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1

你的員工敢介紹朋友來上班嗎?一份調查,戳破企業形象是否「廣告不實」

採訪.整理.撰文 簡鈺璇
2023-02-24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工作經驗分享網站、PTT 討論區,常看到的企業負評之一就是「名實不符」,徵才網站明明寫三節獎金,中秋節來臨,老闆當作沒這回事;面試時強調人才是最大的資產,卻在疫情嚴重時,仍強制員工到公司上班。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人資長林瓊瀛表示,雇主品牌不是徵才形象廣告,品牌塑造要跟產品呼應,不然就是廣告不實。

反過來說,最有效的徵才廣告,一定是自家員工的宣傳,他們想在這裡工作,願意介紹朋友到這裡來工作。因此,企業必須傾聽員工想法,據此改善,在內部員工認同度高的情況下,再向外構建雇主品牌,才能獲得求職者的青睞。

延伸閱讀:你讓人「信得過」嗎?怪同事難溝通前,先問自己是否做到3件事

從員工滿意度調查,了解福利、薪酬與晉升制度

那麼該如何確定自己是否為員工心中的好雇主呢?員工意見調查就是很好的工具。領英(LinkedIn)出版的《人才吸鐵石》依照員工與公司連結度不同,將員工調查分成 3 個層次。

第一層是滿意度調查: 了解員工工作的實際感受,亦即上班是否快樂,可用「工作描述量表」來測試,有 72 道題目評估工作滿意度 5 個面向:工作本身、報酬、晉升、上級和同事。

第二層是承諾度調查: 員工願意持續留在公司,可在問卷中加入「明年是否考慮轉職」相關題目,進而分析他們考慮離職的原因,採取解決方案。

第三層是敬業度調查: 員工願意為企業投注更多心力,像蓋洛普(Gallup)Q12 評測法,透過 12 個關鍵問題了解員工對組織使命、工作成就感的想法。

《人才吸鐵石》提醒,員工滿意度高,僅能代表他們工作很開心,不代表他們願意持續為企業效力;但滿意度低落的員工,也很難具備敬業度和承諾度。人資單位可從員工比較好回答的滿意度調查著手,了解他們對於目前公司福利、薪酬、晉升機會的看法,從中找到具體改善的方向,再以提升員工敬業度為目標,增加組織忠誠度相關的調查。

WTW韋萊韜悅亞太高成長區員工體驗諮詢業務負責人周秉奇表示,近年還增加第四層永續敬業度調查,除了在意員工是否自發性投入心力,更重視工作環境能否支持個人生產力的發揮,並照顧他們的身心福祉。企業如何在追求高績效之下,確保員工長期不會身心俱疲亦是重要的課題。

增加短期、時效性的調查,掌握人才需求變化

匿名、全體員工意見調查的好處是,企業能定期蒐集信效度高的資料,分析員工在福利、獎酬或管理制度的感受變化。

不過,因應外部情勢快速變化,周秉奇提到,企業也開始調整調查形式,減少全面性員工調查的題數,再加上一些短期、具時效性的脈動調查,例如:企業執行ESG的滿意度、混合辦公成效調查、多元包容職場建構體驗。藉由貼近趨勢的調查,掌握人才需求的變化,驗收和改善行動成效。

部分企業也會加入「職涯周期」調查。周秉奇舉例,有些企業會跟人資系統串接,像新手主管上任第一天會收到職涯輔導調查,累積一定的調查數量,系統會產出報告給主管參考,了解員工在每個關鍵時刻的需求,據此優化員工體驗(員工在企業內部整個生命周期的感受)。

延伸閱讀:夠不夠專業,看你寫的「會議紀錄」就知道!正確的紀錄 3 技巧

林瓊瀛提醒,意見調查之後,最重要的是後續的改善作為,資誠做法是直接在敬業度調查問卷中,列出「針對去年的調查結果,你是否具體感受到改善?」問題,督促相關單位提出改進措施。

《人力資源管理12堂課》提到,當每位員工能將企業所做的努力、提供的福利,轉化成對組織的支持與認同,就能逐步建構好的雇主品牌,由內而外,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083員工敬業度調查可反映出雇主品牌的成效
經理人
繼續閱讀 人力資源管理
相關文章
領導 Leadership > 團隊管理
feature picture
2

部屬們能力優秀但關係緊繃,怎麼辦?寫一份「團隊合約」,降低不必要的衝突

整理.撰文 林庭安
2023-02-18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2022 年發布的《希望與恐懼調查報告》,全球有 19% 員工可能在未來一年轉換工作,台灣則為 10%。員工在考慮換工作的時候,除了薪資之外,有 54% 的台灣人會思考是否能在工作中真正做自己、52% 的人則是會在意所屬團隊是否會關心自己的幸福與健康。

