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陷入危機的公司,如何運用 80/20 法則來簡化,並增加獲利?康寧公司的經驗是絕佳的案例,值得研究參考!
日本部分企業近年開始導入「上司選擇制」,讓員工可依個人工作風格與溝通習慣,主動選擇直屬主管,期望藉此改善離職率、提升職場信任感。
早期台積電的晶片製程節點技術落後一般半導體公司 2~3 代,但到了 1999 年,台積電已趕上 9 成公司,技術急起直追的起點從何而起?
制度能否持續推進,關鍵不在於設計得多好,而在於溝通的語言對不對。把策略語言翻成每一個利害關係人能理解的語言,才能讓制度推動從被迫執行轉向一起參與。
日產 13 日日股盤後公布上年度財報,合併淨損額達 6709 億日圓,為 4 年來首次陷入虧損。
泰豐輪胎 5 月 13 日召開重訊記者會,宣布觀音廠區將永久關廠並停止生產,並將土地、廠房及設備進行資產處分。
在內憂外患夾擊下,創辦人張忠謀回任 CEO,重掌經營大權。面對景氣難料的未來,如果你是張忠謀,你會怎麼做?
看到主管只想躲得越遠越好?35 年資歷的人資主管鳥谷陽一告訴你,先了解上司的壓力來源,才能做好向上管理,擺脫問擾已久的職場焦慮感!
哈佛大學哲學系教授麥可.桑德爾的思想指出川普主義背後的原因,且並非僅是一時偶然,而是數十年來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與菁英主義政治的必然結果。
如果你曾在疫情前逛過新莊宏匯廣場(簡稱宏匯),你會發現,現在的宏匯不一樣了。2020年,宏匯一開幕就遇到疫情,招商很不順,「大家來逛會覺得很空曠,不會想久留。」宏匯執行董事柯愫吟回憶2023年接手的情景。
光陽董事長柯勝峯於股東會上宣佈下任董事長將由現任執行長柯俊斌接任。光陽此次股東會董監事改選,引起外界高度關注,起因於高層間的鬥爭浮上檯面。
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的合併終於拍板定案,將於 2025 年 7 月 24 日以「換股合併」方式正式完成,成為全台第 4 大金控。
車王電從 2 人小工廠起家,在「車用電子」還無人知曉的年代,打造出台灣唯一車用電子關鍵零組件製造商,如今又打造電動巴士生態系。
美國宣布對等關稅後,許多公司紛紛開會研商對策,短期應變確實需要高層拍板決策;但若只靠高層「交代下去」,多半只是治標。
金管會 3 月 31 日宣布,同意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以換股方式進行合併。台新金及新光控於2024 年 10 月 9 日經二金控股東臨時會表決通過。
台灣光罩服務全台灣半導體廠商,2024年營收以75.61億元創下歷年次高。但現任執行長兼總經理陳立惇加入時,其實對於光罩領域是門外漢,又是空降主管。
根據《The Register》報導,IBM正計畫大規模裁員,估計裁員人數高達 9000 人,其中包含雲端部門 1/4 的員工。
從小肉舖變年收千億人氣連鎖超市!LOPIA 樂比亞(ロピア)插旗台灣,6 月在新莊匯廣場店再開店,全聯、美廉社、家樂福便利購、楓康超市迎爆炸性挑戰⋯⋯
萬達寵物旗下擁有寵物公園、毛孩世紀等通路,2024 年營收達 28.8 億元,難以想像的是,萬達寵物在數年前,還深陷公司治理危機中。
台灣338個老街商圈,以夜市小吃及傳統老街聞名於世,NVIDI執行長黃仁勳每次返台都抽空造訪,如今對國人與觀光客吸引力卻每況愈下。怎麼做才能振興老街?
南韓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近日稱集團處於生死存亡關頭,他還宣佈,將根據論功行賞的原則,定期進行人事變動。
星巴克執行長尼科爾在股東會上透露,將推動門市改造,於內用區增設更多插座,致力打造更舒適、更具吸引力的社交空間。
大便當時代來了!2024 年全台便當店突破 1 萬家、年增 21.7%、銷售額更突破 300 億大關。然而專家指出,背後的隱憂正在浮現:
美國遊戲公司 Scopely 正式宣布收購 Niantic 遊戲業務、開發團隊,其中遊戲包含Pokémon GO、Pikmin Bloom 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