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能成就像輝達(NVIDIA)這樣的企業並不容易,他曾在公開演講與訪談中,談及其經營哲學,以下摘錄 3 句黃仁勳曾說過的管理金句:
台積電 12 日召開臨時董事會,決議於不超過 1 億美元額度內,認購矽智財大廠安謀股份,此舉將有助台積電爭取蘋果、輝達的訂單。
國眾電腦二十多年前曾經連年虧損,直到王超群接任董事長,帶領老品牌搶搭 AI 列車,終於穩定情勢,十多年來未再虧損。
ChatGPT 吸金力驚人!外媒報導,OpenAI 月營收已突破 8000 萬美元,有望在未來 12 個月內創造逾 10 億美元營收。
2000年初便開始布局伺服器新事業的廣達,在今年這波AI熱潮中,堪稱是最亮眼的明星之一。回顧這20多年,他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旗下擁有《數位時代》《經理人》的巨思文化媒體集團,積極透過每月的社內共學,讓 AI 成為夥伴的 DNA,目前也推出 AI 影音職缺,積極招攬相關人才。
聯合利華和雀巢等大企業開始使用 AI 生成廣告,透過削減成本製作更多廣告,但是否應該揭露,以及此種做法可能帶來的隱憂等問題也隨之浮上檯面。
LinkedIn 分析平台最常見職業發現,軟體工程師被 AI「代勞」的比重最高(高達 96%),代表只有 3% 技能非得要軟體工程師親自執行才能完成。
OpenAI 侵權案例層出不窮,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把資訊用來訓練模型,導致被各界起訴,版權問題如今成為決定 AI 能走多遠的關鍵因素。
隨著生成式 AI 爆紅, AI 人才成了當下最為稀缺的人力資源,Adzuna 資料顯示,6 月份美國與 AI 相關職缺已上升到 16 萬。
正面臨高齡化與缺工的時代,日本冷氣大廠日立利用生成式 AI 技術培訓內部新員工,以更具臨場感的方式,將「老師傅」的經驗與技術傳承下去。
鴻海 14 日舉行第二季法說會,雖然第二季營運表現亮眼,但下修今年營運目標,劉揚偉指出雲端網路、電腦終端需求疲弱,但 AI 伺服器維持強勁成長。
印度媒體傳出 OpenAI 恐怕會在 2024 年宣告破產,ChatGPT每日營運持本多達 70 萬美元,全都流入微軟等投資人的口袋,資金恐將耗盡。
人工智慧 AI 快速發展,許多人擔心將對人類文明、安全產生危害。各國政府如何監管、確保 AI 不會散播假消息、造成人們安全問題?科技大廠的承諾有效嗎?
一項研究指出,生成式AI可以讓工作者效率平均提高14%,其中新手效果更顯著,職場老手效益卻幾乎等於0,為什麼?
如何看待 ChatGPT 掀起的 AI 浪潮?是一次躍升機會,還是對現有工作的威脅? BCG 在 6 月發表最新研究:領導者比基層員工樂觀得多!
據 104 調查,台灣人力市場上, AI 相關工作機多達 2 萬 6000 個,就連台積電都搶著要 AI 人才,並開出七大條件。
最新研究顯示,有2成的男性靠AI來撰寫交友軟體的自我介紹。雖然把AI當成戀愛顧問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也有人認為,讓AI來幫你聊天約會,是不誠實的行為。
OpenAI 宣佈在推出 iOS 版本應用程式 ChatGPT App 後,安卓版本將於下周開放下載,並支援自定義指令、語音輸入、同步歷史紀錄等功能。
近日,8500 多名小說、詩歌作者聯合簽署了一份公開信,呼籲生成式 AI 領導者,在訓練 AI 時使用材料需徵得作者同意、認可並給予公平補償。
半導體女王蘇姿丰來台造成旋風,除了與台灣大廠低調會談,少數公開的行程是獲頒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名譽博士。她在演講中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並給予學生職涯建議。
據 104 人力銀行徵才資料庫顯示,目前市場上開出逾 2.6 萬個 AI 相關工作機會;工作者學習 AI 相關技能,薪資有望增加至少一成。
堅持「做大夢想、放膽冒險、創造運氣」,蘇姿丰在AMD風雨飄搖的時刻,為公司注入活水,如今她不只是全球年薪最高CEO,更是AMD救世主、半導體女王。
緯創是什麼公司?為何能夠成為 NVIDIA 密切合作對象,讓公司股價年初至今漲幅達 350%,一虧這間公司的背後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