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貴 buffet」饗 A Joy 開業至今已過 2 年,仍然一位難求、場場爆滿。饗賓集團為什麼總是能突破自我、在高端 buffet 屢創戰積?
買了ETF、基金、個股,卻還是像打水漂般徒勞無功,獲利都跟自己無關?財經主持人詹璇依,帶你破解 8 個常見的投資迷思,避免總是「賺少賠多」的理財窘境。
一路上認真工作,獲得幾次升遷機會的你,在當了主管好幾年後,是否也曾時不時抱怨著「為什麼員工什麼事都做不好?」其實,你可能忘了自己最初也曾是一張白紙,需要時間摸索,甚至被指導的狀態了。
許多不適任的主管,不如大家所想的專橫或自戀,而是出自「好意」,卻用錯方法,因此對員工帶來負面影響。
鴻海與東元 30 日雙雙暫停交易,共同召開聯合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進行「股份交換」計畫。
心理學研究:「高達 85% 的恐懼僅僅是心靈的虛張聲勢」!我們的擔憂只是我們的「災難想像」,用這 3 句話破除你的焦慮迷霧,遠離情緒內耗!
星野佳路說:「永續是旅遊最重要的趨勢,」他認為,如果只看成長率,促進每年旅客持續成長,卻可能造成過度旅遊,導致環境無法負荷。
恆隆行從代理攝影器材起家,如今旗下有包括Dyson、Coway等多個知名家電品牌。代理這麼多個品牌,董事長陳政鴻的挑選邏輯為何?
人過了五十歲,就要看開一切,對小事要大度,但對大事要絕情。這正是我五十歲以後的人生原則:
微軟過去曾推行「強制分級評等」制度,要求主管依照個人績效將員工排名,鼓勵主管解雇名次墊底的員工,希望提升人才密度的美意,為何最終讓團隊陷入惡性競爭?
惡主管的 8 種惡質行徑,如果碰到這種主管,千萬得小心!如果公司無心解決問題,那就該好好照顧自己,選個更好的出路離開吧!
回想一下,什麼時候開始,台灣年輕人不再討論買房而開始說躺平?為什麼詐騙案件在打詐政策下反而創新高?這些事件可能只在一瞬間引爆,而且有跡可循。
「要不要調升為主管職?」對很多人而言,這樣的問題根本不用多花腦筋考慮。你對公司事務瞭若指掌,準備如魚得水的大展身手;你有參與代表作的機會,為自己的履歷增添幾筆戰績;更可以期待的是,你的薪水袋會變得
在重視人和、避免衝突的亞洲文化裡,許多主管只想當好人,更別提,少有部屬願意向主管提出諫言。其實,好的主管必須對部屬直接,不管是讚美或批評,也要讓部屬願意直率挑戰主管。
你是否發現,最近咖啡廳、餐廳中,開心果口味的巧克力、咖啡、糕點愈來愈多?這股開心果熱潮,可以溯源到去年引起討論的「杜拜巧克力」。
「我可以做得更好」、「絕對還有哪裡可以修正」總希望每件事情都可以做到一百分!日本 NLP 人氣講師透過心理學研究──「容易自責的人,反而更容易失敗」
「前瞻變革」思維強調:不是在變化發生後才回應,而是在變化出現之前,就應該提前完成準備甚至開始行動。領導者如何養成前瞻思維?
AI科技的成熟加上VUCA時代的來臨,已全面改寫企業運作的規則,在這樣的背景下,我提出了一套適用於現代領導者的行動框架:「新PDCA」。
根據 104 人力銀行發布的《2025 半導體業人才報告書》,非主管職的薪資表現位居產業高檔,其中以「類比 IC 設計工程師」最為突出。
微軟在AI時代下,即使獲利與股價創新高,仍大規模裁員。執行長納德拉解釋,在AI時代,微軟必須轉型,從「軟體工廠」轉型為「智慧引擎」,以維持競爭力。
擔心文字太過尖銳,加個貼圖或是表情符號?文字沒有溫度,但加太多表情符號反而顯得過度!人氣講師用這 3 個方法,準確傳達訊息又不失禮。
根據BCG最新的調查,有72%的工作者經常使用AI,然而,進一步觀察,僅有51%基層職員時常運用AI工具,而且這個比例近2年都落在5成左右,未見成長。
自蘋果(Apple)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2011年接掌這家影響全球深遠的公司以來,他不斷突破蘋果的營運成績,不僅主導推出Apple Watch、AirPods等新產品線,還將蘋果帶上市值約3兆美元(約新台幣89兆元)的里程碑,14年來,股價成長超過1000%。
主管聽不到真話?一件事有3種說法,誰講的才是對的?主管的必修課:認清資訊都是「片面」的,然後鍛鍊成為柯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