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由兩位商業顧問所寫的文章平台。探討理性、邏輯、人生觀、以及思考。 尤其是離開學校進入人生舞台後,有太多知識我們未能學會。 希望透過文章,把自己摸索到的世界規則如同麵包屑般的留下足跡。 讓大家都能因此成為成熟的大人。(大人學網站)
北一女日前舉辦校慶園遊會推出學姐陪聊攤位,聊天10分鐘收費45元,網友質疑北一女學生物化女性的嫌疑,面對這樣的時事,我們該如何保有批判性思考?
常有網友找我們做生涯及職涯的諮詢,不過每次看到大家寫的自傳或是聽他們對於面試時打算回答的內容,都發現一般人常對於「資方的期待」有所誤解。
這幾年,時常有人問我們他該選哪個產業?但老實說,這問題我實在沒有答案。
我們常聽人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以為光是做到這個就可以行走江湖,至少不惹上什麼壞事。
前幾天讀到一位作家的專訪,談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概念:許多人以為,作家是腦子裡裝滿各種故事的人,因此創作源源不絕。但真實的情況是,因為大家知道他是作家,所以常常會告訴他各式各樣的故事,給予他許多素材,他只
這是一篇讀者來函的回覆。原文如下(為求語句通順,做適當編輯):Joe,Byran兩位顧問老師你們好!我最近讀了你們寫的書,有問題想詢問你們的意見。在「別當不服輸、不願賭卻又不
###你的轉職決定,是「追」還是「逃」? 農曆春節是轉職旺季,所以這段時間我的「義工」生涯也特別忙碌,常常擔任身邊朋友的轉職顧問。我的SOP通常是這樣,先專心聽完對方的陳述,然後反問一個問題(這是問題
###年終釋放出來的職缺,可能食之無味,但棄之可惜 馬上要過年了。過完年,是一般常見的換工作潮。 只是我常常建議身邊的朋友,**如果要換工作,其實不該選過年後。尤其若你是因為覺得工作無趣、或工作成長
前幾天無意間陷入一對母子的爭執之中,事情是這樣的。這個兒子呢,大學剛畢業,對於未來一片茫然,有好幾位同學都去澳洲遊學打工,於是他也躍躍欲試,想在進入職場前來段人生的壯遊。這位媽媽對於兒子要
最近在網友的推薦下,讀完了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1]。整本書的中心思想非常簡單,就是鼓勵大家要「丟」東西,但當然不是把什麼全扔了,而是要**仔細觸摸這件物品,感受它是否讓你覺得「
[上篇談到自我坦承][1]這問題。 「自我坦承」是很多人在謀求改變時常忽略的重點。 他們考量改變時,常常只是挑選一個「比較好改變」的部分(容易走的路);而非先承認自己的弱點,從中尋找最核心、最需要被
前兩個月跟一個朋友聊天。 他談到自己的工作與人生有越來越卡住的狀況。平常工作太多了,每天加班都做不完。也因為花太長時間在工作上,老婆自然有微詞。跟孩子說好的周末出遊也常常因為工作做不完而得取消。 更
這幾年演講與授課的邀約越來越多,我搭小黃的頻率也直線上升。對於起的比雞早,站的比馬久,喊的比蟬吵,睡的比貓晚的職業講者來說,小黃真是最佳夥伴。在車上我們可以閉目養神或是準備課程,不用開車看路,更不用找
###邏輯思考把「片段知識」整合起來 記得前幾個月,在Bryan講授完[A101職場大人學][1]的課程後,有個同學 過來問了我一個問題。 她說:「課程中很多概念其實我自己也都知道、也曾片段的想過。
記得之前有一次去某個大學演講。 演講完畢後,有兩個年輕的女生趨前問問題。 問題本身有點複雜,所以在解釋了我的概念後,看對方還是有點困惑,我就跟她們說,這概念其實有好幾本書有談到喔。 我就憑著印象給了
###人為什麼活著?稻盛和夫的人生體悟 人一生的際遇與成就,都是命中註定的嗎? 我現在的選擇,10年後仍是正確的嗎? 下一步該怎麼走,才會通往真正的快樂? 人生再怎麼絢爛,最後還是兩腿一伸,活著的意
這其實一個我們常常被問到的問題。尤其在[〈職場大人學:人際關係與優勢策略〉][1]課程中也常常有同學會反應:「**職場政治我不喜歡、與人競爭我很討厭,我在職場上難道不能獨善其身嗎?不能悶著頭把自己工作
「閱讀」應該是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相信對[本部落格][1]的讀友來說更是如此。在個人資料的興趣欄我都會填寫「看書」,但現在越來越覺得這樣填怪怪的,就像填寫「上網」或「睡覺」一樣,這已經是每天都要做的事
有人問我一個有趣的問題:「若身邊有些朋友常常來抱怨,不管我怎麼給予建議,狀況似乎都不見好轉。 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又會出現反覆抱怨相同的事情。 到底我該怎麼幫忙他們才好?」 這還真是個麻煩但又常見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