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創辦人馬克‧佐克伯(Mark Zuckerberg)2015年10月24日在北京清華大學以中文為學生授課,分享三個他創辦臉書的故事。 >他在演講中提到:「**做事情的時候,怎麼做不是
你有沒有感覺到一股消極負面的氛圍籠罩我們的社會?我有,而且我很擔心,我希望你也在擔心。我雖然習慣了計程車司機邊聽電台廣播邊抱怨的常態,但我很訝異,竟然有越來越多人加入抱怨的行列。周圍的朋友、在工作上接
我在台灣工作已經好幾年了,我在所服務過的職場裡觀察到一個共通的現象。 我發現,台灣的年輕人期待著一個與現況不同的職場環境。他們希望職場內能更有趣、更有創意、有更多共同創作的機會。他們也希望投入的努力
一名研發主管部門底下有兩位美術設計,一位是非常優秀的A先生,另一位是比A稍差的B先生,該名研發主管打算升A當主管,卻遭到A的拒絕,理由是:他喜歡美術設計工作,當主管要帶人他沒興趣,如果硬要他當主管,他
有一個同學這幾天打電話給我,問了我一個很神奇的問題:他們公司有同事在報到時和公司簽了一張「技術股發放通知書」,裡面載明員工到職工作滿三年後得領取股票若干股,然後如果工作不滿三年的,每工作滿一年得依比例
Google「20%時間計畫」的制度,可以吸引、激勵和保留那些頂尖人才,不用擔心在創新的過程中失敗,會損害到個人職涯的發展;可以讓員工在自由研發時間中磨練自己的技能,並且進行知識分享。 在一個知識分
近十年來,「熱情」(passion)成為職場學中的關鍵辭彙,不管是企業家、創業家、人力銀行以及所有媒體,都不斷耳提面命地提醒職場新鮮人,面對工作要有熱情。 工作熱情是什麼?這應該是一種強烈的內在動機
這是過去在客戶端發生的案例,那次我一樣帶著產品方案到客戶那做第二次簡報,該會議來了不少人,看來大多是中高階主管,根據過去的經驗,客戶排出這樣的陣仗大多代表這個產品的引入可能與公司內眾多單位相關,要大家
「企業文化」指的是能促進公司發展的內部共同價值、態度、標準、信條。良好的企業文化,能給公司帶來無窮利益。然而,很多公司並沒有重視這點。就像很多老派的執行長會認為,「生意」第一,「人」,永遠是第二位。但
當老闆太忙,有時候真的很容易疏忽了自己的員工。長久下來,這對公司會是很大的傷害,因為不了解自己的員工,不知道他們要的是什麼,可能你的員工,心早就不在這裡了。 ClearCompany的聯合創辦人暨首
經營環境越來越不可測,企業的安身立命之道為何?我的答案只有兩個字:簡單!我對這兩個字的體會,來自多年前的經驗。當時公司裡有一位重要主管,經常私下找我彙報工作,內容不外乎他管轄部門裡發生了多少疑難雜
2006 年 Google 宣布在臺大舉徵才,在臺北 101 舉行的記者會上,出現了幾個新臉孔:幾位現役 Googler,風塵僕僕從美國山景市(Mountain View)飛來,任務是為臺灣 Goog
對一般企業來說,通常都是有需要才會開缺,設立職缺後,再找人補該職缺。但是,Google卻不是這麼做。 Google是看到高手就先找進來,因為在業界中好的人才難尋,常常要找很久才找得到。而且好的人才被
###部分台灣品牌正迎頭趕上 面臨來自中國的劇烈競爭,許多傳統製造背景的企業將未來聚焦在品牌經營和行銷,大多在東南亞和其他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製造業重鎮,當中也不乏許多台灣企業。 創投和其他資歷較深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一個心理學名詞:雙重束縛(double bind),它指的是「一個人處在矛盾情境下,不管做什麼都不對」。這名詞最初是用來解釋精神分裂症的起因,但仔細思考之後,才驚覺我們遇到最多雙重束
這個東西最討厭了,不但成為自吹自擂的藉口,也無法激勵人心,反而限制了進步的動力。到底是什麼東西這麼討厭?**就是組織圖!**你一定知道這種圖――一堆框框用線條連成樹狀,最上面是老闆,下面的每個框框都代
「創新」是你們公司重要的競爭力嗎?然而,如果你的公司規模越小,創新的能力很可能就越難具備。萬一這件事情是真的,小公司該如何補強自己的創新能力? 這項讓人意外的發現,來自企管顧問公司Robert H
2015年,日本終於找到減少員工晚上加班的方法! 這個方法就是鼓勵員工早上加班!你以為這個作法很笨的話,那你就太小看日本了! 之前「[在日本會很常加班嗎?][1]」一篇文章裡提到,雖然在日本工作常有
不只專注,更要能看清局勢。過去兩年,趨勢因應後PC的變化,做了不少調整,包括調整架構及鼓勵內部創業。一手帶領趨勢抓住轉型契機的陳怡樺,如何面對這場行動變局? ###Q:對趨勢而言,怎麼看目前行動應用
身為全球市值最高企業的領導者,今年54歲的蘋果執行長庫克認為,**改變世界比賺錢更重要**。庫克不僅獲選為《Fortune》2015年全球最偉大領袖,根據報導,他還計畫捐出全數個人資產,估計總金額高達
如果你是迪士尼樂園的主管,你希望員工如何看待自己?是穿著布偶裝的計時工? 還是創造幸福感的人? 你若是希望員工選擇後者,那麼,有沒有可能每天只花一分鐘領導員工,就達到這個效果? 1980年代,領導
我一直覺得要了解一家企業的面貌,一對一的面談方式是最理想的,因為只有在這個時候,所有成員才能無所顧忌地分享自己對企業的真正看法。在最近幾年中,我開始聽到一些令人擔憂的聲音。 在許多面臨轉型的企業中,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12月7日在北京的浙江企業商會換屆大會上發表了演講,他提到「**市場不相信掌聲,而是相信結果。**」「企業家判斷未來不能聽經濟學家,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家最能夠感受到時代的變
每個公司都大力聲稱要避免「馬屁文化」,但為什麼阿諛奉承的文化仍舊如此盛行? 回答這個問題時,葛史密斯以寵物狗比喻公司裡的馬屁精:狗兒不會回嘴、不在乎你是否喝得醉醺醺地回家,是你在家中最好的朋友。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