資誠人資長林瓊瀛表示,現在的員工不只追求合理薪酬,他們還希望能對自己的工作方式有更多的控制權,也希望能從工作中獲得更大的意義。

網飛(Netflix)前人才長珮蒂.麥寇德(Patty McCord)也認為,工作上真正且持久的快樂源自於解決問題,以及和那些你也知道他們會致力解決問題的能幹同仁共事。換句話說,物質誘因固然重要,營造團隊工作氛圍,才是員工發自內心享受工作的關鍵因素。

延伸閱讀:前同事在徵才,會想到你嗎?這樣建立人脈的工作者,影響力最大

共同訂定團隊規範,減少不必要的衝突

主管該如何打造讓人願意共同努力、又能開心工作的團隊呢?《用人資味》強調,組織中的信任程度高低,會影響員工敬業度、與同事之間的合作氣氛,最終影響團隊的績效。

高績效獲利團隊》指出,一群優秀的人才如果互相懷疑猜忌,無法解決複雜問題、攜手創新。而「心理安全感」能讓大家相信團隊很安全,沒有人會因為說出自己的想法、顧慮或錯誤而被處罰,這樣的團隊才能共同學習、集體成長。

想增加團隊心理安全感,必須先制定團隊合約,建立團隊的行為與規則,讓成員知道哪些行為可以被接受、哪些事情則無法。如果沒有定義遊戲規則,沒說出口的怨氣和挫折感會逐漸累積,升高為成員間的衝突。領導者可以鼓勵團隊成員想想,自己希望團隊遵守哪些行為、價值與原則,以及每個人有沒有各自偏好的工作方式。

大家在紙上寫下團隊可接受、不可接受的行為,校準共識。比方說,「讓大家知道進度」「開會前做足準備」「準時」是大家覺得要遵守的工作原則;「在會議時放空」「有問題不說」「不尊重共識」等則是團隊覺得要避免的行為。

0795項領導者關鍵職責, 讓團隊合作融洽
經理人

大家一起坐下來討論「團隊合約」,可以明訂團隊的價值觀,當有人不遵從規則時有參考依據,可依此溝通,降低不必要的衝突。團隊合約並非不可更改,通常在專案開始、組建新團隊,或是有新成員加入現有團隊的時候,就是重新討論、更新的時機。

延伸閱讀:好像惹毛同事了,卻不知道原因?人類學家:這件事沒同步,最容易出問題

建立共同目標並分配任務,成員更有團隊感

確立遊戲規則後,接下來要建立「聯合目標」,讓成員們知道彼此的行動互相牽連。《高績效獲利團隊》表示,任務是把所有人凝聚在一起的黏著劑,如果任務不明確,團隊成員會質疑:「我在這裡幹嘛?」參與度跟注意力都會下降,久而久之就會疲乏、無聊。在討論目標時,建議包含動詞、敘述、可測量的方式,讓目標更具體。比如,在會計年度結束前,提高全產品線 20% 市占。

確認目標後,就可以討論「聯合承諾」,讓成員認領工作,重點在於大家都清楚誰要做什麼,而且有共識。比方說,A 負責開發、B 負責設計,把名字跟主要任務與責任寫下來,讓彼此清楚自己的角色與任務,避免未來產生誤會。彼此有共同目標,而且自己在這個目標裡,被賦予重要的角色與任務,會讓成員從各自努力轉成有團隊意識。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3

員工愛放幾天假都可以,不會影響工作嗎?Netflix「無休假制度」給雇主的省思

整理.撰文 高季芃
2023-02-17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猜猜看,上班族心中的「夢幻企業」特質是什麼?根據 104 玩數據的資料,夢幻企業特質第一名是「願和員工共享獲利」,其次是「生活與工作平衡」,且後者為 40 歲以下經理人最在乎的特質。這反映出,工作不再是成就感的唯一來源,現代人的生活相較過去更豐富多元,也重視培養個人興趣,對企業的期待也因此改變。

工作與生活平衡,也是導致前一陣子職場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工作者只做職位要求最低限度的工作)潮流的原因之一,工作者希望下班後可以不再背負上班的責任。其實工作與生活並非對立,如果企業在工時、工作方式與休假上提供員工更多彈性,反而形成正向循環,使員工更當責、更投入工作。

