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完 MBTI 覺得自己不像 I 人,也不像 E 人?精神科醫師拉米・卡明斯基研究發現「第三種人格」──對群體無法有真正歸屬感的「O 人」!
2025 普發現金 1 萬放方式將比照 112 年普發 6000 元現金的方式辦理。何時領?領取資格是什麼?有哪些領取方式?《經理人》帶讀者一次看
據《富比世》周三報導,美國最富有的400人再次刷新多項紀錄:過去 12 個月,他們的總身家增加 1.2 兆美元,達到 6.6 兆美元,創歷史新高。
不是速度最快,也不是身材最高大!從不完美出發的史蒂芬.柯瑞,即使沒有身材優勢,卻不肯放棄強大的可能,成為 NBA 史上第一位全票 MVP。
「我原本沒有意識到我可以往海外找工作。」線上設計工具Canva首席產品設計師林易聖表示,自己的海外職涯,不是一開始就計畫好的。
台灣已有 8 家零售業會員破千萬,等於一半國人口都是會員。數字漂亮,但下一步呢?會員真的愈多愈好嗎?零售巨頭的比賽,接下來要怎麼經營會員?
近期高中北區學測模擬考作文題目出現「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在社群引發輿論。商業代孕是否等於販賣嬰兒?相關道德行為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全聯目標今年電商營收突破百億,然而「全電商」與其他綜合型電商破百萬品項相比,還小得多,要怎麼競爭?
如果ChatGPT等AI工具,可以透過下提示詞提供免費英語對話練習時,為什麼用戶和企業還願意為專門的語言學習 App 付費?
美國就業市場冰凍,即使AI人才也沒那麼容易進入頂尖公司,一名OpenAI員工分享求職成功的過程,強調即使有很優秀的背景,但人脈、努力、不放棄是關鍵。
Google AI Studio 是什麼?這個平台除了可以透過圖像生成模型 Nano Banana 生成 AI 圖像,還有哪些應用?
希臘哲學家泰勒斯(Thales of Miletus)曾被問到,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情是什麼?他回答,「認識自己。」這個早在西元 600 年前就得出的發現,至今一樣真確。為了更深入了解你的領導強項、弱項,蛻變為高成效領導人,透過其他人的眼睛來看自己,是避開盲點、認識自己最好的方式。
當繁瑣庶務與技術高牆成為日常,一群被認為離程式最遠的文科行銷人,正悄悄地透過與AI「對話」,為自己打造客製化數位工具,將工作效率提升超過60%。
AI伺服器帶動晶片先進封裝(CoWoS)的需求,志聖工業2023年獲得台積電「優良供應商卓越量產支援獎」,是近10年來唯一獲此殊榮的本土設備商。
升遷不該只是「獎勵績效」的直覺反應,而是一場全局考驗。真正能帶領團隊前行的,不是單打獨鬥的明星,而是懂得授權、培育與協作的領導者。
中文的「幫」像萬用膠水,黏在什麼動作上都通,但英文的 help,只能對應其中一小部分。很多時候,如果你硬翻成 help,會顯得怪、甚至完全不通。
隨著「大離職潮」退燒,一場更深層的變革悄然啟動。這場被稱為「大校準潮」的新趨勢,正迫使企業重新定義什麼是「工作」、什麼是「人才」。
「不用 AI,我們就完蛋了。」「導入 AI,工時就能大幅縮減!」這是許多企業領導者在擁抱人工智慧浪潮時心中最篤定的信念。真是如此嗎?
「做半導體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是頌勝科技從PU原料供應商踏進半導體產業後,董事長朱明癸在筆記本寫下的一段話。
輪到你發言就顯得氣若游絲、上台報告就有氣無力?執行長金志允教你善用「3P呼吸法」,讓聲音聽起來有力,從呼吸開始!
為了讓雇主和主管更容易辨識員工當前的狀態,麥肯錫透過滿意度、工作的意義、職場彈性等 12 個標準,將員工分為了 6 大類型進行評估⋯⋯
「這學生有夠沒sense」、「又遇到一名奧客」!面對顧客總一昧地想要推銷自己的服務,小心這 6 大服務陷阱,只會把顧客越推越遠!
路易莎集團旗下青焰炭火熟成牛排開幕一年已占營收2成。透過供應鏈優勢與多品牌策略,集團邁向「全方位生活體驗品牌」,預計 2026 年上櫃。
日本商社丸紅攜手加拿大國民咖啡品牌 Tim Hortons 進軍亞洲,如何走出一片天?原來背後的品牌,與台灣爆紅炸雞 Popeyes、漢堡王系出同源: