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平台 foodpanda 加收平台費,北北基 5 元、桃竹 3 元,引起許多討論:疫情間外送營收不錯吧,為何漲價?其實從日本市場就能看出端倪:
富士底片公司(Fujifilm)在日本相機銷售量超車領先的 SONY 與老牌相機大廠 Nikon,靠的是「吃底片的相機」?
號稱「豬王」的神農獎青農鄭育松,如何培育出讓米其林餐廳也搶用的大理石花紋油花豬肉「新增丰黑豬」?
先前全家上架一款「無塑植纖杯」,旋即銷售一空、引發熱議。背後關鍵技術,來自台灣在地小廠「立昇量子纖維」。
將鋁合金板放入油壓機內,下一秒,一個麵包烤盤就成形!從平價的全聯阪急麵包、多那之,到嵜本高級生吐司專門店,都用這家「亞洲烘焙模具王」的烘焙器具!
你對馮宇的設計一定不陌生,走進全家買個「匠吐司」,這logo就是他的設計。有許多好的設計,他仍不居功,認為只是將好東西視覺化成符號,傳達給目標客群。
林世鵬接手街口電支 IT 團隊時,首要困難就是待解決問題太繁瑣,無力投入新需求開發。於是他開始減少不必要任務,並發展出能適應變化的系統,解決人力問題。
台北富邦銀行2021年推出「智能防駭特權治理系統」,這個資安系統專案歷時3年、共有500多位IT人員參與,混合使用瀑布式專案管理與敏捷開發才順利完成。
專案無法順利完成主要有2個原因:不清楚必須完成項目,以及錯估時程。善用工作分解結構、流程分解結構、待辦清單等管理工具,得以有效解決專案拖延問題。
為什麼客戶對於專案的要求總是一變再變?最大原因是團隊沒有事前真正釐清客戶的需求,或是客戶只能提出模糊概念。透過步驟引導客戶說明清楚專案需求,為首要任務
當好市多認為已經收取足夠的利潤,就會開始打折。陷入這種魅力的顧客在享受完購物後,用熱狗填滿幸福。這也會產生一種稱為「錨定效應」的效果。
以快速迭代再修改為核心的敏捷專案流程,也許會讓人誤解為不用花時間寫計畫書,邊做邊試就好?本文以下分 5 點澄清採用敏捷式專案管理常見的迷思。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29)日在立法院以「乳酪理論」回應「0303 興達電廠事故致全台停電專案報告」的質詢,「乳酪理論」是什麼?
如果把焦點放在設定目標、優化流程、控制進度,就可以盡量避免認知落差、進度拖延等人為失誤,交出高準確性、高完成度的成果。
2020年聯想集團Lenovo電腦以24%市占率,位居PC龍頭。香港商聯寶電腦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監許堯能分析,下半年景氣復甦,加快研發與生產速度,才能拿下訂單,取得市占。
敏捷團隊運作的辦公空間長什麼樣?有別於以往個別團隊的埋首苦幹,辦公室要為了「頻繁且跨團隊的溝通」而打造,方便運用外部資訊獲得刺激,激發創造力。
鈦坦科技在導入敏捷管理後,成為台灣少數有「全職」ScrumMaster的公司,這個職位在做什麼?
邱倉沛憑著堅實的紡織業務經驗,創立宜新實業,毛利率連年攀升,2021 上半年的新高 25.5%,高於同業 5~12 個百分點。
在2019年底,新冠肺炎爆發,許多醫生、院長找上豪紳纖維科技董事長陳明聰,想要跟他買口罩、防護衣。陳明聰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他們不跟原有供應商批貨,反而找自己這個「做無塵衣」的想辦法?
面對層層分包的供應鏈, 品牌該如何控管各級廠商?為什麼會產生非法外包問題?原因可能在於買方不了解供應商的立場
提到精品家電品牌戴森(Dyson),吸塵器會是多數人第一個閃過腦海的產品,但它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習性,工程師也是如此,他們容易看別人的程式「不順眼」,想要全部重寫。但公司禁得起這樣「砍掉重練」的資源浪費嗎?
台灣古早味蛋糕汽水(台湾カステラソーダ)在日本掀起旋風!古早味蛋糕也能做成飲料?而且是汽水?對製造商來說,開發「話題產品」為何比「一般產品」有誘因?
一般疫苗需要10年時間開發,為什麼Covid-19疫苗可以「超速研發」,最先完成最終臨床試驗的輝瑞和莫德納只花8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