延伸閱讀:才剛調薪,部屬為何依然跳槽?想留住好人才,除了薪水之外還要留意這些配套

明確給予自由與責任,提高員工敬業度

《別用你知道的方式管理員工》提到,Netflix 沒有休假制度,員工只要事前告知主管什麼時候不在公司,想休幾天就休幾天。Netflix 前人才長佩蒂.麥寇德(Patty McCord)說:「如果你明確表達自己的期待,希望員工以負責任的態度行事,大多數的員工都會照做。」沒有休假制度,也就是休假天數無上限,此一政策充分展現對員工的信任。由於施行效果良好,Netflix 也開始簡化其他制度。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溫莎地區醫院(Windsor Regional Hospital)也採用此政策,發現員工在休假時獲得充分休息,回到工作崗位更精神抖擻、彼此合作。原本員工會因為同事請假感到負擔,制度改變後反而更願意發揮團隊精神,無限期休假帶來的好處不只是員工更忠誠、勤奮,也改善招募狀況、降低離職率。

同樣的,混合、遠距辦公等彈性工作方式也建立在雇主信任員工的基礎上,且疫情趨緩後員工仍希望保留此選項。另一方面,企業也要留意,對於無法享有遠距選項的現場工作者,可以提供其他彈性福利,以降低相對剝奪感。BCG 董事總經理暨資深合夥人徐瑞廷在〈無法遠距工作的現場員工,企業如何撫平不滿、有效留才〉中建議,可以活用數位工具提升排班彈性,員工在線上填寫可排班的時段,接著統合出令大家滿意的行程。WTW 韋萊韜悅亞太高成長區域員工體驗暨變革管理業務負責人周秉奇則建議,製造業可以將製程改為自動化、半自動化來釋放人力,使人員安排出現更多彈性。

077多元工作型態,吸引潛在優秀人才
經理人

依個人需求自選,有自主權員工更滿意

周秉奇提到,疫情帶來的另一項轉變,是員工更重視有關身心健康的全人福祉。例如威盛電子內置員工協助方案(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員工發信後,數天內就可以與有諮商專業的人力資源處經理進行諮商,即時解決工作或生活上的情緒困擾。

企業要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相關措施,《人力資源管理 12 堂課》建議,先評估員工特性設計福利制度。《懂用人,當主管心不累》提到,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看,較年輕的員工可能重視生理與安全需求、希望有更多特休、有機會出國旅遊;資深員工則較關注地位、成就等,希望滿足尊重與自我實現需求,且期望獲得健康、保險、醫療保障等福利。企業可以依照員工數、年資編列福利預算,並按照薪資福利比重評估具體金額。

延伸閱讀:如何讓員工更快適應開放辦公室?IKEA 建議:改裝前先做內部民調,努力兼顧大家的需求

WTW 則有「整體獎酬最適化」工具,透過問卷調查或員工焦點訪談,幫助企業判斷如何設計獎酬和福利,提供最令員工滿意的項目。周秉奇也提到,企業要善盡告知義務,讓員工知道公司提供哪些福利,針對不同員工客製化溝通。例如,用 LINE 針對待產母親推播產假、福利補貼;針對 50 幾歲家有老小的中階主管,推播退休金提撥的內容。此外,福利未必要花大錢,像是員工生日當天有生日假、讓員工入職時勾選每月從薪資轉到家人帳戶的金額,都是企業為員工思考的貼心舉動。

繼續閱讀 人力資源管理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4

公司的徵才廣告,誰看了都覺得矯情?3 步驟打造雇主品牌,一句話就能吸引求職者

採訪.整理.撰文 簡鈺璇
2023-02-24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看過自家徵才廣告的,請舉手。」這是資誠會計師事務所人資長林瓊瀛在EMBA的二代班授課,向所有企業老闆提問的問題。

不到半數的人舉起手,接著他再問「看了之後,你覺得很感動、很驕傲的,繼續舉著。」結果只剩下寥寥幾隻手。林瓊瀛坦言,大家都說找不到人,但如果連老闆都找不到自己的亮點,理所當然,企業在人才招募上就會比較辛苦。

「把職缺內容、公司簡介丟上人力資源平台」已經無法創造具有吸引力的雇主品牌,《讓人才自己來找你》提到,想要讓求職者留下印象,招募訊息必須涵蓋企業的優勢與文化特色。此外,還要藉由社群經營、員工口碑宣傳,擴散品牌影響力,獲得更多潛在人才的關注。

延伸閱讀:你的員工敢介紹朋友來上班嗎?一份調查,戳破企業形象是否「廣告不實」

用一句話推銷自己,給予求職者鮮明印象

因此,提升雇主品牌形象的第一步,就是找到公司的亮點。 《讓人才自己來找你》表示,可以訪談客戶或行銷主管,了解客戶選擇與自己合作的原因。林瓊瀛提到,有的隱形冠軍企業會用一句話來推銷自己,像是中部最大醬油廠、製造裝在太空倉的燈泡,這種文案簡單明瞭,至少能讓求職者覺得你是一家不簡單的公司。

