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各位成為經營者,以主帥的身分調動組織時,該避免做什麼舉動?就讓我來告訴各位:各位應該避免模仿業界的龍頭企業,也就是要避免盲目追隨式的經營。光是和別人做一樣的事,無法開創未來。
與網紅合作曝光產品和服務,投下去的預算能回收多少?這個問題不只是網紅行銷的困擾,更是所有行銷人的痛。預算下了、看得人很多,但真的有轉單嗎?meimaii 美賣總經理廖鈺琦認為,網紅電商,是這一問題的解答。
潘進丁觀察國內外零售、餐飲業等的經營模式,集結成《O 型全通路 26 個商業模式》,從中可看出,同質性高的服務難以突圍,差異化高的服務是如今許多成功企業的共同點。讓消費者感覺產品夠「懂我」,他們才會埋單。
繪製好一張地圖,跟產製出一份可以使用的地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誰更願意投入人手、資金長期維護產品,正是影響電子地圖品質的關鍵。歷史路況資料庫愈完整,預測時間、距離會愈正確, 與 AI 預測模型雙管齊下,預測路況的正確率能從目前同業平均的 70%,提升至 90%。精準度提高,更意謂著電子地圖可以應用的場景也跟著拓展。
藉由觀察玩家行為,修正遊戲內容與控管投放預算,讓真好玩能以低風險的方式代理遊戲,「我們不是追求每個勝利都是絕對的勝利,只要追求每一個敗,都是可以被控制的。」周玄昆表示,不一定每場戰役都要贏,但至少要知道怎樣做會輸,下一場贏的機率就比較高了。
一個企業要獲利,要看經營策略,方向對了,才能找到商業模式和獲利來源,但光是想法的本質不同,就能衍生相反的經營方針。策略思考要能找到新意,首先要拋開既定框架,別人認為的零市場,或許是你的新藍海。
Airbnb 創立房屋共享的商業模式之後,吸引超過 100 萬人訂房,也具備足夠的營運資本,但難以擺脫被競爭對手模仿、抄襲的惡夢。最令 Airbnb 苦惱的是競爭對手成立幾周就找來 400 名員工、募得 9000 萬美元,規模比他們還大。
一杯手搖杯的背後竟可以打造股王,鮮活果汁-KY 來自於台灣,但在中國大陸崛起,攻城掠地,目前,光是它底下的經銷商客戶所供應的大陸當地合作的代表性連鎖餐飲系統客戶品牌,就有 100 多個。
2000 年六月,艾倫.雷夫利(Alan G. Lafley)即將取代杜克.賈格爾(Durk I. Jager)成為寶僑執行長。當時寶僑的股價一落千丈,經過與紐澤西藥廠華納蘭伯特(Warner-Lambert)烏煙瘴氣的購併案後,投資人懲罰寶僑,公司股價暴跌兩成。
自2014年來,華碩在印尼的消費性筆電市占都是龍頭地位,而負責人是年僅39歲的東南亞區域業務總監,他對華碩在「萬島之國」喊出50%市占的目標提出了具體策略。
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亞馬遜何以愈做愈大?華爾街知名商業分析師湯姆.福特提出 5 點觀察,《經理人》據此整理了亞馬遜近年來在服務上的改變與革新,給經營者一些實務上的建議。
沒人又沒錢,是許多中小企業主心中的痛。一來,公司小、好人才不願加入,即使來了,也還要擔心培養完對方馬上跳槽大企業。二來,資金周轉困難,像是應收帳款的收現天數總被大客戶拉的很長,徒增現金壓力。在這麼多困難之下,小公司該怎麼長大?
在這個顧客平均一天會收到 5000 則行銷訊息、每天觀看各種媒體 12 個小時的時代,品牌接觸到大眾的管道變多,但龐大的資訊量也稀釋了個別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
新創企業就像是二次大戰中的德國,採用閃電戰擴張,先在市場中搶得一席之位。當你搶得先機,也意味著先接觸客戶,第一時間搶攻顧客荷包。從傳統管理學的角度來看,不知道要補貼多少錢才能稱霸市場,風險極高,即使知道閃電擴張的重要,但和一般擴張又有什麼不同?
你吃過營多麵(Indomie)嗎?這款速食麵只要走進全聯福利中心,就可以單包 10 元的價格入手,在網路上甚至可以一口氣購買整箱 40 包,每包不到 7 元。如此便宜的營多麵,你可知道它其實是全世界最暢銷的速食麵品牌,在 2018 年被消費高達 17 億次嗎?
商品應有盡有、店讓人感覺舒服,這些都不是影響銷售的關鍵因素。「地點」沒選好,營業額很難好。
2019 年 5 月,路易莎咖啡以 454 間門市的數量,正式與星巴克門市數打平,同時間還有多家門市在籌備中。超越星巴克、登上連鎖咖啡館品牌冠軍寶座,即將是一個月內發生的事。
中美貿易戰加上 GDP 成長速度放緩,可預見接下來全球景氣走向低迷。許多企業選擇保守以對,但根據 BCG 的研究,遭遇逆風時轉守為攻,反而有機會一舉趕超對手,成為新贏家。
台灣高鐵公司去年獲利衝破百億元,創下營運 13 年以來最高紀錄,且今年預定配發每股 1.12 元現金股利,較去年成長 5 成多,顯示台灣高鐵公司董事長江耀宗上任兩年多,推動開源節流政策奏效。
消費者購物習慣日新月異,購物商場的策略也要隨之小步快跑。遠東巨城購物中心用「品牌多元性」與「實體活動」兩大策略搶商機。
想要隨時觀看一場啟迪人心的演講,TED 絕對是首選,《企業家》雜誌(Entrepreneur)的編輯分享了 TED 幾個 2019 年最引人注目的影片,希望對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啟發。
從林口長庚醫院旁的一個二樓店面起家,杏一醫療用品現在全台有超過 200 家連鎖店,成為台灣醫療用品通路龍頭。愈賺錢的產業競爭者當然愈多,杏一醫療用品如何做出差異化?聽杏一董事長陳麗如談他們的策略思考。
高齡化是多數國家難以抵擋的趨勢,隨著年老而來的疾病、照護需求,醫療成為未來重點產業。市場研究機構 TrendForce 指出,2017 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約為 4281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 兆元), 2018 年成長至 4442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 兆元),到 2023 年整體規模可再增加 30%。
我們熟知的舊書店似乎只是拿二手書來販售,但如果能知曉經爭策略中的成本領導策略、差異化策略、聚焦策略,將能在市場上創造獨一無二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