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來台10年迅速展店,如今全台已有 22 家店,以店數來說,台灣穩坐 GU 海外市場第一寶座。
鳥貴族年底前將在台北信義區以及大巨蛋商圈開出街邊門市,在今年下半年,就要一口氣開出韓國、香港、美國店。它為何敢在短短一年內展開多國布局?
有效的策略制定不在於一份厚重、完美的計畫書,而在於找出關鍵問題,制定可快速驗證的方案,並且在執行過程中持續學習與調整。
自2014年GU台灣首店插旗信義ATT,十年來台灣GU店數已達22家,若以店數計,台灣穩坐GU第一大海外市場,比中國、香港合計還多。
今年電商營收下滑的數據引發了「電商衰退論」,但我並不認同這樣的說法,我相信線上購物仍然會持續成長。
富邦媒體科技momo在今年迎來20周年,總經理谷元宏表示,20年來momo從電視購物公司轉型成電商領導品牌,「這個轉型工程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食品霸主元進莊採用智慧化密閉式禽舍,監控養殖環境與雞隻狀況,把養雞這件事變得科技又科學,也是台灣滴雞精的創始者。
《台灣米其林指南》推出6年,北、中、南餐廳爭相摘星。然而,米其林是追求生活品味,星級餐廳的經營模式,與連鎖品牌仍有很大差異。
流通與服務業,維持老顧客,或是開發新客源,是長久以來的兩難問題。維持老顧客有其風險,產品和服務還是需要不斷創新,兼顧熟客的感受,同時吸引新客群。
華城電機在2022年股價年漲幅620%,居全台上市櫃公司之冠。此後漲勢依舊強勁,2024年7月,華城與台積電股價同時突破千元大關。
說起一場讓地面為之震動的演唱會,你我腦中的畫面可能是歌迷搶票、排隊進場,彼此沉浸在感人歌聲中,留下美好回憶,然而必應創造董事長周佑洋說:「娛樂產業的市場,其實很B2B。」業界稱他「洋公」的周佑洋入行將近30年,從夜市簽唱會、舞台燈光音響設備,一路到五月天巡迴演唱會,他舉辦過大小活動超過萬場,身為「台灣最會做演唱會的人」,周佑洋在業界開創許多變革。
北京鼎泰豐宣布重大消息,包括北京、天津等「華北」14家店,預計在10月底結束營業,會影響 800 名員工。
鍛造輪圈大廠巧新在2017爆發經營權之爭,前任總經理跳槽,當時的財務長黃聰榮接任董事長暨總經理,帶領公司 5 個月完成上市、營收創新高。
中信金於今(20)日下午發布重訊表示,「董事會決議通過向金管會申請投資新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這個消息,也為延宕已久的「新新併」僵局投下震撼彈!
在2024年7月,台灣產業創生平台董事長黃日燦,發表自傳《黃日燦傳》。一貫低調的林憲銘更擔任首位致詞人,黃日燦不只是律師,也是許多企業的策士。
國際美妝大牌雅芳驚傳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據各家外媒報導,美國非營運控股公司「雅芳產品公司」已於12日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
京城銀行自今年 4 月以來和許多潛在買家進行招親協商,據傳近期因價格問題,使得談判遲遲未取得共識,因此決定不再續談,先專注於經營。
台灣大哥大將「企業應用 AI 的 5 個維度」當作策略框架,具備周延、互斥的特性,能夠完整覆蓋企業在應用 AI 時要思考的範疇。
愛爾達科技已 4 度取得奧運會的台灣轉播總代理權,顯示愛爾達具備應對大型賽事轉播及面對突發狀況的即時調度能力。愛爾達怎麼做到?背後又有哪些市場考量?
現在日本車企形成2大聯盟,一個是本田-日產聯盟,另一個是豐田聯盟,背後暗示著日本汽車產業面臨的轉型危機,以及在電動車市場,他們要如何追趕。
微軟 (Microsoft)跟 OpenAI 之間的關係開始變得複雜,微軟剛剛決定將 OpenAI 正式列為 AI 與搜尋引擎的競爭對手。
生活美妝百貨龍頭寶雅7月29日召開董事會通過今年第二季財務報告。本期營收較同期增加10億元、淨利達12.9億元,淨利率約11%,傲視零售同業。
刁民酸菜魚成立於 2019年,是市場先行者,全台有6間店。在後進者不斷追趕之下,刁民去年營收仍突破10億元新高,今年上看12億元,他們主要靠3大策略。
LINE Pay 26 日正式提出上市申請!自一月登興櫃至今滿半年表現良好,甚至一度成為千金股王。國內支付業競爭激烈,LINE Pay 如何突圍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