其次,徵才內容要能凸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反映的是公司創辦人、CEO所重視的價值,最能創造雇主品牌的差異性。 WTW韋萊韜悅亞太高成長區員工體驗諮詢業務負責人周秉奇表示,文化會呈現在企業的工作方式、福利制度設計上。

舉例來說,同樣是顧問業,有的公司強調自主學習,員工可以透過豐富資料庫、與頂尖同儕交流,來解決複雜問題;有的則透過mentor(導師)手把手傳承實務經驗。這2種方式沒有好壞差別,但企業如果能在網站上標註出來,比較容易獲得對應需求的求職者青睞。

085潛在求職者認識你嗎? 5階段放大雇主品牌聲量
經理人

歸納獨特「員工價值主張」,作為品牌推廣主軸

第三步是找到企業專屬的「員工價值主張」(EVP,employee values proposition)放在徵才網站的顯眼處,利於向員工及求職者溝通企業的人才培育理念,提升雇主品牌識別度。 根據《讓人才自己來找你》,EVP指的是企業給員工的價值承諾,定義員工所體現的價值觀,以及他們獲得的實際利益,包含:工作價值在哪裡、工作會不會讓他們驕傲、公司能不能讓自己發揮所長。

EVP盡量好記、容易理解,而且符合真實。企業可以辦理EVP金句比賽,讓員工投票決定,像微軟(Microsoft)是「我們的使命是賦予全球每一人、每一組織,成就不凡」,蘋果(Apple)則是「加入我們,成就你自己」。找出EVP的一個方法是,訪談蒐集中高階主管、員工的意見。核心問題是:為什麼喜歡在這裡工作?促使他在工作投入更多精力的是什麼?整合多元意見,選擇別於同業,以及連結企業文化與使命的內容作為EVP。

雇主品牌與商業品牌的形象一致比較能夠吸引求職者目光,《人才吸鐵石》建議與「顧客價值主張」(CVP)連結,比方說,愛迪達(Adidas)商業廣告台詞是「impossible is nothing」(沒有不可能),向消費者呈現品牌挑戰傳統的CVP,假如他的員工價值主張是穩健踏實,就很難呼應消費者、潛在人才心中的品牌形象。

釐清自己的亮點、找到EVP之後,在官方網站、徵才平台更新公司訊息後,最後一步才是多管齊下招募人才,人力銀行平台、企業社群平台、網路關鍵字廣告、網路論壇、實體招募都是常見的方法。

《讓人才自己來找你》提到,企業招募要做到線上與線下融合,像是校園宣傳時,求職者手機掃QR code就能看到更多訊息,或是可以直接上傳履歷資料、留下基本聯絡方式等,招募活動才能發揮更大的效益。《人才吸鐵石》則建議,組織應依據不同職位的特性,設計不同招募活動或訊息。舉例來說,中國叫車平台滴滴出行做校園招募時,就發現學生對於營運、行銷推廣的職缺比較感興趣,相較之下,沒什麼人投遞技術人才履歷。於是他們向內部工程師請教後,辦理了「10萬美金尋找科學狂人」的演算法解題比賽,吸引相關領域人才的關注,不僅蒐集到潛在人才名單,更豎立自己重視技術的品牌形象。

依據人才特性,設計創意招募活動

然而,最有效的招募,還是讓員工自己說。人資單位可以招募一群與企業文化匹配、敬業度高、樂於分享的員工擔任品牌大使,鼓勵他們在個人社群或LinkedIn,發表工作相關內容。此時人資面臨的難題會是「員工覺得替公司宣傳對自己沒好處」,《人才吸鐵石》舉例,中國的戴爾(Dell)就從個人品牌經營的角度來說服,工作者在LinkedIn上分享愈多工作相關內容,會吸引更多人關注你的頁面,對未來職涯也有幫助。同時,企業也要祭出獎勵措施,微軟就在全球HR大會,表揚10大點擊率最高的員工頁面,滴滴出行則提供獎金,獎勵員工推薦外部人員來面試。

086面對負評,3方法重建雇主品牌
經理人
0876面向體檢雇主品牌策略
經理人
繼續閱讀 人力資源管理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5

聘書接受率達 8 成!台達如何讓潛在人才看見「到職後的工作樣貌」?

