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公司連年虧損,連獎金都打折,你會留下一起奮鬥,還是轉身離開?德商科思創台灣區總經理,成功讓員工心甘情願地留下來,他的方法是開員工大會和圓桌會議。
旗下擁有經理人、數位時代、Shopping Design媒體的巨思文化迎接25周年,攜手和平國小、荒野保護協會在城市造林、落實ESG與企業社會責任。
LVMH、愛馬仕不受景氣波動,擁有有古馳、YSL、Bottega Veneta 的開雲集團卻下跌 4%,利潤下降 14%。怎麼了?
「大家都說計程車是夕陽產業」優酷國際總經理林振崙創業時,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他卻把能翻轉計程車產業成為合作賽局,重視產業結構、策略。
保羅.薩瓦加發現不同產業的人,在擬定變通方案時,出現了 4 種規律:搭便車、鑽漏洞、退而求其次、迂迴側進。
日本消費零售品牌 LAWSON 與日本肯德基(KFC)也要迎接新股東了?日本三菱商事在想什麼?商社大舉轉型、出脫股份,背後的3大考量一次揭密:
《奧本海默》在本屆奧斯卡拿下 7 項大獎,包含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等,片中曾出現哪些深刻金句?
在Google Gemini圖像生成功能出包緊急暫停後,外界漸漸有呼聲認為執行長皮蔡應該下台,需要一位新領導者推動科技巨頭改革。
韓國三養集團(Samyang)近2年憑一款經典辣雞麵,接連打進美國沃爾瑪、好市多通路,去年股價成長7成,背後功臣是沒有食品科學背景的豪門媳婦金廷修。
台積電熊本廠短短兩年便落成啟用,這背後是日本政府的支持、索尼的協助及當地勞工日以繼夜辛勞的成果。
Uber 2023年實現了 11 億美元的營業利潤,是公司業績 15 年來的轉捩點,外媒分析,可能要歸功於 2017 年上任的執行長科斯羅夏希。
電商界震撼彈!全球最大金屬塑膠複合版製造商森鉅科技材料砸3.47億,收購旗下擁有生活市集、松果購物的創業家兄弟60%股份。森啟看上的是什麼?
日本百圓店大創(DAISO)創辦人矢野博丈辭世,享壽 80 歲。從流動攤販做到全球 5,200 家店!矢野博丈的經營、管理哲學:不能一味壓低售價⋯⋯
公司要收起來,就必須完成「解散」與「清算」的法定程序,才能完全退場。除了自願收起來的「任意解散」之外,還有兩種你不知道的「法定解散」與「強制解散」。
《巧連智月刊》停刊震驚了出版業,其實不只台灣,日本也有類似狀況。日本紙本出版市場規模狂崩 1600 億日幣,媒體業想轉型,可以參考日本經濟新聞的策略:
川方這家本來不在絞盤產業的公司,開發出的專利,竟然連美國第一大品牌當時的CEO都來拜訪,這大概是20年來,絞盤業界最重要的煞車專利。
近10年來,日本罐裝咖啡銷量共下降了60%,為挽救頹勢,三得利、伊藤園紛紛出招,雖然方式不同,但共通點都是將客群最大化,拯救銷量危機。
微軟能夠在AI競賽中領先要歸功於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他上任以來,帶領微軟從個人電腦領域往AI前進,加上雲端計算的發展,讓微軟的市值突飛猛進。
Google 威脅分析小組的研究人員在近期發現,Google Chrome 與 Excel 存在安全漏洞。具體可能存在什麼影響?企業如何有效防禦?
近期日本燒肉業態出現變化,個人燒肉(一人燒肉)風潮更吹進臺灣、掀起一波新熱潮,眾多品牌如燒肉 LIKE、燒肉 Smile 超夯。背後的關鍵因素是?
全美最大的消費型電子與家電產品零售商,曾在2012年遭遇營運危機,單季虧損超過17億美元;卻能在一系列改革後,讓 ROIC 從負值爬升至 22.7%,
愈是成熟且可預估規模的產業,愈容易吸引大量的同質性競爭,企業該如何避免深陷同業間的「內卷」危機?
全台 400 多家麥當勞,已有超過一半以上都換上新面貌:兒童遊樂區與 McCafé 吧台等設施都將逐漸走入歷史,改裝費「比開一家星巴克還貴!」
和碩出讓世碩昆山廠控制權給「策略投資人」立臻精密,2 現象值得觀察,首先是立訊「公開否認」跟立臻精密是母子公司;其次,和碩保留業務接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