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7-11 母公司 10 日公布拆分計劃,將表現不佳的業務拆分,並聚焦在超商經營,以應對 ACT 集團的併購攻勢。井阪隆一表態不想賣的原因是:
三星第三季業績公告,營收相比 2023 年同季度成長 274%。但營業利潤僅有 9.1 兆韓元,遠低於市場預期,三星對此罕見發布公開道歉信。
Panasonic集團2023年股價低迷,公司面臨危機。CEO楠見雄規祭出改革措施,讓各部門為公司業績負責,加快決策速度,並提升利潤。
美國星巴克(Starbucks)前任 CEO 納拉辛漢僅上任 17 個月就被換掉!星巴克危機換帥,背後問題可能比想得更複雜。其中之一便是儲值金:
2010 年初日本航空背負2.3兆日圓的負債、瀕臨破產,資遣1萬6000名員工。稻盛和夫花不到三年,就讓日航起死回生。
加拿大零售集團 ATD 有意收購日本 7-Eleven 母公司 Seven & i,美洲公司為什麼會想買日本企業?美洲超商龍頭為何提親 7&I 控股?
成立於1892年的跨國工業巨擘奇異公司(GE,General Electric),在20世紀末一度成為全球最有價值企業。然而,2018年它卻被道瓊工業平均指數(DJIA)除名,標誌著它不再是美國重要的企業之一,為什麼會有這種戲劇性的殞落?
美國國會於2024年對航空製造公司波音(Boeing)展開聽證會調查,由於多起飛安事故都指向波音在製造設計跟管理上的疏漏,究竟波音能不能挽救商譽?
氣勢正旺的日本餐飲業,「關店數」跟「新開數」卻差不多高?找不到人、展店就受阻,營業額很難衝上去!丸龜製麵母公司怎麼解?
長達4年,韓國科技巨頭三星電子(Samsung)都不再提「世界第一」。根據《朝鮮日報》報導,過去十年間,三星電子的財報從充滿自信,到連內部都沒有信心。
日本個人麵包店正在悄悄消失!數量減少 630 間、來客比例跌破 5 成。明明個人麵包店的商品數也不少,為何在數量在減少?推測有以下 3 個原因:
從禁用到全面採用,摩根大通想通了!摩根大通 CEO 傑米・戴蒙(Jamie Dimon):企業領導者應該直接參與 AI 和其他技術的引入,而不是⋯
愛迪達於7月底公告,2024年第二季營收達58.22億歐元,較去年同期成長9%,優於市場預期,甚至股價在過去12個月內飆升了23%,究竟如何逆轉頹勢?
導入 AI 能提升工作效率?員工:工作反而更累更多!Upwork 指出,96% 企業高層相信 AI 能提高公司的生產力,然而 77% 的員工卻表示⋯⋯
在講求ESG、永續的趨勢下,減少食物浪費已是刻不容緩的任務,各國無不做出許多努力,日本又是如何因應?值得台灣借鏡、學習。
在競爭激烈的日本定食市場,大戶屋(Ootoya)與彌生軒(YAYOI)常被消費者拿來比較。大戶屋被彌生軒超越,如今要靠 3 個策略急起直追:
公平會宣布不禁止統一與香港商雅虎資訊公司結合案,未來統一可使用 Yahoo 台灣電子商務品牌。羅智先到底看上什麼?從行銷 4P 解讀背後「棋局」:
婚宴集團御頂慘虧 5 年,前台鋼大將卻低接吃下… 過往重整戰功不斷,「餐飲門外漢」這次如何贏?
日本7月3日睽違20年推出日圓新鈔,不但視覺辨識度更高,防偽技術也同步升級!但為何卻成為自動販賣機業者的頭痛難題?
西南航空曾因老舊系統出包,導致上萬航班取消,大量旅客無法即時回家,反映其對新科技投資的牛步。
科科科技一波三折的上市之路,最終仍無法完成最後一哩路,掛牌前一週竟宣告上市案失敗,市場充滿許多問號,也掀起股票評價的爭論。
「我現在終於可以坦然、有自信地回答這一題,⋯⋯我來這裡是有價值、有作為的。」陳漢銘口中的問題,是他2020年3月接任台灣虎航董事長後,外界對於他的質疑:一個航空門外漢,憑什麼管理航空公司?
誠品生活宣布,2024 年 9 月將在台北車站商圈重開一間 800 坪的中型店。吳旻潔透露,這是誠品再次進駐台北車站商圈。未來力拼轉虧為盈:
波克夏.海瑟威目前市值逼近1兆美元。巴菲特公開表示當初買下波克夏是一個愚蠢的行為,他是如何帶領一家曾經狀況很糟的企業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