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單一乳源生產模式的鮮乳坊,從一間小的社會企業,成功打入全家通路,靠的策略就是改變原本的系統。
好市多曾靠賣金條進帳超過1億美元。如今,不只賣黃金,連「999純銀」的銀幣都端上架銷售。好市多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企業為了將產品銷售出去,透過口碑、招牌、投放廣告等方式還是難深入顧客內心。顧客必須經驗大約 8 次接觸才會準備下單購買,好的銷售到底該怎麼做?
一家食品廠,包攬米血糕、玉米、香蕉、調理食品等多元品項,舉凡 7-11、全聯、家樂福、好市多等都是客戶。它,究竟有何祕訣?
電動車真的比較怕冷嗎?或許我們可以看看一個更冷、但電動車更普及的國家其數據是怎麼說的,那就是挪威。
美而快旗下有PAZZO、MEIER.Q、Mercci22、mouggan等30多個服飾品牌。UR LIVING是美而快去年9月成立實體門市,成效如何?
羅技電子台港澳總經理施前江說,以滑鼠、鍵盤等個人協作產品來說,羅技在台市占高達7成,常有台灣消費者誤以為是在地品牌,其實羅技是道地的瑞士公司。
各國正興起「二手禮物」的趨勢,在高通膨的時代,人們選擇購買二手商品,來應付以往龐大的節慶開支。原因除了經濟疲軟之外,消費觀念也正在改變。
當年「KIRIN FREE」準備開始銷售時,相關部門擔憂,即使這項產品無酒精,但可能會因為「安慰劑效應」而導致駕駛失誤。
近幾年在台中、台北及其他城市「酸菜魚」餐廳如雨後春筍般開業,成了餐飲業的超新星,然而,先前產生食安問題,店家應對食品品質嚴格把關,讓消費者安心。
單位內,踩線難免,更何況是跨單位。縱使公司訂下大小規則,但終究沒法完全公平,為了要適度讓業務發揮,縱使小地方略嫌不公平,應該也無大礙。
裕隆旗下汽車自主品牌納智捷(LUXGEN)首款電動休旅車n7,去年預購活動取得2.5萬張訂單,隨著正式價格與規格公布,12日下午3點將啟動新一波預購。
每天不斷寫信、打電話,偶爾獲得機會對客戶提案,但每次提案被客戶否決後,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業務小白要如何快速進步與突破?以下整理 3 個技巧:
外送平台foodpanda將啟動第三波裁員,更傳出將出售部分東南亞業務。不過,目前尚不可知台灣是否在其中。
2023 年萊爾富和科建鋁船合作,在超商銷售遊艇。多通路的布局,也為科建鋁船帶來穩固內銷訂單。
這間樂器行會透過 13 周職前訓練讓員工具備同理心,和新手顧客聊關於音樂的夢想、肯定新手並消除他們的疑慮,打造讓顧客自在的銷售文化。
電動車是未來趨勢,似乎已成為多數車廠共識,但在美麗的夢想實現之前,許多車廠現在正面臨庫存惡夢。簡單一句話:電動車做出來,卻賣不掉。
從 2023 日本壽司郎的舔醬油事件開始,食物惡作劇的事件讓不少迴轉壽司品牌的業績出現了大「迴轉」。當迴轉壽司不迴轉了,你還會再來嗎?
這陣子跟同事們在盤點各種疫情下誕生的新事業,以及新生意目前的狀態與進度,發現了幾個學習,帶給我很多啟發,筆記下來與大家分享:
「我們還要再評估看看……」「價格的部分,之後再約時間談好了。」明明前幾次會談都很愉快,客戶也對產品和服務展現很高的興趣,但在進入最後談判議價之前,客戶卻突然用這些話推辭,好像踩了煞車。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疫情氣氛影響了生活型態,在日本具備健康概念的「機能性表示食品」近年整體銷售額成長 30%,一年爆增 200 億規模。其中成長最多的是這兩類:
銷售時換個不同的問法跟顧客溝通,就能創造巨大的差異!巧妙利用「二選一法則」縮小選擇範圍,讓顧客在不經意間順著你的思路走。
業務想跟客戶建立關係,第一次接觸往往是最難的。開場第一句話到底該說什麼,才不會馬上就被拒絕?學習頂尖業務這樣說,將能大幅提升約到時間跟客戶面談的機會。
一般業務遇到客戶找藉口推託、拒絕時,常會急著說服對方。頂尖業務會採取同理心加上 3 個階段的提問方式,從顧客的託詞中找出成交關鍵,把拒絕變成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