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洛普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員工投入度自疫情爆發以來持續低迷,而且最「沒勁」的是年輕人。敬業度下降的主因之一是職位要求與前景不明。
給予回饋不只是管理階層的事,有效回饋能改善組織文化與氣氛,促進職場人士的成長。如果不知道如何給予回饋,第一步就是必須留意 When 跟 Who。
若公司連年虧損,連獎金都打折,你會留下一起奮鬥,還是轉身離開?德商科思創台灣區總經理,成功讓員工心甘情願地留下來,他的方法是開員工大會和圓桌會議。
要討好型人格變得有擔當、有堅持相當困難,畢竟這就是個性的一部分,但身為主管,我們就是要有魄力、有堅持,守住底線。因為我們永遠不可能討好所有人的。
在面對部屬配合度低的情況時,主管應該先進行診斷,找出問題的根源,並針對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行動計劃。主管可以透過適當的方法,改善計劃或相關培訓等來解決。
擁護情商的領導人需要親身示範。有四種行為可以帶來影響,改變組織整體文化的風氣:
健喬信元董事長林智暉棋齡將近一甲子,他也將圍棋的復盤之道應用於事業,經常回顧關鍵那一手,有沒有別的下法。
秉持「不能虧錢,要賺錢」的創業理念,46 年來,即使歷經產業起伏,儒鴻的財報沒有一年出現赤字。董座洪鎮海的經營祕訣是?
Uber 2023年實現了 11 億美元的營業利潤,是公司業績 15 年來的轉捩點,外媒分析,可能要歸功於 2017 年上任的執行長科斯羅夏希。
JW 智緯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張敏敏指出,在極端特殊或令人喪氣的情況下,領導者能透過「可視化領導」逆轉逆境。怎麼做?為何主管該懂得刷「存在感」?
我剛開始擔任管理職時,總是興奮地提及我團隊的人數,總覺得好像團隊人數愈多,自己愈是一個厲害的管理者。經歷十幾場面試後,我有了新的看法。
黃仁勳近期在《紐約客》的訪談分享了他的成長故事、創業歷程,而他所擁有的創業精神,在他的生命歷程中似乎都有跡可循。
cama café創辦人暨董事長何炳霖曾經開放員工預約行事曆,並參與公司所有會議,但行程因此被很多小事情綁住。直到一次意外讓他重新思考自己該做什麼。
年輕工讀生上班特別愛滑手機,怎麼辦?經理人 AI Coach: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軟的不行,那來硬的、改成硬性規定,溝通效果會比較好嗎?
舉辦一場用心的年會,能協助企業減少員工心中的不確定、增進員工的參與感,並能聽到真實的回饋,讓企業所有人往相同方向前進。
金馬獎一路走來第60屆,歷經 2019 年之後中國抵制與疫情衝擊,擔任金馬執委會執行長一職來到第15撚的聞天祥,如何走過風雨飄,帶領金馬重振光環?
失去員工不只會對團隊士氣造成影響,代價也很昂貴,《哈佛商業評論》整理了8個領導地雷。
與其被動等待英明的領導者,建立有意義的工作環境,何不讓自己從自私自利轉變為服務他人,主動創造一個讓人們感到尊重、傾聽、受重視的工作環境?
BU概念源自於美國大型企業,目的是把企業規模切割成小而精幹的營運單位,加速決策與執行。然而,許多中小企業其實不適合BU架構,強行推動反而會導致競爭與內耗。
公司新入職一批年輕同事,但怎麼在溝通上,總是有點對不上頻率?想跟Z 世代溝通順暢,還得先了解他們在想什麼、對工作的期待。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許多公司從遠距辦公,改回實體辦公的舊制,卻面對反彈聲浪。亞馬遜(Amazon)告知員工每周必須進辦公室3天,出現了罷工現象;蘋果(Apple)與華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員工簽署請願書,也拒絕重返辦公室。
全球前 2 大電源供應器製造商的光寶,在 3 年間將毛利從 17% 拉高至 23%?邱森彬以「領導組織轉型,聚焦高價值、高成長事業」回答。
比爾蓋茲在創立微軟初期,記住了公司所有員工的車牌,好掌握員工工作時長,最近採訪證實此事。他也表明自己相比賈伯斯和馬斯克更友善。
案子尋求內部溝通,就像跨部門勾稽,以機率來說,一個人做決定,對錯各占50%,2個人都做錯的機率是25%(=50%×50%)。多人多部門審議,能降低失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