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
採訪 · 撰文 吳俊毅

曾因人手不足推掉訂單!晶華如何在一年內將缺工率從 20% 降至 5%?
2023-10-20


2022 年底,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曾表示,飯店業即使迎來解封商機,卻因為缺工只能推掉大筆訂單。事隔一年,晶華缺工率已經從 20% 縮減至 5%,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人資長李靖文分析,缺工分為環境跟企業因素。環境因素主要是疫情、少子化、人口老化等;企業因素則是雇主在薪資、福利、培訓及文化方面都吸引不到人才。前者難以短時間內克服,針對後者,李靖文認為要透過多元方式增加留任的意願,「傳統招聘已經過時,飯店業應該換個腦袋。」
針對Z世代的特性,給予轉換工作地點與職位的彈性
晶華每年都會有大專院校學生來飯店實習,半年或 1 年實習結束後,會邀請表現好的實習生入職,但通常願意留下來的實習生比例不到 10%。
為了提高社會新鮮人的留任意願,晶華 2023 年 7 月底推出一項稱為「iGPS 職場導航地圖」的計畫。新進同仁通過試用期後,可以在 24 個月內,選擇集團旗下包括晶華、晶英、晶泉丰旅及捷絲旅等不同飯店品牌的任 3 個據點或職位來工作。從星級的晶華酒店到平價的捷絲旅、第一線櫃台人員到隱身幕後的廚房內場人員,藉由彈性輪調,新進人員可獲得更豐富的職涯體驗。實施這項計畫後,實習生留任率從 10% 提升至 20%。
李靖文表示推動這項計畫,是觀察到 Z 世代(1990 年代中後期至 2010 年代初出生的人)的價值觀已經和上個世代不同,「他們更有想像力,更願意探討人生真正要什麼。」與其在同一個職位穩定做,這些年輕人寧願透過「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嘗試不同人生。「我就有兩個年輕幹部好不容易撐過疫情,但解封後就選擇離職打工度假。」李靖文想說其實晶華也有各種職位與酒店品牌,與其讓人才外流,倒不如提供內部流通的選擇。
「iGPS職場導航地圖」也讓集團內部職缺更透明,幫助資深員工找到轉職方向,李靖文舉例,旗下有位任職 8 年、表現良好的員工提出離職,一問之下才知道該員工是因為觀察到主管正值壯年、表現也很好,看不到自己升官的可能性,所以打算辭職、向外打拼。該員工後來透過這項計畫媒合到集團內其他符合需求的工作場域,現今在某間捷絲旅擔任管理人員。
發獎金鼓勵員工支援其他部門,擴大職能廣度
除了工作場域與職位選擇變廣外,在疫情肆虐期間,晶華也透過彈性調度人力與發放獎金,來鼓勵員工開發多元職能。李靖文以擔任櫃台人員的小華(化名)為例,原本小華的工作就是日復一日地接待客人,雖然熟練但略嫌枯燥。現在櫃台人力充裕時,小華也可以選擇支援房務、宴會等不同部門的工作。而小華只要在工作時間內支援1小時,就會額外發放 150 元獎金,假如每月支援 20 天,小華將額外收到 3000 元。
李靖文認為,員工除了職能與薪水變多外,也能讓顧客體驗變好,例如小華協助顧客辦理入住時發現隔天是對方生日,明天支援早餐部門時送上的一句生日祝福,可以為顧客帶來驚喜。
加強內部培育力道,邀請英國管家、日本女將當講師
晶華端出的第三道菜是加強人才培育,李靖文表示集團向來重視員工培訓,近期更優化內部使用的「晶華大學」App,這個 App 平時除了用來布達集團內部資訊、預約跨部門會議、表揚優良員工外,還提供教育訓練及線上學習資源,讓員工可以透過單一 App 就完成學習新知、溝通等各項需求。
平時更會挑選櫃台、房務、餐飲等各單位的菁英到不同部門進行長達半年的輪調學習,讓他們對於晶華有更全面的認識,結業後加入「管家組織」,管家們平時隱身在各自部門,並經常在內部培訓課擔任種子講師或在貴賓入住時負責接待。
晶華近期更邀請海外頂尖講師來為員工授課,例如邀請國際管家訓練學院(IGBH,The International Guild of Butlers & Housemanagers)管理人暨首席管家訓練講師韋恩.費斯瑞斯(Wayne Fitzharris),進行為期一周的課程。另外,也邀請日本頂級服務的代表UKAI集團資深專業女將來台分享服務心法,融合東西方的優點,提升晶華的服務體驗。
李靖文表示,藉由以上作法,晶華的缺工率已經從 20% 降到 5%,回到過去水準,甚至接到 200、300 桌的尾牙訂單時,都不用擔心人手不足而往外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