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人事總處宣布:刪除周六補班規定,以後不必再「連上 6 天班」;2025 下半年新增 3 個國定假日。
水泥業被貼上破壞環境的負面標籤,擔心員工受挫,亞洲水泥把 ESG、永續經營觀念納入培訓課程,學習如何對外溝通,希望能改變大眾對公司的印象。
近幾年,年輕的工作者被鼓勵要找到心中的熱情,從事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不過很可惜,這些建議可能不是真的這麼有用。倒不是說找到工作熱情不重要,而是過度追求「熱情」,反而會忽略「工作」本身。 《Fast
根據PwC最新發布的《2025 全球 AI 職缺動態調查報告》,學歷的重要性正快速下滑,尤其是在受到 AI 高度影響的職位中,這一趨勢更為明顯。
台灣基本工資調漲趨勢明確,隨著《最低工資法》自 2024 年起正式施行,2026 年最低工資是否調漲將進入新一輪審議。
工作做久了,難免會懷疑:我做的這些事,真的有價值嗎?透過 Ikigai 思考練習,幫你整理那些默默累積的能力,重新看見方向、找回自己的熱情。
職涯是工作上的行為角色及成果的連鎖累積,那麼影響職涯的因素有哪些呢?又該從何種角度來反思、規畫自己的未來?
「請設定你的職涯終點。」最近似乎有愈來愈多的公司會透過活動或制度,促進員工主動思考職涯規畫。各位工作的地方,是否也會舉辦「職涯規畫講座」,或是必須定期跟上司進行「職涯面談」呢?
中文的「小」,意思很多,英文不會永遠只用 small。** 以下我們就用幾個常見的例子,帶你看懂「小 ≠ small」的語感差異。
一次10分鐘起跳,不用認識同事、解完任務就換場!「迷你工作」掀職場新浪潮,3關鍵讓它變夯。
理解現實、胸懷理想,才能做自己人生的主人。透過自我覺察,肯定自身優勢,接納自身劣勢,用職涯心理學打造以你為中心的未來藍圖。
「專業只是入場券,但信任才是走得穩的根基。」台積電人力資源資深副總何麗梅週六擔任政大畢業典禮致詞人分享 40 多年職涯觀察。
30歲是許多人的分水嶺,在工作場合,擺脫菜鳥時期的稚嫩,對職業有更清楚的認知,也掌握更多工作與人際技巧。除了個人技能之外,還要磨練團隊建立的能力。
在希臘德爾菲的阿波羅神殿(Temple of Apollo)前庭,刻著一句據說是從西元前流傳至今的箴言:「認識自己」(Know Thyself)。許多哲學家都認為,能夠做到認識自己這一點,不但是智慧的
想像一下,當工作壓力爆表,你可以走進公司設的「消氣室」,瞄準貼在牆上的老闆照片,用力擲出飛鏢抒發情緒,這在圓剛科技已逾20年歷史。
自律並不是什麼新鮮詞,說白了就是能夠自覺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集中注意力去達成自己原本的目標,而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擾。
2023年AI熱潮高峰時,美國不少新創公司與科技企業開出高薪挖角具備高階提示設計能力的「提示工程師」,現在還需要提示工程師嗎?
AI 使專業職能被拆解成高效率、低自主的重複任務,這一歷程如今也悄悄降臨在軟體工程師身上。
新漢打造全球第一個取得國際功能安全認證開放標準的控制器,能讓不同設備「講同一種語言」,也讓台灣自動化大廠、知名機器手臂品牌等公司都採用。
有時善意的鼓勵,會成為一種壓迫。日本精神科名醫提醒:安慰人時別說這 2 句話,以免適得其反,成為傷人的利箭。
台灣餐飲品牌鼎泰豐,以單店平均年營收2740萬美元,擊敗眾多高檔餐廳,榮登美國最吸金連鎖餐廳榜首。
yes123 求職網調查,企業在人力需求與薪酬規畫上出現保守趨勢,同時也觀察到部分產業持續擴編,為求職者提供穩定的謀職機會。
台北富邦銀行公告 8 月間全台北中南 10 家分行分 2 批次暫停營業,業務全數移轉鄰近分行。
身為一名管理顧問,我看過許多企業熱愛「救火」,卻嫌「防火」浪費時間。既然防火比滅火重要,為什麼「防火文化」這麼難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