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經理人來說,最難的不是如何改善團隊的爛表現,而是如何面對表現平庸的團隊。有些員工是工作能力差強人意,卻又沒有到需要辭退的地步,可是你很清楚,再面試一次你大概不會錄取他。
在一些公司,企業運轉完全失靈,員工整日怨聲載道,恨不得立刻辭職。而在有些團隊,每個人都合作無間,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丹尼爾.科伊爾(Daniel Coyle)帶著他的新書《The Culture Code:The Secrets of Highly Successful Groups》接受了沃頓知識在線節目的採訪,分享他的研究成果。
大部分的公司都會有客戶管理系統,還會提供業務代表平板電腦,希望藉由電子化系統提高業務團隊的效率與效能,但大多成效不彰!為什麼?因為系統設計以管理為目標,無法符合業務人員的需求,就算即使系統建構良好,但大多數業務人員也只是填入公司期待的拜訪計畫與拜訪記錄。
創業的第一步是尋找人才,建立新創團隊,這時要運用桶幫理論,找到專業人才來彌補你的短板;第二步是專注於目標市場,即使待在紅海,也能透過強化產品的購買考慮因素找到藍海。
「我還沒到新辦公室,部門人已經走了 1/2。」震旦集團雲端事業部資深總監林敬寶回想剛接任的情況。以辦公室設備為主力事業的震旦行,2014 年成立雲端事業部。最初起步緩慢,去拜訪客戶,客戶還會反問,「你們還有做軟體喔?」
在嬌生橫跨 60 國的 4 大事業體(消費品、視力保健、醫療器材、藥廠)中,消費品事業近年在台灣的表現卻不如預期,業績一度雙位數負成長,導致人員異動頻頻,讓總部懷疑台灣是否還值得投資。
Steven 是公司裡出了名的高效老闆,因為 Steven 自我要求極高,他對同仁也少有 「和顏悅色」的時候,同事們都很怕跟他一起開會,而且被罵得愈兇的同仁,似乎也沒有表現得更好,甚至原本在他部門的同仁一有轉調的機會就想調離。
「你的員工做過哪些工作,他的人生想完成什麼理想?」不見得每位主管都能回答出這個問題,甚至還會訝異,覺得這跟主管的工作職責有關係嗎?
員工離職對公司而言是有成本的!根據統計,一名員工離職,會造成公司損失該員工 33% 的薪水,這些成本可能反映在應徵過程或是業務空窗期等,對公司財務並不是好消息。換言之,留住員工可以省下公司不必要的開銷。
去年在《得到》聽到可口可樂教父唐納德 ‧ 基奧(Donald R.Keough)的《管理十誡》覺得很不錯,就在我每天的 excel 工作表上開了一個 tab 紀錄上去,這樣子不時可以看到。
早在 15 年前、年僅 18 歲時,職業網球運動員瑪麗亞.莎拉波娃(Maria Sharapova)就寫下體壇歷史,成為當時全球收入最高的女運動員,並在那之後連續 11 年,蟬聯《富比世》(Forbes)所公布的「女運動員年收入排行榜」冠軍。
管理就是把管人、管物、管事這 3 件事最佳化,運用最少的資源,創造最大獲利。但是要如何管理好組織內的人、事與物,正是管理者要學習的課題。
為什麼這位超業如此努力卻無法獲得晉升?Top Sales 當然是好的實幹家,但如何從 work hard 的實幹家變成一個 work hard & smar t的市場開發領行者(Initiator),並且成為領導業務團隊前進的人選?我認為必須落實行銷及銷售成功的第一步驟:「以終為始的市場區隔與產品定位」,其中包含幾個關鍵想法與過程:
剛落幕的高雄市長選舉,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在兩位候選人明顯不同的 MBTI 性格類型,韓國瑜 ENFP的性格與陳其邁 ISTJ 性格所產生的影響,在辯論場上及競選過程中都表露無遺。
歲末年初的轉職季又到,根據 yes123 求職網調查顯示,有 84.7% 的上班族考慮在農曆年前換工作,其中餐飲住宿與休閒旅遊業是最想轉職產業第一名,有三成的受試者都考慮換新工作。
近 10 年來,世界頂尖企業的執行長、高階主管的國籍,不斷出現「印度裔」3 個字,讓人不禁好奇:到底這些印度領導者,有哪些厲害的個人特質?以及身為「非印度人」的我們,是否能吸收、複製他們的成功模式?
去年夏天,美國加州發生森林大火時,曾獲艾美獎(Emmy Award)的美食頻道 Food Network 主持人蓋.菲里(Guy Fieri)投入救災活動,在現場協助供應上萬戶災民免費伙食,引發網友稱讚他在百忙之中還能見義勇為。
過去 6 年來,我們讓原先不到 10 人的新創團隊,長大成一支 200 人的團隊。人手多了,公司才能趕快把事情做大、做對、做好。關鍵在於,何時該給「人」限制和規定、何時該給「人」彈性與自由,才是最艱難的一門課。
當全世界的大公司都在追求制定出越來越詳細的工作規範,或設計出完美的SOP來確保公司生產力時,美商泰優(TaskUs)卻反其道而行:透過扁平式管理塑造出「沒有標準流程」的企業文化。
「公司的一切,取決於團隊有多少動能。」 ── 史丹佛大學商學院組織行為學副教授格里爾(Lindred Greer)。 團隊是公司組織最基本的單位,當團隊合作良好時,公司可以設計、生產,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而優秀的領導者,正是能有效建立、管理團隊的人。
每當你聽到主管誇獎某業務談下大客戶、某個口條好的同事為部門爭取到多少資源等等,心裡總會有點不平衡,覺得自己和其他人東奔西走彙整資料、做好各式繁瑣的行政庶務,付出的一切努力好像都被視為理所當然。
對於中高階經理人而言,如何吸引好人才、籌組好團隊,是一門重要卻困難的工作。有了好的團隊文化、管理方法,不僅能提升成員的產值和績效,也能創造絕佳的營收表現。舉例而言,真好玩娛樂科技(9Splay)便透過樹立團隊價值、實踐團隊文化,把同舟共濟的使命感深植於所有成員心中,讓好的人才願意付出投入,達成高效團隊目標。
不少主管覺得自己的團隊散沙一盤,沒什麼向心力,羨慕其他部門總能眾志成城、齊力斷金。這種狀況也發生在 Google 之中,他們想弄清是什麼原因造成兩者的差別,展開了「亞里斯多德計畫」(Project Aristotle)。
自私、惡劣的壞主管,通常會成為員工工作上的阻礙。但現在,即便用意良善的主管,竟也可能無意識地暗中破壞團隊工作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