採訪.撰文 莊彙翌
2023-02-23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你的人生清單,要如何找到一群夥伴一起實現?在 2021 年,台達電子工業為員工舉辦為期 10 天的單車環島活動,讓原本不會騎腳踏車的工程師黃秋源揪團成功,完成他的人生目標。

台達人資長陳啟禎表示,台達每年都會為員工規畫舉辦一日樂活日,讓員工可以攜家帶眷參與活動,從 5 年前不到千人參加,成長到 2022 年有 11232 人,其中員工涵蓋率達 33%。成長幅度這麼大,其實是台達分析參與族群組成、眷屬比例、年紀等資訊,兼顧家庭、移工等不同族群和個人喜好,作為舉辦參考,過去也有過路跑、龍舟競賽等,活動結束,也有 7 成員工願意提供相關回饋。

延伸閱讀:初、中、高階管理職,決策邏輯大不同!其中一個層級的新手主管,最容易卡關

自由發問、提案的平台,促成核心價值的實踐行動

而且,員工想做的事情,只要符合企業的核心價值,也可以自主提案。例如,台達的環境志工有一次在潛水時,發現珊瑚白化問題嚴重,拍下照片並提供給台達基金會,催生珊瑚復育計畫,達成 2022 年復育 1000 株珊瑚的成果。「做對環境好的事,同時也凝聚向心力。」環境志工也順利在中國、泰國等地展開下一波活動。

結合台達品牌「節能環保」的核心價值,促成環境志工的實踐行動,也培育約 300 位潛水志工。陳啟禎表示,不只員工要有環境意識,也要有信心說出來會被接納、團隊願意執行,高階主管也要支持。他說,這些討論與提案,「已經變成我們的日常。」除了行動,員工也會在台達內部建置的知識管理系統(Delta Management System)主動提問或提案,一旦討論結束,就會總結到知識庫中,成為未來新人及同事可以參照的資源。

主動揭露徵才與學習機會,向潛在人才招手

面對全球性的人才戰,陳啟禎認為,企業不能坐等人才上門,更要主動出擊,把台達的好傳達出去。他強調,要先提高品牌價值,才能提高人才吸引力。為了擴大品牌知名度,台達在臉書成立「台達 Delta Career」粉絲專頁,專門發布學習及訓練發展、員工福利、海內外招募等消息;目的在於讓潛在人才、學生「還沒進來就會知道,台達員工工作與生活的樣貌,這對他們是有影響力的。」

同時台達也設立聯合研發中心,進行產學合作、產碩專班,或舉辦工程師體驗營等項目,並針對實習進行前、中、後期的滿意度調查,作為過程及下次活動的參考,「一點一滴這麼做,就會形成很重要的使用者體驗。」

另外為了提升求職者體驗,透過數據分析強化精準度,在人才招募流程上,降低求職、接收 offer 等待時間等等,「可控元素一定要控制好,讓他們覺得這公司招募流程體驗很好,也可以用這個指標來看雇主品牌是否提升。」

台達 2021 年的聘書接受率(全球專業技能及管理職缺接受聘書的比例)高達 82%。也就是說,台達每發出 100 張聘書,就有 82 人接受職位,提前達成 2027 年的年度目標。

除了福利之外,求職者另一項重要考量就是學習及發展機會。台達在近期的員工敬業度調查發現,員工對學習及人才發展的需求度高,為了滿足這項需求,台達分析了各職位必備 KSA 能力(knowledge、skill、 attitude),也根據不同職等及年資,提供相應學習資源;推動學習地圖,涵蓋超過 9 成員工。

在 2022 年道瓊永續指數(DJSI)的評比中,台達在「人力資本發展」項目獲得滿分。

延伸閱讀:能與討厭的人共事,才是專業!職場上,比抱怨更重要的事

員工心聲(黃秋源,照明事業部韌體工程師,加入台達 5 年)

Q:為什麼喜歡在台達工作?
A:台達有很多資源可以運用,主管也願意採納我所學或創新點子融合到產品上,比較有發揮空間。我也樂於參加台達的活動,可以跟同事一起完成一些不敢自己參加的人生清單,像環島、路跑、划龍舟。一起完成這些活動,會有很強的革命情感。學生時覺得工作就是努力領一份薪水,但在這裡會感覺到這是我第二個家,會願意付出更多。


台達電人資長_2022-12-23_侯俊偉攝影_ (1).jpg
台達人資長陳啟禎

陳啟禎 Profile

台達人資長。1995 年加入台達電子工業,先後擔任人資處處長、台達上海企業管理行政處處長、中國區人資長、東南亞區人資長。擁有國立中央大學EMBA學位。

繼續閱讀 人力資源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