人」。員工是把事情「做完」還是「做好」,完全仰賴他們對於組織的認同與態度。
自從行動載具的普及,多數人早已習慣在網路上買東西,以致實體零售業績式微,實體門市往往會面臨業績大幅衰退的壓力。然而,3C通路商良興電子在2016年實體門市的業績,最高竟有16%的漲幅,營收達13億元。
一般人到百貨公司、購物中心,有時候逛啊逛的,兩個小時就過去了。但你知道你走兩個小時大概走了幾公里嗎?研究統計,大約是4公里。平常走上4公里,可能就讓很多人大喊吃不消,但為什麼逛街卻不會覺得累呢?其實,賣場裡有不少精心設計,都讓你甘願走上4公里還想要繼續逛。
有天在捷運上,我聽到兩個女孩討論聚餐的地方,「餐點好不好吃」不是她們選擇的第一標準,更重要的是「拍照起來好不好看」。餐廳不再只是吃飯的地方,更是自拍的好所在,只要業者掌握這點,就更能吸引顧客上門。但是到底怎麼樣的燈光,才會讓人怎麼拍都好看?
「減少」服務內容,「擴大」服務品質,才是經營的真諦。
2004年,在美國有171家公司上市,包含Google,至今他的股票投資回報率超過16倍。但現在看來更厲害的一支股票,是達美樂。
店長是一家店的靈魂。帶人、管人,懂得經營都是一位好店長需要的本領。但在日常營運的過程中,總會有些細節忽略,我們整理出8個常見迷思,提醒經營者誤踩地雷,也幫助店長們站穩門市經營的腳步。
這是一班從夏威夷飛往東京的班機,起飛前進行安全檢查時,空服員Linda來到19G的座位,是位於一排座椅最前方的位置,稱為「隔間座位」。她見到有一大袋行李靠牆放在地上,Linda很客氣地對乘客說:「小姐,基於飛行安全的理由,您的行李在起飛和降落時都需要放在頭頂上的行李櫃,地面是不能擺放行李的。」...
個性不穩定、喜歡換工作、講也講不聽,說幾句就不開心、明天立刻辭職不幹,你可能聽過店長們抱怨年輕人的工作態度。但7-ELEVEn新北市板橋區縣東門市店長王珮穎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哲學,讓店裡平均年齡大多是八年級生的員工,往往一待就是兩、三年。
從一個念商科的門外漢,在接觸披薩不到5年後就得到這樣的成績,非科班出身的黃振豪,到底如何辦到的?
根據NHK等報導,去年起多個日本餐飲品牌都漸漸減少提供24小時營業的店,其中擁1,300間分店的Gusto(ガスト),其中將有逾200間取消通宵營業安排。
還在用特價商品、活動促銷吸引消費者?對零售量販業者來說,在便利商店、藥妝店和量販超市的挑戰下,這樣的招數要拓展客源難度愈來愈大,甚至一不小心就會被分食掉市場。
許多消費者行為研究不約而同地指出,有六至七成的消費金額,是走進店內後「臨時起意」的。也就是說,除了提供切中顧客需求的產品,透過燈光、音樂、商品擺設等,對店鋪施點魔法,能讓顧客不自覺埋單。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2016 年全台便利商店店數約 1 萬 200 家,密度高居世界第一。換句話說,全台灣至少有 1 萬 200 位店長。無論是在連鎖加盟企業、或是自行開業的店長,全台灣的店長們,你們真的擁有做好店長的準備和能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